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高效复习 第十二单元
纵向贯通:地跨三洲的六大帝国
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前4世纪晚期)
被亚历山大帝国所灭
亚历山大帝国(马其顿帝国)(公元前336年-前323年)
帝国分裂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被日耳曼人所灭,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阿拉伯帝国(公元632-1258年)
被蒙古人所灭
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公元395-1453年)
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奥斯曼帝国(公元1299-1922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解体
【拓展延伸】阿拉伯国家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影响
1.对西方
(1)阿拉伯版本保留的古希腊罗马文
2、化译成拉丁文重回欧洲,为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阿拉伯人把东方的技术,尤其是中国的发明创造传入西方,有利于西方社会的转型;为西欧探索新航路提供了技术支持。
(3)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
2.对中国:阿拉伯的文学、天文学、医药学和数学等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对世界:阿拉伯人成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纵向贯通:世界三大宗教
项目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诞生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公元1世纪
7世纪初
诞生地
古印度
巴勒斯坦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耶稣
穆罕默德
3、主要教义
众生平等;消除欲望
信仰上帝、原罪
安拉是唯一真神
发展
公元前3世纪,孔雀帝国统一南亚,演变为世界性宗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
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国教,近代随着殖民扩张传播到世界各地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扩展到整个西亚、北非及欧洲的部分地区
续表
项目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宗教经典
“三藏”
《圣经》
《古兰经》
影响
对亚洲影响最大
中世纪在欧洲占统治地位
促进阿拉伯半岛统一
相同点
背景:都是在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都产生于亚洲。影响: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横向比较:东西方封建制度
比较项
4、
东汉田庄
日本庄园
西欧庄园
形成
时间
东汉后期(2世纪末3世纪初)
10世纪
9世纪
背景
中央集权衰弱,黄巾军起义,豪强势力膨胀
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
封建制形成时期
土地
来源
世袭、朝廷封赐、购买、兼并
7世纪仿唐朝均田制分配、世袭,贵族、神社、佛寺侵占公用土地
受封、世袭、联姻等方式
剥削
方式
土地全部归庄园主,破产流亡的农民依附在庄园中,世代为庄园主劳作,无需负担国家租税
土地属于庄园主,庄民以家族为单位生产,上交领主和国家租税
土地分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农奴须无偿为领主耕种自营地
主要
特点
建立起拥有一定政治、经济、军事
5、权势的坞堡庄园;自给自足
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
庄园主拥有多处庄园,管理采用层层管理模式,不越级插手下一级的管理
续表
比较项
东汉田庄
日本庄园
西欧庄园
影响
加速了国家的分裂
武士集团形成,进入幕府政治时期
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形成,推动中央集权
横向比较:比较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繁盛的相同点
地理位
置重要
两国分别处于亚洲大陆的东西两端,都是幅员辽阔的大国
长期
繁荣
都曾经历过长期繁盛
影响
深远
两国在当时都对外开放、兼容并蓄,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
【思维特训】
中国瓷器输
6、入东非以后,东非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用瓷器作食具、饮具和装饰品,并用作墓葬和清真寺的装饰材料,模仿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烧制伊斯兰——斯瓦希里风格的陶瓷。索马里有一种装潢美观的饮器至今一直叫新纳(sina)。这表明 ( )
A.中国与东非文明互相影响和吸收
B.东非国家为瓷器生产的适宜地区
C.东非国家积极学习中国的瓷器文化
D.中国瓷器文化影响了东非人民的生活
【解析】选D。材料信息主要体现了在中国与东非国家的文明交流中,东非“用瓷器作食具、饮具和装饰品,并用作墓葬和清真寺的装饰材料”,并且模仿中国瓷器制作技术,表明中国瓷器文化影响了东非人民的生活,故D正确。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