1、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请把选择题答案抄写在答题表格内,否则不给分。) 1、原始大气不含有( ) A、水蒸气 B、氧气 C、氨气 D、氢气 2、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征说明鸟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 ) A、爬行动物 B、古代的爬行动物 C、两栖动物 D、古代的两栖动物 3、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人们发现随着使用年数增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B、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C、
2、害虫会自然发生并巩固抵抗农药的变异 D、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 4、有关地层中生物化石出现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 B、较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 C、古老的地层里,找不到复杂高等的生物化石 D、越近的地层里,找不到低等生物化石 5、下列动物中,全部为节肢动物的一组是( ) ①海蜇 ②沼虾 ③血吸虫 ④水蛭 ⑤河蚌 ⑥家蚕 ⑦蜈蚣 ⑧蜘蛛 A、①②④ B、⑤⑥⑦⑧ C、②⑦⑧ D、②⑥⑦⑧ 6、松与桃相比较,最根本的区别是( ) A、不形成果实
3、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B、无果实,无种子 C、高大乔木,木质部发达 D、没有鲜艳的花被,松叶呈针形 7、下列植物中没有根、茎、叶的是(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8、某海关在进口食品检疫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可能属于( ) A、 昆虫 B、细菌 C、 病毒 D、 真菌 9、在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植物是(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4、 D、被子植物 10、下列水生动物不是哺乳动物的是( ) A、海象 B、海豚 C、海龟 D、海豹 11、现存世上最大型的鸟与最小型的鸟分别是( ) A、丹顶鹤与麻雀 B、鸵鸟与麻雀 C、鸵鸟与蜂鸟 D、大山雀与家燕 12、“米猪肉”是指含有什么的猪肉( ) A、米粒 B、猪肉绦虫卵 C、猪肉绦虫幼虫 D、猪肉绦虫成虫 13、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是( ) A、环节动物 B、鸟类 C、蝙蝠 D、昆虫
5、14、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 A、娃娃鱼 B、章鱼 C、甲鱼 D、金鱼 15、现有花生、小麦、大豆、玉米、银杏等五种植物,已知花生、小麦、大豆、玉米四种植物属于被子植物,且小麦、玉米的胚中有一片子叶,大豆、花生的胚中有两片子叶,银杏属于裸子植物。那么,与小麦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植物是( ) A、 花生 B、大豆 C、 玉米 D、 银杏 16、根据人的肤色与鼻形等特征将现代人划分为4个人种分别是( ) A、蒙古利亚人、黄种人、黑人、白人 B、澳大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蒙古利亚
6、人 C、黑人、白人、澳大利亚人、高加索人 D、能人、蒙古利亚人、黄种人、黑人 17、金松的学名是“Sciadopitys verticillata”,其中Sciadopitys是金松的( ) A、 属名 B、科名 C、 种名 D、 界名 18、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都是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 B、都没有细胞结构 C、都不能独立生活 D、都对人类有害 19、细菌进行生殖的方式通常是( ) A 、孢子生殖 B、断裂生殖 C、分裂生殖 D、接合生殖
7、 20、下列不是生物进化历程总趋势之一的是( ) A、由低等到高等 B、由小型到大型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水生到陆生 21、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下列最先发展的是( ) A、使用工具 B、两足行走 C、大脑发达 D、使用语言 22、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成形的细胞核 23、填古诗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 ( )上青天。” A、白鹤 B、白鸟 C、白鹭 D、百灵 2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8、 ) A 、长臂猿 B、猩猩 C、黑猩猩 D、猴子 25、除哪一种动物外,其余三种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特征( ) A、鲨鱼 B、河蚌 C、蛇 D、家鸽 26、两栖类与爬行类动物冬眠的主要原因是( ) A、因为怕冷 B、食物不足 C、气候干燥 D、体温不恒定 27、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沙漠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8、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 ) A、食物链与食物网 B、生物因素 C、一个生态系统 D、非生物因素 29
9、下列能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蝗虫 吃草籽鸟 黄鼬 B、猫头鹰 老鼠 细菌 C、植物遗体 真菌 植物 D、草类 羊 狼 30、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同化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 A、狼 B、羊 C、草 D、光 31、据记载,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在造成野生动物濒危与灭绝的原因中,主要是( )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 B、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 C、食物不足,饥饿而死 D、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32、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长期掠夺式的开发等原因
10、变成了荒山秃岭。这个现象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条件决定生物的形态 C、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条件决定人口的数量 33、我们人类也是生态系统中的成员,那么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与消费者 34、食物链中处于第一环节的生物是( ) A、腐生微生物 B、草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绿色植物 35、生态系统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数量与所占比例将会(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稳定不变 D、相对稳定 36、食品能在冰箱中保鲜较长时间,主要是因为冰箱这个环境中(
11、 ) A、细菌都被冻死了 B、细菌很少 C、没有细菌 D、细菌繁殖很慢 37、制泡菜、酸奶,离不开(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杆菌 D、甲烷细菌 3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 ) 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产品。 A、基因的多样性 B、染色体多样性 C、DNA多样性 D、细胞多样性 39、下列几种食品保存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低温 B、保持湿润 C、干燥 D、隔绝空气 40、制作豆豉需
12、用到下列哪一种微生物?(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杆菌 D、霉菌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1、地质学家把地球的发展历史划分为若干个地质年代,主要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与新生代,其中恐龙生活于__________代。 2、1859年达尔文发表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以 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3、人类的进化可以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与智人四个阶段,其中生活于我国云南省的元谋人是属于上面四个阶段的 阶段。 4、在生物分类等级单位中,_______等级单位中的生物具有共同特征最多;___
13、等级单位中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5、1753年,瑞典生物分类学家 创立了双名法,从而避免了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研究、交流与开发利用。 6、 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颁最广的一个类群。脊椎动物中最高级动物类群是 动物。 7、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 组成的。 8、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___________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其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________________。 (以上共22分) 9、请将下列
14、10种植物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植物类别的空格上。(10分) ①海带 ②地钱 ③衣藻 ④葫芦藓 ⑤桫椤 ⑥水杉 ⑦满江红 ⑧苏铁 ⑨白菜 ⑩荷花 A、藻类植物_________________ B、苔藓植物_________________ C、蕨类植物_________________ D、裸子植物_________________ E、被子植物_________________ 10、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的过程大致为:将面粉、糖、酵母菌与水混合成生面团,一段时间后,将生面团放入烤箱中烘烤。(4分) (1) 生面团烘烤前,应放在0℃还是30℃左可的环境中?____
15、 (2) 请再举出一项酵母菌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鱼的内脏埋进菜园的土里,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而翻开泥土,鱼的内脏却不见了。请分析:(6分) (1)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将鱼的内脏分解,所以过一段时间以后,鱼的内脏就消失了。 (2)鱼的内脏分解成了水与无机盐,被蔬菜吸收,成为制造______________的原料,所以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 (3)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1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16、18分) 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与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物,然而鼠类又是狐与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 (1)右边是某同学根据短文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 食物网,图中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完整,请你补画 完整。补画完整后该食物网中食物链共有______条。 (2)若某种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鼠类大发生,短时 期内,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与________数量会随 之增加,而随着上述两种动物数量的增加与绿色植物的减少,鼠类的数量出会随着__________
17、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能力。 (3)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狐与鸟类,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大量繁殖,毁坏森林。这说明动物是生态系统____________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选择题答案(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
18、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 37 38 39 40 答案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D D A A B D C 题号 11 12 8 19 20 答案 C C D D C B A D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9、B D C D B D D A D D 题号 3 37 38 39 40 答案 D C B D D D B A B D 二、非选择题:(60分) 1. 中生代 2. 自然选择 3. 直立人 4. 种,种 5. 林奈 6. 节肢,哺乳 7. 非生物环境 8. 太阳能,逐级递减 9. A、①③ B、②④ C、⑤⑦ D、⑥⑧ E、⑨⑩ 10.(1)30℃, (2)制作面包(制酒) 11.(1)(腐生性)细菌、真菌, (2)有机物, (3)(腐生性)细菌、真菌 12.(1)绿色植物 杂食性鸟, 5 (2)狐,鹰,减少,自我调节器节(“自动调节”或“调节”都给分) (3)鼠,昆虫,食物链(“食物网”或“营养”也给分) 第 13 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