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二〕 主讲人:胥国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要内容 • 试卷分析与最新出题思路 • 重点语法 • 备考要诀及学习方法 最新英语〔二〕试卷主观题统计数据 考题 总分值 平均分 • 单词拼写 10 • 词形填空 10 • 汉译英 15 • 英译汉 15 • 总分 最新出题思路 〔1〕及课文的关系 往年及课文有关的大题:第一、第四、第五与第六大题 近年及课文有关的大题:第四与第六大题 建议:熟读课
2、文,掌握课文中的大纲词汇,特别留意课文中表达重点语法与经典句型的句子。 (2) 及课文无关的大题:第二、第三、第七大题。 文章选材:主要涉及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教育、历史、与生活常识等内容。 建议:广泛阅读此类题材的文章,最好是中英文对照版本。推荐杂志:英语沙龙,大学英语,英语学习。 每道题的考点: 第一题:词汇语法题 主要考点: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的引导词;状语从句的连接词;词汇辨析;固定搭配;常用句型。近年来词汇题比重增加。 建议:通过学习教材上下册,熟练掌握根本语法,背熟大纲词汇,加强同义词、近义词、与形似词的比拟,牢记固定搭配。 历年试题举例: 1. 199
3、4 . [A] [B] [C] [D] A 2. I’m ’t . [A] [B] [C] [D] B 3. a [A] [B] [C] [D] B 第二题:完型填空题 主要考点:除了第一大题已提到的考点外,还注重考察介词、连词、副词、代词等虚词的用法。近年来词汇题比例有所增加。 建议:“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即充分利用上下文提供的信息答题。 历年试题举例: … , 17 . 18 ,
4、 17. [A] [B] B [C] [D] 18. [A] [B] B [C] [D] 第三题:阅读理解题 主要特点:文章体裁多为论述文,偶有记叙文,主要涉及文化、教育、风俗、历史、人物故事、社会问题、科普常识等内容,不涉及太专业的内容。文章平均长度为300-350词/篇,总阅读量为1500-2000词。问题以细节题为主,其次是总结题,偶尔有一两道词汇题与推理题。题目的顺序与文章的顺序大体对应。 第四题:单词拼写题 往年考题:多项选择用考纲词表中的常用词,包括中学词汇,平均词长为6个字母。 最新
5、特点:最近一次考题中单词拼写几乎全部出自下册课文,以A课文为主, 单词长度显著增加,平均词长为9个字母,有5个单词词长超过10个字母,出现了两个超纲词,无一中学词汇。 最新考题举例 36. (1A) 37. (2A) 38. (14A) 39. (10A) 40. (4A) 41. (8A) 42. (14A) 43. 44. (6A) 45. (15A) 46. (10A) 47. (8B) 48. (10A) 49. (10B) 50. (5A) 51. (14
6、A) 52. (14A) 53. (5A) 54. (12B) 55. (13A) 第五题:词形填空题 主要考点:谓语动词〔时态、语态、虚拟语气、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动名词〕,形容词比拟级,词性转换。 建议:掌握扎实的语法知识,通过大量做题来消化这些语法知识,力求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历年试题举例 1. () . ( ) 2. , () a . ( ) 3. , () , . () 4.
7、) . () 第六题:汉译英 主要考点:全面考察词汇、语法与句型的运用能力,多考虚拟语气、比拟级、疑问句、强调句与一些固定表达方式。最新考题中有三道题直接出自下册课文。 阅卷要求:主要语法错误〔如动词时态、语态、虚拟语气、主谓一致、否认、疑问以及其他句型错误〕或重要用词错误扣1分;非根本语法错误〔如介词、代词、冠词、大写、标点等错误〕每两处扣1分;拼写错误每两处扣1分,本大题总扣分不超过3分。 最新试题举例 68.一个具有文学艺术欣赏力的人能胜任这项工作。 选自下册第9单元A课文后 中的一个例句。主要考察定语从句与 的用法。 69.随着研究技术变得更加先进,用于实验的
8、动物数量将会大大减少。 选自下册第11单元A课文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主要考察引导时间状语从句,表示“随着〞。 70.那位生物学家相信某些动物物种正受到灭绝的威胁。 根据下册第14单元A课文后的翻译练习中的第6题有所改动。原话为“他相信某些植物物种正受到灭绝的威胁。〞 第七题:英译汉 主要特点:综合考察词汇与语法,注意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比拟级、倒装句的理解。 阅卷要求:根据总体印象打分,分为15-13分,12-10分,9-7分,6-4分,3-1分五个档次。只要译文大体准确通顺即可得分,不要求译得非常漂亮。 结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重点语法复习 n 动词时态与语态
9、n 非谓语动词 n 虚拟语气 n 定语从句与名词性从句 1. 动词主要时态与语态表 一般现在时 一般过去时 一般将来时 主动: 被动: 现在进展时 过去进展时 将来进展时 主动: 被动: 现在完成时 过去完成时 将来完成时 主动: 被动: 现在完成进展时 主动: 动词主要时态的意义及运用 • 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与将来完成时 英语提示语: , , , 199
10、5, , , 1995 汉语提示语:已经,早已,了 . ’t . • 现在完成进展时 从过去一直持续到现在,没有连续。 汉语提示语:一直 过去完成时 n 等引导的间接引语中。 2) …, … 3) 及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的条件状语从句中 I , I . I I . 历年考题中的动词时态与语态 1 , Irving () . ( ) 2 () . ( ) 3 () . () 2. 非谓语动词 动词主
11、要时态与语态一览表 非谓语动词 形式 意义 现在分词 一 般 式 主动, 正在进展 被 动 式 被动, 正在进展 完成主动式 主动, 已经完成 完成被动式 被动, 已经完成 过去分词 被动, 已经完成 动词不定式 一 般 式 主动,将要进展 被 动 式 被动, 将要进展 完成主动式 主动, 已经完成 进展主动式 主动, 正在进展 非谓语动词作状语 •动词不定式:1〕目的状语;
12、2〕结果状语 . I . 〔目的〕 . 〔结果〕 •分词:1) 伴随状语;2〕原因状语;3〕条件状语 4〕让步状语;5〕时间状语 . , . 〔时间〕 , ’t . 〔原因〕 , . 〔原因〕 , a . (条件〕 非谓语动词,状语从句与独立构造 n , . (分词作状语) n , . 〔连词+分词〕 n , . 〔状语从句〕 n , . 〔独立构造〕 非谓语动词作定语 n () 1950
13、s . () 动名词与动词不定式 • 作主语与表语 动名词作主语/表语表示一般、抽象的情况;动词不定时作主语表示具体某次的情况。 • 作宾语 接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 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的动词: 接动名词与动词不定式有不同含义的动词: 1) I , I . 2) I ’t . a 3) . . 4) ’t . . 历年考题中的非谓语动词 1. A () . () 2. a a a
14、) . ( ) 5. A () a . () 6. , () , . () 7. (), “〞 . () 8. , (), a . () 3. 虚拟语气 第一大类:非真实条件下的虚拟语气 时间 从句 主句 及现在事实相反 + 及过去事实相反 + 及将来事实相反 + 第二大类:从句中用过去时
15、或过去完成时的虚拟语气 n + 从句 n + 从句 n + 从句 n + 从句 n ’s + 从句 第三大类:从句中用加动词原形的虚拟语气,其中可省略。 n , , , (动议), , , , , , , 等动词后接的宾语从句; n , , , , , , , , 等名词后的同位语从句; 3. , , , , , , 等形容词用在 … …句型中; 4. , , 等引导的从句中。 历年考题中的虚拟语气 n ’t , () . ( ) n () 1. ( ) 4. 定语从句与名词性从
16、句 定语从句:限制性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引导定语从句 1〕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宾语、表语〕:, , , , 2〕关系副词〔在定语从句中作状语〕:, , , 名词性从句 名词性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 引导名词性从句: 1〕主从连词〔不在从句中作任何成分〕:, , 2〕连接代词〔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表语〕:, , , , , , … 3〕连接副词〔在从句中作状语〕:, , , ¨ 定语从句与同位语从句的区别 ¨ a . 2. 什么时候用介词+ 的形式 ¨ I . ¨ I
17、 . 3. 与 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历年考题中的定语从句与名词性从句 1. . [A] [B] [C] [D] A 2. a a a . [A] [B] [C] [D] A 3. , . [A] [B] B [C] [D] 备考要诀 • 重视课文,英语一考上册,英语二以下册A课文为主,但是上册课文的语法与词汇是学习下册的根底。 • 吃透重点语法:非谓语动词、动词时态与语态、虚拟语气、比拟
18、级、定语从句,等。 • 背单词要讲究技巧,以大纲词汇为准,不要孤立地背单词,以词组为主,重视搭配; • 加强阅读,选择难度适当的阅读材料,重在训练阅读技巧,提高速度与效率。 推荐材料: 1)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高远主编,高教出版社。 2)大学英语自学教程——自学及自测指导〔上下册〕,高远主编,北航出版社。 3)自考大纲 4)全国高等自学考试英语〔一〕与英语〔二〕模拟试卷及应试指导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完毕语 I. 每道题的考点 第一题:词汇与构造 历年试题举例: 1. 1994 . [A] [B] [C]
19、 [D] 词义辨析 2. I’m ’t . [A] [B] [C] [D] 搭配 3. a . [A] [B] [C] [D] 定语从句 : 1. A 2. B 3. B 更多历年试题分类举例 词义辨析: [提示]:词义辨析包括近义词与形似词,动词词组与介词词组的辨析。因此平时在背单词时要多作横向与纵向的比拟。 [A] [B] [C] [D] 2. a ; , . [A] [B] [C] [
20、D] 3. ’t . [A] [B] [C] [D] 4. . [A] [B] [C] [D] 5. $150 . [A] [B] [C] [D] 6. I ’t ’s . [A] [B] [C] [D] 7. , . [A] [B] [C] [D] 8. , . [A] [B] [C] [D]
21、9. . [A] [B] [C] [D] 10. a , . [A] [B] [C] [D] : 1. C 2. C 3. A 4. B 5. B 6. C 7. A 8. A 9. A 10. D 搭配: [提示]:搭配主要涉及介词与名词、形容词与介词、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名词等的搭配。因此学习单词时必须掌握其固定的搭配。此外牢记大纲词表后列出的词组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1. a a . [A] … [B]
22、… [C] … [D] … 2. , a , . [A] [B] [C] [D] 3. . [A] [B] [C] [D] 4. a a a . [A] [B] [C] [D] 5. a . [A] [B] [C] [D] 6. . [A] [B] [C] [D] 7. .
23、[A] [B] [C] [D] 8. . [A] a [B] a [C] a [D] a 9. . [A] [B] [C] [D] 10. , a , . [A] [B] [C] [D] : 1. B 2. A 3. A 4. C 5. D 6. B 7. D 8. B 9. A 10. B 语法: [提示]:此题涉及的语法项很多,包括定语从句与名词性从句的引导词〔详见重点语法〕、状语从句的连接
24、词、代词、语序、情态动词等。 1. , . [A] [B] [C] [D] 2. a . [A] [B] ’s [C] [D] 3. , . [A] [B] [C] [D] 4. I’m , I . [A] [B] [C] [D] 5. , , . [A] [B] [C] [D] 6. . [A] [B] [
25、C] [D] 7. , . [A] [B] [C] [D] 8. . [A] [B] [C] [D] 9. . [A] [B] [C] [D] 10. ’s ; . [A] [B] [C] [D] : 1. A 2. C 3. A 4. C 5. C 6. C 7. D 8. A
26、 9. B 10. A 第二题:完型填空 [提示]:充分利用上下文提供的信息答题。 历年试题举例: (1) , 17 . 18 , . 18. [A] [B] [C] [D] 18. [A] [B] [C] [D] : 17. B 18. B (2) . , 11 . 12 , (紧急需要). 13 . 11. [A] [B] [C] [D] 12. [A]
27、 [B] [C] [D] 13. [A] [B] [C] [D] : 11. C 12. B 13. A (3) 13 , , a , , a , 14 . 15 , , . , 16 .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16. [A] [B
28、] [C] [D] : 13. C 14. A 15. B 16. C 第三题:阅读理解 〔略〕 第四题:单词拼写 [提示]:最新试题出题思路有明显变化,因此以下册课文词表为复习重点,兼顾大纲此表中的中学词汇与上册词汇。 最新试题举例 36. (1A) 37. (2A) 38. (14A) 39. (10A) 40. (4A) 41. (8A) 42. (14A) 43. 44. (6A) 45. (15A) 46. (10A) 47. (8B) 48. (10
29、A) 49. (10B) 50. (5A) 51. (14A) 52. (14A) 53. (5A) 54. (12B) 55. (13A) 往年试题举例 36. (上册) 37. (上册) 38. (4A) 39. (上册) 40. (6A) 41. (8A) 42. (10A) 43. (上册) 44. (15A) 45. (1B) 46. (上册) 47. (上册) 48. (上册) 49. (11A) 50.
30、上册) 51. (上册) 52. 〔中学〕 53. (8A) 54. (12A) 55. (上册) 第五题:词形填空题 [提示]:此局部主要包括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形容词比拟级与词性变化四局部。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详见重点语法,因此此处主要涉及形容词比拟级与词性变化。 历年试题举例 形容词比拟级与最高级 1 , () a . 2. () , . 3 , a , () . : 1. 2. 3. 4. 词性转化 1.
31、 () . 2 () a . 3 a () . 4 () . : 1. 2. 3. 4. 第六题:汉译英 [提示]:此局部主要涉及虚拟语气、强调句、倒装句、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形式主语等语法现象与一些固定表达式。 最新试题举例 68.一个具有文学艺术欣赏力的人能胜任这项工作。 A . 选自下册第9单元A课文后 中的一个例句。主要考察定语从句与 的用法。 69.随着研究技术变得更加先进,用于实验的
32、动物数量将会大大减少。 选自下册第11单元A课文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主要考察引导时间状语从句,表示“随着〞。 70.那位生物学家相信某些动物物种正受到灭绝的威胁。 根据下册第14单元A课文后的翻译练习中的第6题有所改动。原话为“他相信某些植物物种正受到灭绝的威胁。〞 历年试题举例 1. 直到最近我才意识到语言及文化密切相关。 2. 我们匆匆忙忙地赶回学校,生怕天会下雨。 3. 这些问题没有迅速解决是汤姆的过错。 4. 他的肤色及他是否是个好教授没有关系。 4. 无论他怎么说,我也不相信他。 1. I . (倒装句) 2. .
33、 〔后接动词原形的虚拟语气〕 3. ’s ’s . 〔形式主语〕 4. a . 〔引导宾语从句〕 5. , I ’t . 〔让步状语从句〕 第七题:英译汉 〔略〕 . 重点语法复习 历年考题中的动词时态与语态 1. () . 2. () 1,000 , , A a . 3. () a . 4. 1991, , ’s 91 , () 19302. 5. , Irving () . 1. 一
34、般现在时,主语为不可数名词,谓语用单数 2. 现在完成时 3. 现在完成时 4. 过去进展时的倒装形式 5. 一般过去时 6. 一般现在时,动名词做主语,谓语用单数 7. 现在完成进展时 8. 过去完成时的被动形式 9. 一般过去时 10.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 历年考题中的非谓语动词 1. A () . 2. a a a () . 5. , () , . 6. , () , . 7.
35、 (), “〞 . 8. , (), a . 9. I ’t () a . 10. a () . 1. 动名词做的宾语 2. 现在分词作定语 3. 动词不定式作目的状语 4. 过去分词作定语 5. 现在分词用在独立构造中 6. 连词加过去分词作状语 7. 过去分词作宾补 8. 过去分词用在独立构造中 9. ’t 后接动词原形 10. 现在分词作定语 历年考题中的虚拟语气 1. ’t , () . 2. (
36、) 1. 3. a . I () $10 . 4. I ( ) . 5. , I . [A] [B] [C] [D] 10. , a . [A] ’t [B] ’t [C] ’t [D] ’t 1. 及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的主句 2 及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的从句 3. +过去式的虚拟形式 4 动词原形的虚拟形式 3. 所接宾语从句用动词原形的虚拟形式 4. 及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的主句,表示“
37、本应该收到〞而实际上没有。 5. 后接宾语从句,从句用过去式表示虚拟语气。 6. 所引导的从句用过去完成式表示虚拟语气。 7. C 及将来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的主句。 8. A 从句及现在事实相反,但本身已经是现在完成时〔从 可以看出〕,所以变为过去完成时。 历年考题中的定语从句与名词性从句 1. . [A] [B] [C] [D] 2. a a a . [A] [B] [C] [D] 3. a .
38、 [A] [B] [C] [D] 4. . [A] [B] [C] [D] 5. a . [A] [B] [C] [D] 5. a a , , . [A] [B] [C] [D] 7. a . [A] [B] [C] [D] 8. , . [A] [B] [C]
39、 [D] 9. , . [A] [B] [C] [D] 10. , , , . [A] [B] [C] [D] 1. A 引导宾语从句 2. A 引导同位语从句 3. C 引导同位语从句 4. A 为形式主语,引导真正的主语从句 5. D 引导同位语从句 6. D 引导表语从句 7. A 引导主语从句,并在主语从句中做主语 8. B 引导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并在定语从句中做主语 9. D 引导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并在定语从句中作地点状语 10. A 引导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并在定语从句中作地点状语 第 1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