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用,“,自言自语法,”,提升学生,英语口头表示能力,李奉栖,1/10,引言,1.,对学生口语现实状况调查,2.关于,“,自言自语法,”,3.,二语习得理论,4.,“自言自语法”教学模式,2/10,引 言,李岚清:我们普通外语教学,从小学三年级直至大学三年级,花那么长时间,一个普通大学生毕业出来,既不能看,又不能听,也不能讲,再不研究这个问题,能行吗?,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
2、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需要。,3/10,调查对象:某大学109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其中本科14年级每个年级各22名,硕士1年级21名),调查目标:了解学生练习口语路径,找出他们开口难原因。,调查方式:问卷调查。,1.对学生口语现实状况调查,4/10,调查结果:,(1)想不想提升英语口语:非常想,76.1%,;普通,22.9%,;不想,1.0%,(2)经过什么路径练习口语:朗诵,77.1%,;课堂上在老师指导下练习,33.0%,;背诵,29.4%,;自言自语地练口语,20.2%,;参加口语角,11
3、0%,;课后定时与朋友练习口语,4.6%,;从不练口语,13.8%,;请口语老师辅导或参加口语培训班,11.0%,(3),开口说英语最大障碍是什么:缺乏气氛,无人对练,69.7%,;基础太差,表示困难,41.3%,;缺乏自信,没有勇气,39.4%,;发音不好,怕被笑话,32.1%,1.对学生口语现实状况调查,5/10,结论:,(1)99%学生都有提升英语口头表示能力愿望。,(2)绝大多数学生并未进行真正意义上口语交际,口语练习方式只停留在“朗诵”上。,(3)学生开口难原因能够归结为:“缺乏信心,缺乏机会”。,1.对学生口语现实状况调查,6/10,目标:针对“缺乏信心”,提升表示流利性,建立自
4、信;针对“缺乏机会”,制造说英语机会和气氛。,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当语言输入,让其在充分了解基础上进行自述,重复操演,直至能够流利地表示,然后再逐步过渡到真正意义上交际。,认可度:很好,37.6%,;普通,56.9%,;不好,5.5%,。,2.关于“自言自语法”,利用情况:,问卷调查:20.2%学生已经使用该方法。,网络搜索:一些参加各类口语考试并取得优异成绩佼佼者,在谈论成功经验时都提到了“自言自语法”。,7/10,理想输入条件:可了解性,趣味性或相关性,语法无序性,数量性。,i+1:把当前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把语言发展下一阶段定义为i+1。,二语习得过程:,3.二语习得理论,input,i
5、ntake L2 knowledge,output,8/10,(1),语言输入(input),: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种语言素材,诸如逸闻趣事、短篇小说、幽默笑话、精彩对白、简短录音、趣味图片等。这些素材必须具备以下特征:多样性,趣味性,可了解性,数量性,可操作性。,(2),语言吸收(intake)和内化,: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确提供上述语言材料目标是为了让他们在了解后用自己话基本准确地将其内容讲述出来。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这些材料,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指出一些关键表示。最终要求学生强化记忆这些表示,方便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久记忆,从而取得“二语知识”。,4.“自言自语法”教学模式,9/10,(3),语言输出示范,:教师用自己话对输入材料内容进行复述或扩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语言地道,语速适中,表示流利,用词简单。,(4),语言输出(output),:教师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所记下关键表示,模仿老师做法,以自述方式对输入材料内容进行复述或扩展。这一过程要求学生旁若无人地高声讲述,重复练习。,(5),语言交际,:把学生自我表示放到实际语言交际活动去检验,即要求学生用刚才自述内容与同伴展开交流,看对方是否能顺畅地了解自己所说话。,4.“自言自语法”教学模式,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