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骨 折 概 论,重庆建设医院,外二科,陈顺炳,第 一 节,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骨折(,fracture,)定义,骨的完整性遭受,破坏,或连续性,中断,骨的细微结构,骨小梁中断,(,松质骨,),骨的形态完全,骨组织内出血,骨挫伤,(MRI),小儿的,骨骺分离,(,epiphyseal separation,),骨 折 的 成 因,一 创伤,直接,暴力(,direct violence,),间接,暴力(,indirect violence,),积累,性劳损(,accumulated
2、 damage,)疲劳性骨折,二 骨骼,疾病,(,bones disease,)骨肿瘤、骨感染、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骨 折 的 分 类,据骨折部位,软组织,(皮肤、粘膜)的完 整性分类,闭合性,骨折(,closed fracture,),软组织完整、或伤口不与骨折端贯通。,开放性,骨折(,open fracture,),软组织伤口与骨折贯通,如耻骨骨折刺破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刺破直肠。,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不完全性骨折,(,incomplete fracture,),形态学改变,没有完全,断离,裂缝骨折,(,crack fracture,),青枝骨折,(,greenstick
3、 fracture,),完全性骨折,(,complete fracture,),完全性骨折,类型(形态学),横形骨折,(,transverse f,),斜形骨折,(,oblique f,),螺旋形骨折,(,spiral f,),粉碎性骨折,(,comminuted f,),嵌插骨折,(,insert f,),压缩性骨折,(,compress f,),凹陷性骨折,(,sunken f,),骨骺分离,(,epiphyseal separation,),据骨折端,稳定性,分类,稳定性骨折,(,stability fracture,),青枝骨折、裂缝骨折、横行骨折、嵌插骨折和压缩性骨折等,不稳定性骨折
4、instability fracture,)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骨折移位因素和形式,移位因素,外界,暴力 侧方移位、成角畸形,肌肉,牵拉 重叠、旋转、侧方移位,肢体,重力 分离移位,人为,因素(搬运失误、无效固定),移位形式,成角,移位(畸形)(,angle replacement/deformity,),侧方,移位(,side replacement,),缩短,(重叠)移位(,shorten/overlap replacement,),分离,移位(,separate replacement,),旋转,移位(,spiral replacement,),第 二 节,骨 折
5、的 临 床 表 现及,X,线 检 查,临 床 表 现,全身,症状,多发,或,开放性,骨折多出现全身反应,休克,(,shock,)骨折出血,脏器出血,发热,(,fever,)血肿吸收(,38,C,),闭合性骨折出血量的估计,(ml),肱骨,桡尺骨,骨盆,股骨,胫腓骨,100,800,50,400,500,5000,300,2000,100,1000,局部,症状,一般症状 局部,肿胀,、,疼痛,和肢体,功能,障碍。,特有体征,肢体畸形,(,limb deformity,),异常活动,(,anomaly movement,),骨擦音,(,bony crepitus,),骨 折 的,X,线 检 查,X
6、线,检查是诊断骨折的基本方法,包括受伤部位,上、下关节,的,正、侧,片,复杂性骨折,螺旋,CT,检查,X,线检查阴性,临床有,骨折体征,时,应做,CT,或,MRI,检查;或,固定,伤肢,,2-3,周再做,X,线检查,特殊体位,检查,如腕舟骨拍腕,斜,位,X,线片,第 三 节,骨 折 的 并 发 症,早 期 并 发 症,1.,休克,(,shock,),2.,脂肪,栓塞综合症,(,fat embolism syndrome,),,静脉,血栓栓塞症,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肺、肝、脾、膀胱和尿道、直肠等),4.,周围,重要组织损伤,(肌腱、血管、神经、脊髓),5.,骨筋膜室,综合症,(,os
7、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脂肪栓塞综合症,(,fat embolism syndrome,),发生率,7%,,长骨干骨折,关节置换,骨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致肺、脑栓塞,呼吸困难,发绀、胸背部点状出血点、烦躁、昏迷或死亡,胸部,X,线片广泛的阴影(暴风雪),血、尿镜检有脂肪滴,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VTE,多见于下肢手术和创伤,症状隐匿,易被忽视,后果严重,发生率在,50%,,死亡率在,0.4%,(肺栓塞)。,术后下肢水肿。,呼吸困难及气促、胸痛、晕厥、烦躁不安、咯血、
8、咳嗽、心悸。,D-2,聚体,(D-dimer)0.5g/ml;,超声技术;,MRI,;静脉造影(金标准)。,骨筋膜室综合症,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张力性肿胀,肢体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发生急性缺血,常见于胫腓和肱骨髁上骨折。,肌肉挤压伤(肌容,30%-60%,)、小动脉关闭(前臂,65mmHg,,小腿,55mmHg,)。,神经缺血,30min.,;肌肉缺血,2hr.,出现功能改变,,12hr.,丧失功能,挛缩。,张力性肿胀、疼痛,肌肉牵拉加重、区域性麻木、脉搏减弱。,晚 期 并 发 症,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损伤性骨化,创伤性关
9、节炎,关节僵硬,8.,急性骨萎缩,9.,缺血性骨坏死,10.,缺血性肌挛缩,第 四 节,骨 折 愈 合 过 程,一、骨折愈合过程,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是即连续又交织的三个阶段,1.,血肿炎症机化期,2.,原始骨痂形成期,3.,骨板形成塑型期,血肿炎症机化期,骨折,6-8h,,血肿血凝块机化肉芽组织纤维结缔组织(,2,周后,纤维连结)。,内源性,生长因子,(,包括,BMP),刺激,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折端,骨外膜,的成骨细胞活跃增生,1,周后形成骨样组织,并延伸、增厚;骨内膜也相继发生同样变化。,原始骨痂形成期,骨内、外膜形成的骨样组织骨化新骨,(,膜内化骨,i
10、ntramembranous ossification,)梭形内、外骨痂(环状骨痂)。,骨折端纤维组织转化软骨组织增生变性基质钙化(软骨内化骨,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髓腔内骨痂(连接骨痂)。,两部分骨痂不断加强桥梁骨痂骨折临床愈合(连接),需,4,8,周。,骨折愈合过程中,膜内化骨较速,且以骨外膜为主。,骨板形成塑形期,新生骨小梁增加,排列逐渐规则和致密,坏死骨被新骨爬行替代,骨折线消失,完成,骨性,连接,约需,8,12,周。,肢体活动和负重,应力轴线上的骨痂得到加强和改造;其外的骨痂被清除,骨髓腔再贯通,恢复,正常骨结构,。,骨折痕迹最终从,组织学,和,放射学
11、上完全消失,小孩需,1,2,年,,成人需,2,4,年,二、骨折临床愈合标准,骨折临床愈合是骨折愈合的重要阶段,可以拆除外固定,承受生理负重,骨折不发生变形,通过锻炼,恢复功能,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最后复位之日骨折临床愈合之日,标 准,骨折达到该类骨折临床愈合的时间,局部压痛和纵向叩击,痛消失,骨折端,稳定,,无异常活动,X,线片骨折端有,连续性骨痂,,折线消失,拆除外国定,上肢平举,1kg,重物持续,1min,;下肢徒手行走,3min,,或,30,步,观察,2,周骨折,不变形,第 五 节,影 响 骨 折 愈 合 的 因 素,全 身 因 素,年龄,儿童骨折愈合快,成人较老人快。如股骨干骨折,新生
12、儿,2,周坚固愈合,成人需,3,个月左右。,健康状况,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及钙磷代谢紊乱等均可延长骨折愈合时间,。,局 部 因 素,骨折的类型和数量,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软组织损伤程度,软组织嵌入骨折端,感染,治疗方法的影响,粗暴地手法复位,切开复位,过分暴露骨端,清创术(过多清除骨碎片),骨牵引超重,折断分离,固定无效,不合理的功能锻炼,第 六 节,骨 折 的 急 救,严重性骨折(股骨、骨盆、脊柱和多发骨折)常是全身严重损伤的一部分,现场不仅要处理骨折,更主要的是全身情况的处理。,目的 现场骨折急救是通过简单有效的方法抢救并维持生命,保护伤肢,安全转运,妥善处理。,抢救,休克,:
13、呼吸通畅、给氧、输液、输血、保温。,包扎,伤口,(止血,断绝污染)。,外露,的,骨折端,,,不应,复还。大血管出血用气性止血带,,记录时间,。,妥善,固定,可疑骨折的肢体,用带衬夹板固定,注意,松紧,适度。,肿胀严重,者,剪开衣袖或裤腿。,明显畸形,,简单矫正。,全身情况一旦,平稳,,迅速转运。,第 七 节,治 疗 骨 折 的 原 则,治疗骨折三大原则,复位,早期复位,恢复骨折的解剖对位或近解剖位置对位。,固定,用某种固定器材,维持骨折正确对位至骨折愈合。,康复,在有效固定下,早期合理地进行患肢功能锻炼,促进肢体血液循环,保持肌力,利于骨折愈合,防止骨质疏松和关节僵硬。,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动
14、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骨 折 的 复 位,复位,标准,解剖复位,骨折完全对位对线,恢复原解剖学形态。,功能复位,骨折虽然未达到解剖复位,但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功 能 复 位,旋转,、,分离,移位完全矫正,短缩,移位成人下肢,1cm,,儿童,2cm,成角,:在下肢,前、后,可遗轻度成角;,侧方,成角必须矫正。肱骨可遗轻度成角,而,前臂,必须完全矫正(,10,),骨折对位至少在,1/3,,干骺端在,3/4,复位方法,手法复位,徒手,将骨折复位,闭合复位。,多数,闭合性骨折可用此法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但是不能,粗暴,或,反复地,复位!,手法复位步骤:,麻醉
15、局部、神经阻滞),解除疼痛,拔伸,牵引,(徒手,机械),肌肉松弛,以,远,折段,对近,折段,徒手,复位,中西医结合复位手法,手摸心会 拔伸牵引,旋转屈伸 端提挤按,夹挤分骨 折顶回旋,摇摆触碰 按摩推拿,切开复位,在手术直视下将骨折复位,指征:,软组织,嵌入,骨折端,手法复位失败,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对位不良,手法复位,未达到,功能对位标准,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多发,骨折,可选择适当部位切开复位术,开放,性、,陈旧,性骨折,切开复位优缺点,优点,:解剖复位、固定坚强、护理方便,早期功能锻炼,缺点,:手术剥离骨膜,损伤血供、污染感染、内固定器材问题、再手术取内固定,骨 折 的
16、 固 定,外固定,(,external fixation,),小夹板固定,:,柳木夹板、固定垫、布带,指征,四肢骨干闭合性骨折,股骨骨折结合骨牵引;,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创口小,愈合后;,四肢骨干陈旧性骨折,适于手法复位者。,优点:,布带约束夹板固定力防止再移位矫正,局部固定上、下关节能早期功能锻炼;,固定可靠,愈合快,恢复好,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缺点:,管理不当,布带松脱,骨折移位;,夹板或固定垫处理不当,骨折移位;,布带捆扎太紧压迫性溃疡缺血性肌挛缩肢体坏疽。,石膏绷带固定,:,用温水浸透的石膏绷带缠绕在套有袖套的患肢上(,3,5,层),骨突处垫棉片,,5,10,分钟后即固化成,管型,
17、达到固定作用。也可做成,石膏托,,置在肢体背侧,起到固定作用。,指征,开放性骨折,不宜夹板固定;,小夹板不能固定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作为辅助性外固定;,骨关节畸形矫形术后,作为辅助性外固定;,化脓性关节炎或骨髓炎进行保护性固定。,优点:,可据患肢塑形,固定可靠,长时间的固定,管理方便,缺点:,无弹性,肢体肿胀消退,即失去固定效果;,超关节固定,易造成关节僵硬。,注意事项,垫枕抬高,利于消除肿胀;,在缠绑石膏绷带过程中,应用手掌托扶,不能用手指托扶和挤压,以免形成局部压迫发生溃疡;,石膏绷带未凝固前,不能改变体位,特别是关节部位,以免折断石膏;,在石膏上注明骨折和日期;,观察血运,防
18、止发生缺血;,肿胀消退,应及时更换石膏;,未固定的关节应早期进行功能锻炼。,3.,外展架固定,:用塑料特制而成,固定在胸壁侧方,可将肩、肘、腕固定在功能位,有利于骨折对位。,指征,肱骨上端骨折,上肢骨折肿胀严重或开放性骨折,臂丛神经牵拉伤,肩胛骨骨折,肩、肘关节炎(化脓性、结核性),4.,牵引,:应用牵引力持续牵拉远侧骨折段,达到复位和维持对位的目的。,皮牵引,:将宽胶布条粘在患肢两侧的皮肤上,或用特制的肢体牵引套进行患肢牵引,重量约,3kg,。,骨牵引,:用克氏针或斯氏针横贯远侧骨折段,通过滑车装置牵引患肢。牵引方向与患肢力线平行;牵引重量据患肢情况进行调整。,适应症,颈椎骨折脱位,枕颌布托
19、牵引或颅骨牵引,;,股骨骨折,大腿皮肤牵引、股骨下端或胫骨结节骨牵引,;,胫骨不稳定性骨折或开放性骨折,跟骨牵引,;,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不稳定的肱骨髁上骨折,尺骨鹰咀骨牵引,;,皮 牵 引,骨 牵 引,胫骨结节骨牵引,股骨下端骨牵引,4.,外固定器,应用骨圆针横贯远、近骨折段,用夹头和金属棒组成可调式外固定器,固定骨折,适用于开放骨折、闭合骨折合并广泛软组织损伤、感染开放骨折、骨不连、截骨矫形和关节融合等,固定有效,便于换药和早期功能锻炼,内固定,(internal fixation),:,即骨折切开复位后,应用金属器材将骨折段固定。,1.,钢针、丝:(,克氏针,Kirschner wire
20、斯氏针,Steinmann pin,),、钢丝,wrie,)。,2.,钢板螺丝钉,:螺丝钉,(,普通、皮质骨、松质骨、空心,cannulated screw,),、动力加压钢板,(,DCP,),、重建钢板,(,reconstruction plate,),、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锁定加压钢板,(LCP),、,三刃钉等。,3.,髓内钉,:梅花型髓内钉、交锁髓内钉,(,interlocking medullary nail,),。,康复治疗,早期阶段 骨折后,2,周内,患肢肌肉做主动舒缩活动,控制上、下关节活动。,中期阶段 骨折,2,周后,肿痛减轻,骨折纤维连接,日趋稳
21、定,开始上、下关节活动,逐渐加大幅度。,晚期阶段 骨折临床愈合,外固定解除,结合理疗及药物熏洗,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第 八 节,开 放 性 骨 折 的 处 理,开放性骨折,:,骨折部位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于外界相通。,直接,暴力,:,骨折部软组织挫伤较重;,间接,暴力,:,锐利的骨折端,自内向外,穿破覆盖的软组织所致。,伤口污染,细菌侵入,易发生难以治愈的,骨感染,。,开放性骨折分型,(,Gustilo 1984,),分型,伤口,污染,软组织,骨折,感染率,I,1cm,内,外,轻度,挫伤,简单,2%,II,1cm,中度,撕裂,中度粉碎,7%,III,A,、,B,、,C,10cm,严重,撕裂
22、缺损,血管断裂,粉碎,10%-50%,处 理,术前,1.,询问病史、全面检查,抢救休克。,2.,伤口深度、污染、肌肉、神经、血管,3.,止血、包扎、固定、转运。,4.,患肢正、侧位,X,线片。,清创的时间:,应在伤后,6,8,小时,内清创。若损伤较,轻,,污染较,少,,清创时间可适当延长,有延迟在伤后,12,24,小时者。,清创术,1.,清洗,:冲洗伤口,用肥皂水清洗周边皮肤,2,3,次,生理盐水冲洗后,用双氧水,0.1%,活力碘冲洗伤口,生理盐水冲净。,2.,清创,;常规消毒,切除创缘,1,2mm,挫伤的皮肤,清除异物,切除失去活力组织,保护重要组织(神经、血管、肌腱、骨膜),污染骨端切除,
23、0.5,1mm,,大的粉碎骨片灭菌后复位,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污染清洁,。必要时用,止血带,。,3.,组织修复,:骨折(保留大片游离骨)、血管、神经、肌肉等。,4.,闭合创口,留置引流,直接,缝合:,、,开放性骨折,减张,缝合和,植皮,术,延迟,缝合:伤口污染重,如,开放 性骨折,首次清创后,敞开伤口,用无菌敷料湿敷,,3,5,天后,再次请创,皮瓣,移植:,伴有,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术后处理,术后双石膏托固定患肢,全身支持疗法,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应用抗生素(据伤口细菌培养结果更换敏感抗生素),第九节,开放性关节损伤处理原则,第一度,锐器刺破关节囊,伤口小,污染轻,清创,大量冲洗,缝合伤口,关节
24、内注入抗生素,石膏托固定,3,周后,练功,应用抗生素,感染者行灌洗引流术,第二度,伤口较大,软组织损伤广泛,无缺损者,认真清创,大量冲洗,固定骨折首选克氏针,缝合断裂的韧带,必要时留置引流或灌洗引流,,48,小时后拔除。,第三度,伤口大,软组织损伤广泛,有缺损者,合并血管损伤,清创,大量冲洗,固定骨折,吻合血管,缝合断裂的韧带、神经,污染严重者,延期缝合,缺损者行肌瓣覆盖游离植皮,或行带血管肌皮瓣、皮瓣移植术,必要时二期行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第 十 节,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骨折延迟愈合,(,delayed union,),定义,:骨折治疗后,超出一般愈合的时间,骨折端仍未
25、完全连接。,X,线片,:骨痂较少、轻度脱钙、折线尚存、折端无硬化表现。,治疗,:改善全身营养情况、加强固定,正确进行功能锻炼。,骨折不愈合,(,nonunion,),定义,:骨折治疗后,超出一般愈合的时间,且再延长治疗时间,骨折仍无连接。临床呈,假关节,表现。,X,线片,:骨痂稀少、折端分离、硬化、萎缩光圆、髓腔封闭。,治疗,:手术、植骨、带血管骨(膜)移植、内固定、低频电磁场等。,骨折畸形愈合,(,malunion,),定义,:骨折愈合的位置未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存在明显的成角、旋转或重叠移位,影响肢体功能活动。,X,线片,:骨折已愈合,对位,对线不良。,治疗,:成角畸形愈合,2,3,个月者,可麻醉下手法折断、复位和固定。愈合坚强者,行截骨矫正术。,谢 谢!,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