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丘陵山地甘蔗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应用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丘陵山地甘蔗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郭家文,张跃彬,杨丹彤,张华,施郭健,尹茂庄,黄小文,刘少春,刘庆庭,吴亦鹏,刘高源,方志存,杨洪昌,陈建国,于厚,刘为华,高欣欣,程斌,钟涛,樊仙,李如丹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云南新天力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英茂糖业(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金山碧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南通富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二、项目简介 项目针对高原丘陵山地机械化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紧扣国
2、家的产业政策,针对高原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技术研发薄弱和推进缓慢的实际情况,在7个(见表3)国家、省部级、企业横向科研项目的支持下,该项目针对高原蔗区立地条件差、地形复杂坡度大、蔗地分散连片差、气候复杂多样、基础实施薄弱等不利于发展机械化的客观因素,“十一五”末期,针对我国甘蔗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几乎为零的现状,甘蔗产业普遍存在用工难、用工贵、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在农业行业科研专项、省科技专项、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去栽培、中央财政部农技推广项目、企业横向等项目的支持下,按照山地甘蔗的机械化发展模式、机具研发与引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示范的总体思路,突破了机械化关键技术和理论及装备,实现了机械
3、化技术零的重大突破,并实现了甘蔗机械化的大范围应用,有力促进了我国甘蔗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我国高原山地蔗区提供的甘蔗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1.针对丘陵山地立地条件差、坡度大、地形地貌复杂、甘蔗生产成本高等难题,系统开展了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技术研究,理清了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发展的思路,制定了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发展的技术路线和规程,为山地甘蔗机械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2.突破了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关键技术难点,研制出了先进适用的2CZ和2CZX系列甘蔗种植机、3ZD和3ZS系列中耕管理机、2M系列盖膜机、4ZL系列装蔗机等甘蔗生产技术装备,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应用,并推广到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东
4、南亚国家。 3.攻克了大型甘蔗收割机在丘陵山地应用的技术难题,系统构建了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体系,实现了农机农艺的高度融合,并通过大面积示范,有力地促进了甘蔗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大面积应用。 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研发生产农机产品15个获推广鉴定并进入国家补贴目录,发表论文38篇,出版专著1部,制定标准11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3项、企业标准7项)。培养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2名,云南省两类人才2名,培训技术人员和蔗农累计10余万人次。项目成果2016-2017年实现甘蔗增产181.7万吨,新增销售额23.06亿元,实现利润15.00亿元。
5、 三、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1.郭家文:项目主要完成人,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全面组织实施和管理,为科技创新,获国家专利授权10项(发明3项,实用新型7项),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研发甘蔗种植机、中耕机、装载机产品6个,主编专著1本,主笔(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17篇,牵头或参与制定行业和地方标准4项,牵头撰写生产指导意见1个。 2.张跃彬: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与实施,国家甘蔗产业体系栽培岗位科学家项目负责人,负责甘蔗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及机械化示范应用,获国家专利授权5项,软件著作权1项,主笔(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3篇,牵头或参与制定行业和地方标准3项,参与制定生产指导意见1个。 3.杨
6、丹彤:行业专项云南课题第二主持人,负责项目甘蔗机械化方案设计和机械选型,参与甘蔗种植机漏播检测系统研发。获国家专利授权2项,参与主编专著《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1本 ,参与发表论文7篇。 4.张华:项目主要完成人,负责甘蔗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获国家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撰写专著《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1本,发表研究论文8篇,制定行业标准1项。 5.施郭健:项目主要完成人,负责甘蔗种植机、中耕管理机械、装载机械的研发,组织甘蔗生产机械的制造,获国家专利授权3项,参与研发农机产品10个,负责组织制定企业标准。 6.尹茂庄:项目主要完成人,负责甘蔗收割机的引进与示范、生产组织和机械技术的
7、推广和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研究,参与撰写论文1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7.黄小文:项目主要完成人,负责甘蔗种植机的研发,获国家专利授权4项。 8.刘少春:项目主要完成人,负责甘蔗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及甘蔗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参与甘蔗中耕管理机的研发,获国家专利2项,参与撰写专著《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1本,发表研究论文1篇,参与制定地方标准3项。 9.刘庆庭:项目主要完成人,获国家专利3项,参与撰写专著《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1本。 10.吴亦鹏:项目主要完成人,负责甘蔗种植机研发与推广,组织研发出甘蔗种植机机型2种,组织甘蔗种植机的制造,组织获专利授权2项。 11.刘高源:
8、项目主要完成人,负责甘蔗生产机械试验与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发表研究论文2篇。 12.方志存:参与机械化农机试验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撰写论文3篇,获专利2项,参与制定标准1项,为甘蔗机械化技术做出了贡献。 13.杨洪昌:参与甘蔗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发表研究论文1篇,为甘蔗机械化技术做出了贡献。 14.陈建国:参与甘蔗机械化示范基地的管理,发表研究论文2篇,为甘蔗机械化技术做出了贡献。 15.于厚:负责甘蔗机械化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6.刘为华:负责甘蔗机械化种植机的推广应用,组织生产力牌甘蔗种植机的制造,获得国家专利3项,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
9、济效益。 17.高欣欣:参与甘蔗机械化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发表研究论文1篇,为甘蔗机械化技术做出了贡献。 18.程斌:负责甘蔗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钟涛:负责甘蔗生产机械的设计与制造,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樊仙:负责甘蔗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研究,发表研究论文2篇,,为甘蔗机械化技术做出了贡献。 21.李如丹:负责蔗区机械化的生产统计与调查,发表研究论文1篇,为甘蔗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22.梁业旺:负责甘蔗生产机械的推广应用,获得专利1项,为甘蔗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四、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推广应用情况) 1.云南省
10、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主持多个国家及省级项目,负责组织山地甘蔗机械化研究技术路线的制定、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研究、农机装备的研发,获国家专利授权10项(发明3项,实用新型7项),软件著作权1项,研发甘蔗地膜覆盖机1个和参与研发甘蔗种植机、中耕机、装载机产品6个,主编专著1本,发表研究论文20篇,牵头或参与制定行业和地方标准4项,牵头撰写生产指导意见1个。 2.华南农业大学:行业专项云南课题第二完成单位,参与甘蔗种植机的研发,研发出甘蔗种植机漏播监测系统,获得国家专利3项,发表研究论文8篇,,参与主编专著《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1本。 3.福建农林大学:负责甘蔗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获国家软
11、件著作权1项,参与撰写专著《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1本,发表研究论文8篇,制定行业标准1项。 4.云南新天力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甘蔗种植机、中耕管理机械、装载机械的研发,组织甘蔗生产机械的制造,获国家专利授权5项,获农机产品证13个,组织制定企业标准7个。 5.云南英茂糖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甘蔗收割机的引进与示范、生产组织和机械技术的推广和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研究,参与撰写论文1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6.贵州金山碧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甘蔗机械化种植机的推广应用,组织生产力牌甘蔗种植机的制造,获得国家专利4项,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 南通富
12、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负责甘蔗种植机研发与推广,组织研发出甘蔗种植机机型2种,组织甘蔗种植机的制造,组织获专利授权2项。 五、获得知识产权情况 附件一:专利软件著作权 编号 专利权人 专利名称 专利号 授权公告日 专利类型 1 郭家文,张跃彬,苏火生,武晋宇,刘少春,邓军 一种甘蔗叶循环利用的方法 ZL2.8 2013/11/10 发明专利 2 黄小文;刘卫华;郭家文;胡乔;林红辉;黄朝伟、朱和源 一种甘蔗种植机 ZL2.5 2017/4/12 发明专利 3 黄小文;刘卫华;廖树峰;郁正堂;郭家文;胡乔;陈光;林红辉 一种甘蔗种植机 ZL2.4
13、 2016/3/30 发明专利 4 黄小文;刘卫华;黄圣元;黄婷婷 一种甘蔗种植机 ZL2.6 2017/8/25 发明专利 5 区颖刚;解福祥;刘庆庭;邹小平;杨丹彤;郑丁科;黄世醒 贯流风机排杂装置 ZL2.0 2013-05-01 发明专利 6 区颖刚;解福祥;刘庆庭;邹小平;杨丹彤;郑丁科;黄世醒 甘蔗收获机物流装置 CN102246635A 2011-11-23 发明专利 7 陈建华、华森 一种能开ω形底的组合式开沟器 ZL2.0 2012/11/28 发明专利 区颖刚;宋春华;刘庆庭;王美美;曾志强;解福祥;牟向伟 一种甘蔗
14、收割机 ZL2.6 2014/2/19 发明专利 8 黄小文;刘卫华;郭家文 甘蔗自动排种机构 ZL2.2 2013/2/4 实用新型 9 方志存;彭秋连;郭家文;张跃彬;杨洪昌;陈建国 一种用于农作物幼苗的自动喷药机 ZL2.3 2015-09-02 实用新型 10 方志存;彭秋连;郭家文;张跃彬;杨洪昌;陈建国 一种地膜覆盖机 ZL2.8 2015-09-02 实用新型 11 彭秋连;方志存;郭家文;张跃彬;杨洪昌;陈建国 一种可调式中耕犁铧 ZL2.5 2015-09-02 实用新型 12 沈建国、髙吉国 一种双层铣削开沟机
15、ZL2.9 2014/1/15 实用新型 13 崔雄维、张跃彬、郭家文、刘少春、尹兴祥、李生智、吴正焜 一种甘蔗地膜覆盖机 ZL2.2 2010/5/12 实用新型 14 陈建明、赵建云、郭家文、施郭建、李怀军、钟涛、苏火生、宁德奎、沈建国 一种甘蔗剥叶机刀具装置 ZL2.7 2016/8/24 实用新型 15 陈建华、华森、庄怀宇、孙登峰、葛成梅、陈超 一种单沟双行行间施肥甘蔗种植机 ZL2.6 2012/11/28 实用新型 16 陈建明、施郭建、李怀军、宁德奎、钟韬 一种通用型货箱底梁焊接装置 ZL2.6 2016/8/24 实用新型
16、 17 陈建明、赵建云、郭家文、施郭建、李怀军、钟涛、苏火生、宁德奎 一种甘蔗切种装置 ZL2.4 2017/1/11 实用新型 18 梁业旺 中耕管理机 ZL2.6 2010/5/12 外观设计 19 杨华;郭家文;张跃彬;冯璐;彭秋连 甘蔗农机信息服务平台V1.0 2016SR367743 2016/12/12 软件著作权 20 福建农林大学 甘蔗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信息系统 2012SR104276 2012/6/1 软件著作权 附件二:农机产品证(推广鉴定证书) 序号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 证书编号 单位 1 甘蔗种植机
17、 2CZ-2A 滇201621 新天力公司 2 甘蔗种植机 2CZ-2B 滇201622 新天力公司 3 甘蔗种植机 2czx-1 云农(机)201309 新天力公司 3 甘蔗种植机 2czx-1 苏农机(2016)第(0221)号 南通富来威 4 甘蔗种植机 2czx-2 苏农机(2016)第(0222)号 南通富来威 5 起垄机 1Q-110 滇201673 新天力公司 6 起垄机 1WQ7.3 滇201547 新天力公司 7 微耕机 1WGQ系列 滇201676 新天力公司 8 旋耕机 1GQL-110
18、滇201672 新天力公司 9 覆膜机 2M-1A 滇 新天力公司 10 覆膜机 2M-1 滇201549 新天力公司 11 中耕机 3ZD7.3 滇201671 新天力公司 12 中耕机 3ZS7.3 滇 新天力公司 14 甘蔗装载机 7ZC10 滇 新天力公司 15 甘蔗装载机 7ZC28 滇 新天力公司 附件三:专著、论文 序号 论文、专著名称 刊名、出版社 通信作者/第一责任人/第一作者 刊期、刊号 页码 1 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郭家文 ISBN 978-7-109
19、21220-6 0-159 2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Nutrients in Sugarcane Field in Changning,Yunnan IS2008 郭家文 2007,38(6) 1072-1075 3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The key to sugarcane production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 区颖刚 2013,6(1) 1-27 4 甘蔗种
20、植机漏播监测与标记系统 农业机械学报 区颖刚/王美美 2013,44(6) 50-55 5 Mechanising sugarcane harvesting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ugar Journal 区颖刚/Malcolm Wegener 2014,116(1384) 272-277 6 甘蔗新品种种植模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中国农机化学报 张跃彬/樊仙 2016,37(2) 271-275 7 云南蔗区多样性地形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潜力研究 中国农机化 郭家文/李如丹 2012,(04) 71-74 8 适合中小型
21、机械化收获的宽行距甘蔗种植研究 甘蔗糖业 刘庆庭/陈华金 2014,(6) 24-27 9 云南甘蔗主产区土壤pH、全氮磷钾的分布状况 土壤 郭家文 2012,44(05) 868-872 10 机收时近地端蔗茎纤维组分与破蔸率的相关性研究初报 热带农业科学 郭家文/赵培方 2017,37(11) 104-108 11 23个甘蔗品种的芽库特征 热带农业科学 郭家文/刘高源 2017,37(6) 64-67 12 关于我国甘蔗机械化收获的思考 中国农机化学报 张华 2009,(4) 15-16 13 甘蔗机械化种植的农艺技术分析 中
22、国农机化学报 张华 2013,34(11) 78-81 14 甘蔗机械化收获运输系统优化仿真研究 农机化研究 区颖刚/曾志强 2017,39(3) 12-16 15 我国甘蔗机械化收获现状的研究 农机化研究 张华(通讯作者)/廖平伟 2011,33(3) 26-29 16 不同甘蔗品种的机械化收获损失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张华 2012,33(9) 1590-1592 17 机械化模式下不同追肥量对甘蔗品种产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张华 2012,33(8) 1354-1358 18 我国甘蔗机械化成本分析及机收效益评价模型的建立 热带
23、作物学报 张华 2010,31(10) 1669-1673 19 云南蔗区气候资源的分布特征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郭家文 2015,28(4) 1798-1802 20 地膜覆盖下节水灌溉对旱地甘蔗产量和糖分的影响研究 节水灌溉 刘少春 2014,(6) 16-18 21 云南甘蔗全程机械化现状及思考 中国糖料 刘家勇/赵勇 2017,39(6) 78-80 22 不同种植方式对甘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糖料 郭家文/方志存 2016,38(6) 13-14 23 5个甘蔗品种1.3m行距机种的比较试验 中国糖料 郭家文/昝逢刚
24、 2016,38(6) 25-26 24 不同收获方式对甘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糖料 郭家文/方志存 2016,38(5) 6-8 25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云南蔗区应用前景分析 中国糖料 郭家文/陈建国 2016,38(2) 72-73 26 不同成熟期甘蔗品质性状分析 中国糖料 郭家文/方志存 2015,37(6) 13-14 27 粤糖甘蔗新品种高产种植模式研究 中国糖料 张跃彬/樊仙 2015,37(3) 9-11 28 云南甘蔗小型中耕培土机经济效益分析及发展建议 中国糖料 郭家文/杨洪昌 2014,(3) 56-57
25、 29 云南英茂糖业有限公司甘蔗全程机械化应用现状与分析 中国糖料 郭家文/高欣欣 2018,40(1) 40-42 30 不同行距机种对宿根蔗产质量及收益的影响 中国糖料 郭家文/陈建国 2014,(2) 44-45 31 我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农艺技术分析 中国糖料 张华 2012,(4) 73-75 32 甘蔗主产区生产机械化的几个问题 广西农业机械化 区颖刚 2010,(4) 8-10 33 适宜机械化作业宽行种植的甘蔗肥料效应 中国糖料 张华 2009,(4) 12-14 34 不同地膜覆盖对耕层土壤温度及甘蔗出苗的影响
26、 中国糖料 张跃彬/樊仙 2015,37(06) 10-12 35 2CZX-2型甘蔗种植机在云南蔗区应用情况及经济效益分析 甘蔗糖业 郭家文/陈建国 2015,(1) 57-60 36 2CZY-2型甘蔗种植机试验和分析 现代农业装备 区颖刚/曾志强 2015,(3) 30-32 37 云南蔗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甘蔗糖业 郭家文/吴益娟 2014,(4) 55-57 38 我国甘蔗种植机技术现状及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 甘蔗糖业 刘庆庭 2011,(5) 52-58 附件四:标准与指导意见 编号 标准名称 起草人 标准号 第
27、一起草单位 标准类型 1 甘蔗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郭家文,张跃彬,刘少春,李生智、尹兴祥、邓军,崔雄维 DB53/T 364-2011 云南甘蔗所 地方标准 2 云南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技术规范 郭家文、方志存、张跃彬、陈建国、杨洪昌、刘少春、李发龙 DB53/T 789-2016 云南甘蔗所 地方标准 3 云南糖料甘收购规程 张跃彬、邓毅、邓军、杨运生、郭家文、刘少春、李复琴、沈石妍、刀静梅 DB53/T 763-2016 云南甘蔗所 地方标准 4 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规程 张华、陈超平、郭家文、陈特青、罗俊、李建茂、何波涛、袁照年、高三基、
28、邓祖湖、徐良年、林兆里、黄潮华、吴晓莲 NY/T2991-2016 福建农大 农业行业标准 5 甘蔗种植机 钟韬、宁德奎 Q/XTLJ0202.13—2015 新天力公司 企业标准 6 新天力牌微型耕耘机 曾屏、方卫山 Q/XTLJ0202.8—2014 新天力公司 企业标准 7 新天力牌1GQL旋耕机 曾屏、李文苏 Q/XTLJ0202.4—2016 新天力公司 企业标准: 8 新天力牌1WQ7.3型起垄机 方卫山、曾屏、李文苏 Q/XTLJ0202.7—2016 新天力公司 企业标准 9 新天力牌3Z系列中耕机 方卫山、曾屏、李文苏 Q/XTLJ0202.1—2015 新天力公司 企业标准 10 新天力牌2M-1型覆膜机 方卫山、曾屏、李文苏 Q/XTLJ0202.5—2016 新天力公司 企业标准 11 云南省甘蔗机械化生产指导意见 郭家文、刘少春、张跃彬、高欣欣 云南甘蔗所 云南省生产指导意见 六、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无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