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及其应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交叉分类法与树状分类法 1.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图所示的分类方法的名称是( ) A.交叉分类法 B.树状分类法 C.单一分类法 D.复杂分类法 2.K2CO3在如图所示的交叉分类法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2021江苏靖江中学月考)如图是按一定的方法给物质进行的分类,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类标准1是所含物质的种类 B.分类标准2是所含元素的种类 C.类别1是混合物,类别2是单
2、质 D.该种分类方法是交叉分类法 题组二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4.(2022广东八校期中)氯化磷酸三钠[(Na3PO4·12H2O)4·NaOCl]具有良好的洗涤、去污和消毒杀菌功能。下列关于氯化磷酸三钠分类正确的是(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化合物 D.碱 5.(2022湖南湖湘协作体期中)下列选项中物质的类别属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 A.Na2SO4 B.K2SO4 C.KHSO4 D.KCl 6.(2021湖北沙市中学期中)硝酸钾是一种无氯氮钾复合肥,宜在种植水果、蔬菜、花卉时使用。下列关于KN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3、 A.从其阳离子看,属于钾盐 B.从其阴离子看,属于硝酸盐 C.它属于纯净物中的无机化合物 D.因为含有氧元素,故它属于氧化物 7.(2020河北唐山一中月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食盐水 C.浮有冰块的水 D.纯净的盐酸 8.(2021北京师大附中期中)科学家制得一种新型分子O4。关于O4和O2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互为同素异形体 B.O4和O2均属于纯净物 C.都属于单质 D.O4和O2的性质相同 题组三 分散系及其分类 9.(2021辽宁协作校月考)“天宫二号”上开展了包括纳米材料等在内的12项材料
4、的制备实验,纳米材料是一种由直径为1~100 nm的基本颗粒构成的粉状或团块状天然或人工材料。若将该“纳米材料”分散到水中,则形成的分散系是( ) A.溶液 B.胶体 C.乳浊液 D.悬浊液 10.(2021四川成都期中)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在人多的地方最好佩戴口罩。下列关于气溶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气溶胶是一种胶体 B.气溶胶中的分散剂是空气 C.气溶胶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0-9m~10-7m D.气溶胶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题组四 胶体的制备与性质 11.(2021黑龙江省实验中学期中)下列方法能够成功制备Fe(OH)3胶体的是( )
5、A.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加入40 mL NaOH溶液中 B.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40 mL温水中,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 C.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40 mL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 D.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一次性加入40 mL沸水中,并加以搅拌 12.(2022湖北高中协作体期中)一般溶液和胶体用肉眼不能区分,丁达尔效应是鉴别它们的科学方法,下列分散系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淀粉溶液 B.高度白酒 C.澄清石灰水 D.葡萄糖溶液 13.(2021天津实验中学期中)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
6、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 A.发生了丁达尔效应 B.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的布朗运动 C.雾是一种胶体,胶粒带有电荷 D.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为1~100 nm 14.(2022天津静海一中月考)通过如图装置完成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①向沸水中加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②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红色激光笔照射两烧杯中的液体,观察现象。 (1)图中盛有饱和FeCl3溶液的仪器名称为
7、 。 (2)Fe(OH)3胶体 (填“能”或“不能”)透过滤纸,请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 (3)步骤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胶体产生的现象称为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4)若将实验改为向饱和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则观察到的现象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物质的分类及应用 1.(2022河南郑州十校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按
8、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烧碱、液氯、Fe(OH)3胶体 B.生铁、纯碱、熟石灰 C.干冰、铁、氯化氢 D.空气、氮气、苏打 2.(2022安徽师大附中期中)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酸 碱 盐 碱性 氧化物 酸性 氧化物 A 硫酸 烧碱 氯化钠 氧化镁 干冰 B 硝酸 熟石灰 硫酸铜 一氧 化碳 二氧 化硫 C 醋酸 氢氧 化钾 纯碱 生石灰 氧化铜 D 乙醇 氢氧 化钠 氯化铜 氨气 氧化钠 3.(2021湖北孝感月考)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
9、得到的盐,常见的有NaHCO3、NaHSO4、KH2PO4、K2HPO4等。已知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3PO2属于二元酸 B.H3PO2属于三元酸 C.NaH2PO2属于酸式盐 D.NaH2PO2属于正盐 题组二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4.(2021广东珠海第二中学月考)医学上对血液中毒最常用的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血液中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通过透析膜,血液内的毒性物质则可以透过,由此可以判断( ) A.蛋白质、血细胞不溶于水,毒性物质可溶于水
10、B.蛋白质以分子形式存在,毒性物质以离子形式存在 C.蛋白质、血细胞不能透过滤纸,毒性物质能透过滤纸 D.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直径大于毒性物质的粒子直径 5.(2022福建福清期中)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制成了“纳米车”,每辆“纳米车”由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C60分子构成,直径约为9纳米。“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有机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用肉眼可以清晰看到“纳米车”的运动 B.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用激光笔照射该物质分散在蒸馏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光线通过时出现明亮的光路 D.“纳米车”是胶体 6.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
11、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分子式为C32H16N8Co)恢复了磁性。“钴酞菁”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直径比钠离子小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D.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B 2.D 3.D 4.C 5.B 6.D 7.C 8.D 9.B 10.D 11.C 12.A 13.D 1.B 由图示分类方法的结构可知其属于树状分类法。 2.D K2
12、CO3由K+和CO32-构成,既属于钾盐又属于碳酸盐。 3.D 分类标准1是所含物质的种类,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A正确;分类标准2是所含元素的种类,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B正确;空气、氯化钠溶液为混合物,故类别1为混合物,氮气为单质,故类别2为单质,C正确;根据题图可知,该分类方法为树状分类法,D错误。 4.C 氯化磷酸三钠有固定的组成,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 5.B 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同时属于硫酸盐、钾盐和正盐,K2SO4符合题意。 6.D 硝酸钾中含有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从其阳离子看,属于钾盐,A正
13、确;从其阴离子看,属于硝酸盐,B正确;KNO3属于纯净物中的无机化合物,C正确;KNO3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D错误。 7.C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A错误;食盐水中有食盐和水,属于混合物,B错误;浮有冰块的水只由水分子构成,因此属于纯净物,C正确;纯净的盐酸中有氯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D错误。 易错警示 区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物质所含成分是否单一,与物质状态无关。本题容易错误地认为C选项中浮有冰块的水是混合物。 8.D O4和O2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14、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O4和O2都是纯净物,都为单质,B、C正确;O4和O2是不同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D错误。 易错警示 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且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 9.B 根据题意可知,纳米材料的基本颗粒直径为1~100 nm,故将该“纳米材料”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 10.D 气溶胶属于胶体,A正确;气溶胶是将胶粒分散到空气中得到的胶体,即分散剂是空气,B正确;气溶胶属于胶体,故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即10-9 m~10-7 m,C正确;丁达尔效应是胶体所特有的性质,但不是其本质特征,胶体的本质
15、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D错误。 11.C 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加入40 mL NaOH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制得胶体,A错误;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40 mL温水中,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会使胶体发生聚沉,B错误;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40 mL沸水中,继续煮沸至呈红褐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C正确;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一次性加入40 mL沸水中,并加以搅拌,会使胶体发生聚沉,D错误。 12.A 淀粉溶液为胶体,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13.D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本质是因为其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D正确。
16、 14.答案 (1)胶头滴管 (2)能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3)当光束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硫酸铜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 丁达尔效应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 (4)生成红褐色沉淀 FeCl3+3NaOH Fe(OH)3↓+3NaCl 解析 (3)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通过CuSO4溶液时没有丁达尔效应。胶体与其他分散系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4)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能力提升练 1.A 2.A 3.
17、D 4.D 5.C 6.D 1.A 生铁是铁和碳等的混合物,纯碱是化合物,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纯净物,B项错误;氯化氢是纯净物,C项错误;空气是混合物,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纯净物,D项错误。 易错警示 HCl为纯净物,而盐酸为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2.A CO与酸、碱均不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B项错误;CaO和CuO均为碱性氧化物,C项错误;乙醇不是酸,NH3不是氧化物,Na2O为碱性氧化物,D项错误。 归纳总结 氧化物按组成与性质分类 3.D 由于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故H3PO2为一元酸,A、
18、B错误;由于H3PO2为一元酸,故NaH2PO2属于正盐,C错误、D正确。 4.D 透析膜实际是一种半透膜,只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而粒子直径较大的高分子、胶体粒子都不能透过,所以蛋白质、血细胞不能通过透析膜是因为其直径大于透析膜孔径,A错误;毒性物质不一定以离子形式存在,也可以是直径较小的分子,B错误;蛋白质分子能透过滤纸,C错误;蛋白质、血细胞不能通过透析膜,而毒性物质可以,说明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直径大于毒性物质,D正确。 5.C “纳米车”很小,用肉眼不能清晰观察其运动,A项错误;C60是单质,B项错误;纳米材料分散到水中形成胶体,光束照射时产生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纳米车”分散到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D项错误。 6.D Na+直径小于1 nm,故“钴酞菁”分子的直径比Na+的大,A项错误;根据“钴酞菁”分子直径可知,该分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B项错误;“钴酞菁”分子溶于水形成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项错误。 12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