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夏大学 实践调研汇报 题目: 大学生校园追星现象剖析 姓名及学号: 何金(1241055) 党璞(1241053) 马强(1241087) 李伟(1241066) 所在院(系):阿拉伯学院 专业班级: 15级(3)班 指导老师: 南 洋 日期: 12月1日 大学生校园追星现象调查汇报 一、 调查专题: 对于大学生校园追星情况调查分析 二、 调查背景: 从60年代全民景仰雷锋到今 天炙手可热“超女”,所谓偶像,历经了几十年,即使有所改变,但在大家
2、心中地位却是稳固如初。也反应着大家心理状态。时代变迁,人事转化,都使 世界发生难以预料改变。大学生作为最具活力、 最为敏感群体,她们所崇敬偶像肯定是她们所追寻目标。大学生认知与价值取向,决定 了其大学阶段乃至终生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感性偶像崇敬,会威胁甚至是扭曲大学生认知和价值取向。 为此, 我们课题组对这个现象进行了一次调查。 三、 大学生追星情况调查概况: 1、 调查内容: (1) 大学生喜爱明星类型 (2) 大学生迷恋明星程度 (3) 大学生追星路径 (4) 大学生追星利与弊 (5) 大学生追星原因与目 2、 调查目: . 偶像崇敬是大学生精神生活重 要内容
3、认真研究目前大学生中偶像崇敬,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含相关键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调查汇报意在了解目前在校大学生偶像 崇敬现象,深入了解大学生精神文化方面关注主流,最终针对追星文化相关问题提出合理对策以引导正确追星文化价值观念。 3、 目标群体: 在校大学生 4、 研究步骤及人员分工: 人员安排: 何金马强(调查问卷及PPT制作) 党璞 李伟 (数据分析及调查汇报) 步骤: ①. 准备阶段: 方案制订调查问卷制订 ②. 实施阶段: 问卷调查分发填写、 上网查找追星资
4、料 ③. 总结阶段: 整理资料并分析攥写调查汇报 调查人员: 何金 党璞 马强 李伟 5、 调查方法: 采取定量分析研究方法, 汇报数据搜集和分析关键采取了经过问卷星网站进行在线调查。 6、 调查时间: 11月18日—12月01日 7、 样本数量: 共有68位用户参与此次调查, 共收到各产品有效问卷68份。 四、 调查问卷分析: 依据调查样本统计, 在调查中女生占55.88%, 男生占44.12%,。受调查学生中, 86.76%人有崇敬明星, 半数以上人崇敬娱乐明星, 其次崇敬体育明星人较多, 而崇敬学术明星、 商业名流人较少。令人欣慰是, 大部分人对明星崇敬
5、保持在一个理性程度上, 盲目追星人较少。但作为家长, 对学生们追星行为持反对态度, 一多半家长反对学生追星, 只有少部分家长支持学生追星。当今社会, 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 同学们了解偶像渠道大多数也是经过互联网, 77.94%学生经过互联网追星。经过调查, 大多数同学认为追星能够愉悦身心, 学习明星优良品质, 从而树立自己奋斗目标; 但同学们也认为浪费时间和金钱, 甚至迷失自我, 所以大多数人认为要理性地追星。 同时, 经过调查我们还发觉同学们身边极少存在有正面引导合理化追星组织和团体, 所以, 也有同学期望学校能够组织有意义活动和社团引导大家正确追星。 五、 调查结论总述
6、 追星是广大青少年心理需求和情感宣泄需要。青少年时期, 是生理和心理关键转型时期, 性发育正走向成熟, 但性意识仍是朦朦胧胧, 对异性产生好感, 心中或多或少都有异性影子。在年轻人眼里, 明星是愉快使者, 是美化身, 是最有成就典范。她们都向往梦幻般青春, 生活在自己虚拟世界中, 幻想着自己成为了明星, 成为顶尖人物, 并以此成为生活中目标。 另外, 在充满竞争社会里, 学生学习负担很重, 升学压力, 学生相互竞争压力。课后家长安排多种教导等, 压得很多学生喘不过气来。当明星以光彩夺目形象展现于大众, 进入她们生活后, 她们就会情不自禁去崇敬, 与明星一起疯狂, 一起宣泄,
7、以满足心理需求。 追星热还是社会诱导结果。有商家和“星”们经纪人利用多种手段, 对“星”们大肆包装, 以追求最大利益。这些“星”高高在上被推了出来, 满足了青少年心理需求。有孩子经受不住诱惑, 出现了种种偏差。 青春期偶像崇敬心理与自居作用。在青少年时期, 伴随生剪发育日渐成熟, 个体心理和社会性开始趋于成熟, 但又处于还未完全成熟人生发展阶段。强烈偶像崇敬心理是这一时期大家突出特征。偶像崇敬是经过心理上自居作用来达成, 那些被崇敬明星, 往往被青少年看成她们人生发展标兵、 参考系以及心灵一个寄托。现代流行文化明星们所表现特征——靓丽外表、 潇洒风度、 事业成功、 社会著名度
8、 丰厚收入、 优越生活条件等等, 都会强烈地吸引着青春期青少年, 明星作品如歌曲等, 能够不一样程度地对青少年起到特有共鸣、 宽慰、 激励、 引导、 娱乐乃至宣泄作用, 从而形成“爱屋及乌”效应。 崇敬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在追星关系中, 这种单方面付出能够令人感到心情舒畅, 情绪平和, 有益健康。不过继续一边倒单方面付出很有可能造成追星者变得病态。 经过调查我们发觉, 大多数学生都能树立正确定识价值观, 能够正确地看待偶像形象, 所以, 偶像在绝大多数同学生活中都起到了正面引导作用, 她们能够从偶像事迹中得到激励和慰藉。 我认为, 追星不仅仅是去仰视明
9、星与偶像刺眼之处, 而是应该以她们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然后朝一个目标不懈地努力。 在这个物欲横流时代, 我们其实都还是有梦想, 我们梦想或多或少都能从偶像身上找得到。崇敬偶像, 不仅是找她合影留念, 为她呐威助阵那么简单, 而是要崇敬她向上拼搏精神面貌和她不畏艰苦恒心与毅力。 将这种力量转换成正能量, 激励本身前行! 六、 提议: 1、 社会对大学生价值导向要充足注意社会文化环境和大学生心理, 不要“一巴掌打死”, 要循序渐进。从现实和书本中加强对社会文化研究, 把握好学校和社会互动关系, 对多种文化判定优劣, 决定取舍。 2、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思维方法和生活方法
10、影响深远, 家长对于儿女追星行为不要“打压结合”, 应该相互了解, 相互沟通, 有问题立刻协商处理, 3、 “大学者, 大师之谓也, 非大楼之谓也。”大学校园文化要健康向上, 重文化、 学术气氛。老师不仅“解惑”, 也要“传道”, 对学生灌输优异思想品德。提升老师素质和管理水平, 对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有比较正确判定能力, 师生之间多做沟通。 4、 大众媒体站在时代潮头上去推出名副其实各界明星而不只是娱乐明星, 遏制媒介商品化刻意制造刺激性节目势头, 在时髦, 早恋, 色情饰演着关键角色年代, 立刻进行疏导和控制, 以正确引导学生明星崇敬。大学生情绪和思想尚不够稳定, 轻易发生越轨行为, 媒体作用显得相当关键。 5、 很多大学生为了填补生活空虚和找到精神寄托, 或者完全是一个情感宣泄, 定力很差。大学生培养良好生活情趣, 扎实文化功底, 认真反省自己, 丰富课余生活, 客观审阅明星, 扬长避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