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经外科新手必读 专科知识 神经外科新手必读专科知识 一、颅内高压 1. 临床表现: (1)头痛:为持续性头痛,并有阵发性加剧 (2)呕吐:多呈喷射性,常出现于剧烈头痛时,可伴恶心。 (3)视N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客观征象,因视N受压,眼底静脉回流受阻引起。 (4)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出现综合征,即血压升高,尤其是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脉搏缓慢,洪大有力,呼吸深慢等。常有明显的进行性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5)其他症状:可出现复视、猝倒等。 2.护理:(1)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度。 (2)防止颅
2、内压骤然增高:①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颈部过屈、过伸。②避免剧烈咳嗽及便秘③及时控制癫痫发作。④解除引起躁动的原因。 (3)正确、按时使用脱水剂。 (4)维持正常体温。 二、颅底骨折 骨折部位 脑脊液漏 瘀斑部位 可能累积的脑神经 颅前窝 鼻漏 眶周、球结膜下(熊猫眼征) 嗅神经、视神经 颅中窝 鼻漏和耳漏 乳突区(征) 面神经、听神经 颅后窝 无 乳突、咽后 少见 1. 临床表现 护理:(1)严密换茬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 (2)有漏者绝对卧床休息。 (3)健康教育:四禁:禁止做耳道及鼻腔填塞、冲洗,禁止药液滴入,禁止做腰穿,禁
3、止在鼻漏侧鼻饲、鼻腔吸痰。三不:不擤鼻涕、不打喷嚏、不剧烈咳嗽。二要:要保持鼻腔、耳道清洁,要去头高位或患侧卧位。一抗配合抗生素治疗。 三、脑疝的急救处理 1.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20%甘露醇快速静滴,速尿等脱水剂,并观察用药效果。 2.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等。 3.保持呼吸道通常,有条件者及时吸痰、吸氧。 4.做好术前准备 5.呼吸暂停时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简易呼吸囊,并配合抢救。
4、 四、癫痫的护理要点 1.立即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床旁备开口器、压舌板,防窒息及意外损伤。 2.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不可用力按压抽搐肢体。 3.立即汇报医生,遵医嘱使用抗癫痫药物。 4.发作时取出假牙,保持呼吸道通畅。 5.观察发作时间、过程、持续时间、部位,意识及瞳孔变化,有无大小便失禁及肢体活动障碍。 6.癫痫发作后,注意有无兴奋、躁动及再发作先兆。 7.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癫痫药,不可自行停药、换药、减量、加量等。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停药。 急诊病人住院流程 急诊科打电话到科室请急会诊 ↓ 科室值班医生去急诊室会诊
5、 ↓ 会诊医生打电话通知科室护士接收病人,告知相关病人情况(如性别、年龄、诊断、神志、肢体情况),准备好病床及相关医疗器械(如氧气、监护、吸痰器、气垫床、必要时备呼吸机等) ↓ 急诊护士护送病人至病房,与当班护士床边交接(性别、年龄、诊断、神志、瞳孔、肢体情况、管道、皮肤情况、补液用药等) ↓ 给予氧气吸入和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路 ↓ 记录急诊交接单并签字 ↓ 通知医生 ↓ 病房护士给病人更换病员服,完成病人三短六洁护理
6、 ↓ 询问患者及家属现病史、主诉、既往史、过敏史、手术史 、检查肢体活动情况、皮肤、病理性体征、评估意外风险、安置警示标记 ↓ 入院手续(完成床头卡、腕带、一览表以及相关签字) ↓ 护士根据医嘱给予相关处理(如抽血、肌注、补液等),介绍相关陪护、探视制度及病区环境 ↓ 完成护理记录 ↓ 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备皮、备血、肌注术前针) ↓ 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流程 由麻醉师护送手术病人至
7、病房 ↓ 当班护士与麻醉师床边交接病人:交接麻醉及手术情况 ↓ 安置病人 ↓ 给术后病人吸氧(吸氧本记录)、监护(设定报警参数、整理导线)、观察神志、瞳孔、伤口敷料、肢体活动情况、皮肤、各导管在位情况(深静脉置管、导尿管、引流管、气切导管,气管插管以及补液情况)。特殊的还有深浅感觉、语言等。 ↓ 护士填写病人麻醉回室评估单 ↓ 通知医生 ↓ 护士给予深静脉换药、更换集尿袋、固定导管,并给予标签注明各导管,告知相关导管保护、指导护理知识,防止脱落和意外拔管的发生 ↓ 完成护理记录,测量体温和脉搏,血压,呼吸 ↓ 按医嘱正
8、确执行相应治疗 ↓ 严密观察病情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流程 床位护士: 1.与麻醉师或手术室护士交接病人,予氧气吸入,多功能监护 2.观察病人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等情况 3.观察头部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妥善固定头部引流管 、尿管等相关管道 4.进行术后病人评估并记录。 辅助护士: 1.接手术病历打印输液卡,治疗单、护理单, 2.核对治疗单、核对药物,摆药、加药 1.巡视病人,观察病情,定时测T、P、R、等 2.做好基础护理,定时翻身拍背。 3.做好心理疏导 4.完成护理记录 1. 通知责任护士根据
9、医嘱正确用药 2. 与办公护士查对当日医嘱 康复期护理工作流程 做好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 护士甲、乙:加强护患沟通,指导床上被动锻炼 病人康复出院 护士丁:工作程序同前 护士丙:工作程序同前 撤治疗单、护理单 康复期指导: a鼓励病人尽早自理生活b外伤性癫痫患者,按时服药C制定康复计划,进行废损功能训练,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d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定期复查。 通知责任护士、保洁员(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整理质管病历 通知住院处结算 检查完善各项护理文书记录。
10、 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流程 呼吸骤停或或呼吸微弱 去枕仰卧、解开衣领(口腔有分泌物时头偏向一侧清除) 开放气道(双下颌上提法) 面罩连接气囊,紧扣病人口鼻部 一手手法固定面罩并保持气道开放 另一手挤压气囊 人工呼吸(成人:频率10—12次/分;儿童:12—20次/分 吸呼比1:1.5—2;氧流量8—10升/分) 同时呼叫医生及其他医务人员增援、必要时气管插管 (电话:) [使用注意事项]:1、一定要在气道通畅的情况下使用; 2、面罩一定要紧密贴紧口鼻,不能有漏气;
11、 3、挤压呼吸气囊时要快压慢放; 4、如果是呼吸心跳骤停病人,在用简易呼吸气囊时配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5、定期检查气囊是否完好,每次用完后要清洁消毒。 简易呼吸囊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有心跳、无呼吸或呼吸微弱者) 项目 内容 分值 扣分原因 扣分 目的 维持病人的自主呼吸。 5分 评估 病人的意识,呼吸,颈动脉搏动。 5分 准 备 1. 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2. 简易呼吸囊一套,必要时准备吸痰用物。 5分 流 程 1. 选择合适的面罩及简易呼吸气囊
12、至病人身边(同时呼叫其他医护人员)。 2. 到达床边,判断病人意识并快速评估呼吸:双手拍肩(轻拍重唤),喂,你怎么了?喂,你怎么了? 3. 评估颈动脉搏动(小于 10秒) 4. 病人无呼吸或呼吸微弱,有颈动脉搏动,请人联系麻醉科插管,同时去枕、仰卧解开衣领并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如有异物,侧头清除异物。床往后移,去床头板,操作者位于病人头侧。 5. 将气囊与面罩连接(有条件接氧气,流量8—10升/分,使储氧袋充盈:若无供氧,不要接储氧袋)。 6. 双下颌上提法开放气道。 7. 将面罩紧扣病人的口鼻部,操作者一手以手法保持气道打开及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气囊两次,快压慢放,吸呼比1:1.5
13、2,每次通气持续1秒钟,潮气量400-600,有呼吸的病人注意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同步,(成人呼吸频率10-12次/分,儿童12-20次/分),操作时观察:病人胸廓起伏,面色,口唇是否红润,2是否改善,意识是否恢复。每两分钟复检患者颈动脉一次。 8. 病人自主呼吸增强症状改善,2>90%,遵医嘱停止辅助通气,改用面罩吸氧,流量6-8升/分,病人取舒适卧位。相反则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9. 终末处理:面罩500的爱尔施浸泡30分钟,清洗晾干备用。高危人群,用1000-2000爱尔施浸泡30分钟,必要时环氧乙烷灭菌。 10. 洗手并记录 5分 5分 5分 5分
14、5分 5分 10分 5分 10分 5分 注 意 事 项 1. 开放气道标准:成人: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病人身体的长轴垂直;儿童(1-8岁):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病人身体的长轴60°角;婴儿(1岁以内):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病人身体的长轴30°角。 2. 手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病人口鼻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于病人耳垂下方下颌角处,将下颌向前上托起,用右手挤压气囊。 15分 评价 动作熟练准确。 10分 脑疝的急救流程 呼 吸 衰 竭 脑 疝 心脏骤停 表
15、 现 加压给氧 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 剧烈头痛 静注肾上腺素 气管插管 烦躁不安 阿托品 (呼吸机) 频繁呕吐 利多卡因 昏迷不醒 疝侧瞳孔先小后散大 合并损伤 紧接双侧瞳孔散大 休克 眼球固定 并发 请有关科室 会诊 眼底视乳头水肿 酌情用升压药 输液、输血 处理伤口 处理内出血 处 处 理 理 降颅压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护脑细胞
16、 相关科室根据 情况、对症 处理 快速静注甘露醇 静注地塞米松 脑室引流 清洁口鼻腔分泌物 吸痰 气管切开 头部冰敷或者冷敷 冬眠疗法 继续严密观察 病情 查血型、拍片、 扫描、术前准备 继续保守治疗 由专人送手术室 癫痫持续状态护理流程图 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癫痫持续状态) 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未缓解 1 l 去枕平卧、头偏向
17、一侧,松解衣领,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吸痰,高流量吸氧,5L l 观察抽搐的部位、类型、发作持续时间。 l 予床栏保护,忌强行按压。 l 必要时予气管插管 紧急评估 l 有无气道阻塞 l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2 l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l 神志是否清楚 气道阻塞 2 呼吸异常 通知医生 l 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 l 建立静脉通道。 l 遵医嘱正确用药:控制发作,首选地西泮10静推(不超过2),如无效10分钟后再给药一次。 l 观察抽搐是否被控制。 3
18、 吸引器连接及检查流程 电动吸引器原理:接通电动吸引器的电源后,用吸引器的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孔吸出贮液瓶及安全瓶内的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使两瓶内产生负压将痰液吸出。 连接方法: 安全瓶一端连接吸引器,另一端连接储液瓶 ↓ 储液瓶另一端口连接吸引连接管 ↓ 吸引连接管与吸痰管相连接。 检查方法: 1、检查电源,看吸引器电源及插座电源是否一致。插上电源,看吸引器指示灯是否亮。 2、打开开关,听马达是否响,反折安全瓶与吸引器之间的连接管,看负压是否正常。 3、检查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19、反折吸引连接管末端,看负压是否正常并根据痰液粘稠度调节负压。 中心吸引原理:中心吸引系统由中心吸引站、管道、阀门及终端等设备组成,中心吸引系统的负压源是由中心吸引机房的真空机组通过抽吸使吸引系统管道达到所需负压值,在手术室、病房等终端处产生吸引力。 连接方法: 储液瓶一端连接压力量表,另一端连接吸引连接管,吸引连接管连接吸痰管。 检查方法: 1、打开负压开关检查仪表是否正常。 2、反折储液瓶与仪表的连接管,检查负压是否正常。 3、检查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反折吸引连接管末端,看负压是否正常并根据痰液粘稠度调节负压。 吸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0、 年 月 日 科室 姓名 得分 监考者 项目 内容 分值 扣分原因 扣分 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分 操作 流程 1、洗手。 2分 2、准备评估的用物(听诊器、电筒)。 2分 3、核对病人身份。 2分 4、评估(1、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2、听诊呼吸音与痰呜音,痰液粘稠度;3、病人对操作目的和方法的了解程度并做适当解释;4、电源插座情况)。 5分 5、洗手、戴口罩。 2分 6、准备用物(检
21、查电动吸引器性能、吸痰杯(一次性)、吸痰管、生理盐水、手套、纱布、听诊器、电筒,根据需要准备开口器或压舌板) 5分 7、携用物至床边,再次核对病人身份。 2分 8、一次性吸痰杯内倾倒无菌生理盐水。 5分 9、接通电源,再次检查吸引器性能,根据痰液粘稠度调节合适的负压,成人Ⅰ度痰液吸痰负压为100~150 (13.3~20.0),Ⅱ度痰液为180~220 (23.9~29.3),Ⅲ度为200~280 (26.6~37.2)。小儿80~200 。 5分 10、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头偏向一侧。 2分 11、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 2
22、分 12、戴手套,连接吸痰管,试吸是否通畅。 5分 13、吸痰(将吸痰管插入口/鼻,按住负压孔,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痰管吸痰。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口咽气道)。 6分 14、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 2分 15、如未吸尽痰液,同法吸痰数次直至吸尽,同时观察病人面色、呼吸及监护仪参数。 6分 16、分离吸痰管,脱去手套一并丢在黄色垃圾袋内。 2分 17、关闭吸引开关。 2分 18、擦净病人面部及口、鼻分泌物,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损伤。 2分 1
23、9、评价吸痰效果(听诊患者呼吸音)。 5分 20、安置病人(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 2分 21、指导患者(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 2分 22、终末处理。 2分 23、洗手。 2分 24、记录。 2分 注意 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5分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5分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
24、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2分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2分 5、吸引器贮液瓶吸出液不要过满,及时倾倒,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不得超过2小时。 2分 评价 动作熟练准确 5分 临床输血流程 配血 1. 双人核对医嘱及采血试管上条形码 2. 双人到患者床边将采血试管上条形码与病、床边卡核对(昏迷者核对腕带) 3. 采集血样(严禁从静脉输液通路中直接采集) 4. 双人再次将采血试管上条形码与病人、床边卡核对(昏迷者核对腕带)、并双签名于试管上 5. 将血样与输血记账单
25、送血库 输血 10.输血前双人核对病历、血袋与输血单上的内容,一人持病历和交叉配血报告单阅读三查九对内容,另一人持血袋复诵,核对一遍后两人交换再次核对上述内容 11.双人携带病历到床边共同将输血单、血袋与病人、床边卡核对(昏迷者核对腕带) 12.输血 13.开始滴入速度宜慢,调节滴数<20滴/分 14.双人再次核对床号、姓名、血型,在输血单上双签名,临时医嘱签执行者签名 15观察15后无不良反应,根据病情再次调节滴速并记录 16.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输血反应 17.输血结束后进行记录,粘贴输血单 准备输血 8.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输血器,用生理盐水冲管 9.遵
26、医嘱输血前用药 接受血样 6.三查:检查血液质量(色、质、量)、有效期、输血装置 7.九对:将血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内容核对;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因子)、血液成分、用血量、编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有效期 脑室引流及腰大池引流护理 一、适应症: 1、颅内压增高出现脑危象或脑疝 2、颅内感染 3、脑积水需行体外引流 4、血性脑脊液
27、进行置换 5.伤后或术后脑脊液漏 二、观察要点:1、有无头痛头晕、呕吐、虚脱等颅低压综合症; 2、有无颅内出血症状,如头痛、意识改变等; 3、引流管的固定,引流是否通畅; 4、脑脊液的色、质、量。 三、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治疗的目的及重要性,,以取得术中配合 2、术前护理: (1)脑室引流者须剃头备皮,腰大池引流者须观察背部的皮肤汗毛等情况 (2)颅内压高者,原则上禁止腰穿,必要时术前30分钟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以降低颅压,预防术中脑疝
28、的发生。 3、术中护理:腰大池引流:协助病人取弓背屈膝位,有骨窗者骨窗向上观察呼吸等情况。 4、术后护理: (1)引流管的位置:妥善固定外引流管及引流装置,脑室引流瓶应高于侧脑室穿刺平面15~20,腰大池引流者一般高于穿刺平面10~15,或根据病情需要调节高度 (2)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2)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术后1~2天可呈血性,以后逐渐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大量血液或血色加深,或脑脊液浑浊,呈有絮状物及时汇报医生。 (3)引流速度及量:保持匀速外滴,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引起
29、低压性头痛。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出血导致脑疝发生。也可使空气自漏口或引流管进入而产生张力性气颅。应根据病情、引流目的控制引流速度及量,24h总引流量不超过300500为宜。 (4)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对躁动患者适当予以约束。翻身拍背、搬动病人时防止引流管牵拉、脱落。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及时汇报医生。 (5)预防感染:1)置管部位敷料保持清洁干燥,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等异常现象。 2)搬动病人时夹闭开关后再搬动,防止引流液逆流。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 (6)拔管:拔管前可先试行夹管24~48小时,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无
30、异常则可拔出引流管。拔管后注意置管处有无脑脊液漏。有异常汇报医生予缝合。 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工作流程 晨会交班 夜班护士:1.认真察看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皮肤有无受压受损等。 2.交接治疗用药、查对中班有标识医嘱 3.巡视病人,严密观察病人病情,Q2h翻身拍背, 执行夜间治疗、护理。 4.完成采集血液样本,总结并记录24小时尿量,必要时记出入量。 5.完成护理记录。 中班护士:1.认真察看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皮肤有无受压受损等。 2.交接治疗用药、.查对日班有标识
31、医嘱 3.巡视病人,严密观察病人病情,Q2h翻身拍背, 执行夜间治疗、护理。 4.完成护理记录。与夜班护士交接班。 辅助护士:查对输液卡、治疗单、药物,粘贴输液卡,摆药、加药 办公护士: 1. 正确处理医嘱、打印护理单、输液卡、治疗单。提交药物,通知药房发药 2.急症手术者:通知床位护士患者定于点,在麻醉下行手术。 床位护士: 1.评估病人,询问受伤经过,目前症状及体征、了解既往史、过敏史,检查有无伤口及合并其他损伤,确立护理问题,并予相关措施。 2.取合理卧位:a抬高床头15—30度,b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c颅底骨折患者绝对卧床休息,d脑脊液耳漏者,患侧卧位
32、 3.根据医嘱执行手术常规准备:a剃头,b备血、急查血常规、凝血常规、输血常规、心电图等,c留置尿管。 4. 入院宣教:介绍住院须知、环境设施、探视及陪护制度、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 床位护士: 1.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躁动病人,征得家属同意予适当约束,遵医嘱予镇静药。 3.颅底骨折患者予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四禁:禁止做耳鼻滴药,冲洗和堵塞,禁止做腰穿,禁止从鼻腔吸痰,禁止经鼻放置胃管。三不:不擤鼻涕,不打喷嚏及剧烈咳嗽,不用力屏气排便。二要:一要保持外耳道、鼻腔清洁,头下置一次性消毒垫;二要头高位,偏向患侧至停止漏液后3—5日。一抗:配合抗生
33、素治疗 4.做好心理疏导 5.与中班交接(书面、口头、床边) 床位护士: 按术后病人护理流程进行护理 床位护士:(手术治疗) 1. 肌注术前用药,备好术中用物如片、病历等。 2.备好急救设备,送往手术室 2. 床位护士: 1. 安置病人至床上,予心电监护,测T、P、R、,观察病人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 2. 脑疝病人:①即刻给予氧气吸入 ②松解衣服,抬高床头15—30度 ③及时吸出口、鼻腔内呕吐物、分泌物 3.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快速静点20%甘露醇250 4. 通知主管医生、建立病历档案,填写床头牌、一览牌、腕带标识及患者入院知情同意书。 床
34、位护士:(保守治疗) 1. 完成护理记录 2.执行医嘱用药 患者入院后 护理程序能力运用流程 物品准备 (方盘,内有体温计、血压计、手电筒、各专科检查用具、弯盘、洗手液) ↓ 汇报简要病史(9知道) 1. 一般情况: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主诉、诊断、既往史、过敏史、家族史 2.入院后病程,主要治疗,护理过程,管道引流量,检查阳性指标,目前病情 3.饮食、二便、睡眠 ↓ 推治疗车至病人床旁
35、↓ 自我介绍,取得病人配合 ↓ 询问病人一般情况和目前病情,根据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健康指导 ↓ 体检:1. 观察病人神智瞳孔生命体征 ↓ 2.检查病人伤口辅料 如有引流管检查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嘱病人勿将引流管拔出或折叠扭曲 ↓ 3.观察口腔情况 ↓ 检查其他各种管道的固定连接标识,并做好导管维护及并发症预防的相关指导 1.气管导管需要指导防止导管堵塞,注意观察伤口皮肤,咳嗽排痰情况 2.鼻饲胃管观察深度,了解病人饮食量和种类,及胃潴留情况,有无腹胀 3.深静脉置管需要指导皮肤观察及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指导被动运动 4.导尿管需根据尿
36、量、色、性,根据病情指导病人如何预防尿路感染 5.胸腔闭式引流应该指导病人如何有效咳嗽 6.浅静脉留置针需要告诉留置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表现 ↓ 观察四肢活动度,肌力情况 ↓ 观察病人的皮肤 ↓ 取合适的体位,测量病人体温,需要先擦拭病人的腋下 ↓ 监测血压,掌心向上,平视血压计 测脉搏,并注意监测呼吸 ↓ 跟病人讲解每个指标的意义,如有不正常需告诉原因给予指导 ↓ 协助取舒适的卧位 ↓ 整理床铺 ↓ 整理用物 ↓ 洗手 ↓ 列出目前护理问题(首优、中优、次优),说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及评价 示例 王先生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小李,现在
37、我要对您的病情做一个简单的了解。今天是你手术后的第X天,请问你昨晚睡的好吗?您现在感觉怎样,有哪里觉得不舒服吗?(向病人解释不舒服的原因给予指导)有没有吃过东西呢,吃了些什么,量如何。(根据情况评估病人进食情况给予指导)今天你可以进食饮食,他的种类包括。现在我来协助您进食(观察病人进食后的反应),小便情况如何,有保留导尿的病人要了解病人24小时尿量。一天大便几次,大便是否成形。(根据问题给予指导)。现在我会跟你做个简单的体检,希望你能够配合我好吗。 注意事项 1. 评估头痛注意头痛的部位,及程度,说明头痛的原因,讲解止痛药对病情观察的影响,告知缓解疼痛方法。 2. 询问小便情况时,如有问题可放置体检时宣教。 3. 生命体征监测应该按照三基操作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如有监护仪的病人,可将体温计放好后再做宣教。若有基础疾病的,应检查监护仪的设置,给予适当调整。 4. 所有的宣教要做到量化,凡是需要家属参与的被动运动,应该示范家属,并检查家属掌握程度。 5. 检查导管时注意固定方法及标签,告知家属导管相关注意事项。 6. 如是昏迷病人可向家属询问情况,最后安置病人置功能位。 7. 评估前后均应洗手。 26 / 26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