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需求分析作业 一、 名词解释 结构化分析方法 数据流图 数据字典 二、 填空 1、 需求分析是指开发人员经过细致 , 正确了解 , 将用户非形式化需求转化为 , 再把 转化为对应形式化功效规约过程。 2、 需求分析基础任务是正确定义 , 为了满足用户需要, 回复系统必需 问题。 3、 需求分析阶段需编写文档有 、 、 。 4、 数据流图基
2、础组成部分有 、 、 、 。 5、 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组成了系统 模型, 是需求规格说明书关键组成部分。 6、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 、 、 进行分析方法。 7、 数据字典有以下四类条目: 、 、 、 。 是组成组成数据流和数据存放最小元素。 8、 在结构化分析得需求描述中, 描述系统分解, 即描述系统由哪几部分
3、组成, 各部分有什么联络等等。 定义了数据流图中每一个图形元素。 9、 在数据流图中, 是数据在系统内传输路径, 所以由一组固定数据项组成。加工(又称为数据处理)是对数据流进行一些 。 三、 单项选择题 1、 需求分析阶段最关键技术文档之一是【 】。 A.项目开发计划 B.设计说明书 C.需求规格说明书 D.可行性分析汇报 2、 在需求分析之前有必需进行【 】。 A.程序设计 B.可行性分析 C.ER分析 D.3NF分析 3、
4、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建立原型关键目时【 】。 A.确定系统功效和性能要求 B.确定系统运行要求 C.确定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要 D.确定系统是否满足开发人员需要 4、 软件需求开发活动, 其关键任务是【 】。 A.给出软件处理方案 B.给出系统模块结构 C.定义模块算法 D.定义需求并建立系统模型 5、 需求分析阶段研究对象是【 】。 A.用户要求 B.分析员要求 C.系统要求 D.软硬件要求 6、 数据流图描述系统(
5、 )。 A.数据结构 B.控制步骤 C.基础加工 D.软件功效 7、 软件需求阶段要处理问题是【 】。 A.软件做什么 B.软件提供哪些信息 C.软件采取结构 D.软件怎样做 8、 数据字典不包含条目是【 】。 A.数据项 B.数据流 C.数据类型 D.数据加工 9、 需求分析【 】。 A.要回复“软件必需做什么?” B.能够概括为“了解, 分解, 表示”六个字。 C.要求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 D.上面都对。 10、 在
6、数据流图中, 有名字及方向成份是【 】。 A.数据流 B.信息流 C.控制流 D.信号流 11、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工作, 能够分成以下四个方面: 对问题识别、 分析与综合、 制订需求规格说明以及【 】。 A.总结 B.实践性汇报 C.需求分析评审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2、 结构化分析方法使用描述工具【 】定义了数据流图中每一个图形元素。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判定表 D.判定树 13、 需求规格说明书作用不应包含【 】。 A.软件设计依据 B.用户与开发人员对软件要做什么共同了解 C.软件验
7、收依据 D.软件可行性研究依据 14、 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 与数据流图配合使用是【 】。 A.网络图 B.实体联络图 C.数据字典 D.程序步骤图 15、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内容不应包含对【 】描述。 A.关键功效 B.算法具体过程 C.用户界面及运行环境 D.软件性能 16、 经过【 】分解完成数据流图细化。 A.结构分解 B.功效分解 C.数据分解 D.系统分解 17、 数据存放和数据流都是【 】, 仅仅所处状态不一样。 A.分析结果 B.事件 C.动作 D.
8、数据 18、 数据字典中, 通常不包含下列选项中【 】条目。 A.数据流 B.数据存放 C.加工 D.源点与终点 19、 SA方法用DFD描述【 】。 A.系统控制步骤 B.系统数据结构 C.系统基础加工 D.系统功效 20、 初步用户手册在【 】阶段编写。 A.可行性研究 B.需求分析 C.软件概要设计 D.软件具体设计 21、 SA方法分析步骤是首先调查了解目前系统工作步骤, 然后【 】。 A.取得目前系统物理模型, 抽象出目前系统逻辑模型, 建立目标系统逻辑模型。 B. 取得
9、目前系统物理模型, 抽象出目标系统逻辑模型, 建立目标系统物理模型。 C. 取得目前系统逻辑模型, 建立目前系统物理模型, 抽象出目标系统逻辑模型。 D. 取得目前系统逻辑模型, 建立目前系统物理模型, 建立目标系统物理模型。 22、 SA方法基础思想是【 】。 A.自底向上逐步抽象 B.自底向上逐步分解 C.自顶向下逐步分解 D.自顶向下逐步抽象 四、 解答题 1、 什么是需求分析?软件需求分析阶段任务是什么? 2、 为何要进行需求分析?通常对软件系统有哪些需求? 3、 数据字典作用是什么? 4、 什么是结构化分析方法?该方
10、法使用什么描述工具? 第四章 总体设计作业 一、 名词解释 软件概要设计 模块 模块化 信息隐蔽 耦合 内聚 模块独立性 结构化设计 变换流 事务流 二、 填空 1、 软件设计是把 转换成 过程, 包含 和 两个阶段 2、 软件设计阶段是把软件“ ”逻辑模型变换为“ ”物理模型。 3、 软件设计基础任务包含 、 、 和 等。 4、 数据库“概念设计”与“逻
11、辑设计”分别对应于软件生存周期中“ ”和“ ”阶段。 5、 概要设计阶段可能关键文档有 、 和 。 6、 抽象是认识复杂事务思维工具, 即抽象出事务 、 特征而暂不考虑它 。 7、 模块含有 、 、 和 等属性。 8、 软件结构设计是以 为基础, 即以需求分析结果为依据, 将系统深入划分成 , 并确定模块之
12、间 。 9、 软件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络亲密程度称为 。 10、 是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 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信息(过程或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其它模块来说, 是不能 。 11、 模块独立性要求每个模块只完成问题要求 子功效, 而且与其它模块联络 。 12、 结构图包含关键内容有 、 和 。 13、 衡量模块独立性两个定性度量指标是 和
13、 。将软件系统划分成模块时, 尽可能做到 内聚, 耦合, 提升模块独立性, 为设计高质量软件奠定基础。 14、 模块 指一个模块直接下属模块个数, 指一个模块直接上层模块个数。 15、 结构化设计简称 。数据流图通常可分为 型和 型两类。 16、 面向数据流设计是以需求分析阶段产生数据流图为基础, 根据一定步骤将数据流图映射成软件结构。所以又称 。 三、 单项选择 1、 软件设计通常分为总体设计和具体设计, 它们之间关系是【 】。 A.
14、全局和局部 B.抽象和具体 C.总体和层次 D.功效和结构 2、 属于软件设计基础原理是【 】。 A.数据流分析设计 B.变换流分析设计 C.事务流分析设计 D.模块化 3、 软件设计阶段通常又可分为【 】。 A.逻辑设计和功效设计 B.概要设计和具体设计 C.概念设计和物理设计 D.模型设计和程序设计 4、 结构图中, 不是其关键成份是【 】。 A.模块 B.模块间传输数据 C.模块内部数据 D.模块间控制关系 5、 好软件结构
15、应该是【 】。 A.高内聚、 高耦合 B.低耦合、 高内聚 C.高耦合、 低内聚 D.低耦合、 低内聚 6、 一组语句在程序中数次出现, 为了节省内存空间, 把这些语句放在一个模块中, 该模块内聚度是【 】。 A.一致性 B.瞬时性 C.偶然性 D.通信性 7、 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通常遵照标准是要使模块间耦合性尽可能【 】。 A.强 B.弱 C.较强 D.适中 8、 一个模块把数值作为参数传输给另一个模块, 这种耦合方法称为【 】。 A.公共耦
16、合 B.内容耦合 C.控制耦合 D.数据耦合 9、 最高程度也是最差耦合是【 】。 A.公共耦合 B.内容耦合 C.控制耦合 D.数据耦合 10、 内聚是对模块功效强度度量, 内聚性最强是【 】。 A.逻辑内聚 B.次序内聚 C.偶然内聚 D.功效内聚 11、 结构化设计又称为【 】。 A.概要设计 B.面向数据流设计 C.面向对象设计 D.具体设计 12、 在面向数据流软件设计方法中, 通常把数据流分为【 】。 A.变换
17、流和事务流 B.变换流和控制流 C.事务流和控制流 D.数据流和控制流 13、 【 】着重反应是模块间隶属关系, 即模块间调用关系和层次关系。 A.程序步骤图 B.数据流图 C.E-R图 D.软件结构图 14、 软件设计通常将用到图形工具, 下列【 】可用作设计图形工具。 ①结构图 ②实体联络图 ③IPO图 ④层次图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③和④ D.全部 15、 为了提升模块独立性, 模块内部最好是【 】。 A.逻辑内聚 B.时间内聚 C.功效内
18、聚 D.通信内聚 16、 程序结构中矩形表示【 】。 A.数据 B.加工 C.模块 D.存放 17、 结构化设计方法在软件开发中, 用于【 】。 A.测试用例设计 B.概要设计 C.程序设计 D.具体设计 18、 【 】是数听说明、 可实施语句等程序对象集合, 它是单独命名而且可经过名字访问。 A.模块化 B.抽象 C.精化 D.模块 19、 面向数据流设计方法把【 】映射成软件结构。 A.数据流 B.系统结构 C.控制结构 D.信息流 20、 设计软件结构通常不确定【 】。 A.模块功效 B.模块接口 C.模块内局部数据 D.模块间调用关系 四、 解答题 1、 概要设计基础任务是什么? 2、 模块设计标准是什么? 3、 软件设计基础原理包含那些内容? 4、 软件结构优化准则有那些? 5、 变换分析设计和事务分析设计有什么区分? 6、 衡量模块独立性两个标准是什么?它们各表示什么含义? 7、 什么是模块?模块有那些基础属性?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