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堂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课 题 名 称:新课堂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 课 题 主 持 人:聂子红 主持人所在单位:魏庄镇明德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各种极具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方法不断涌现,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地推动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亮点,还只是停留在点上,不符合课改精神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新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正是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提出的,并试图从有效教学的新理念出发,结合自己教
2、学实践,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构建一种有效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2、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纵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还依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弊端:①重“教”轻“学”;②重结果,轻过程;③重知识掌握,轻探究能力;④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面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校教师都迫切希望改变如今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综上所述,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能促使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揭示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
3、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提高课改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的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培养与发展;重点强调“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4、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与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的基础。孔企平教授在《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一书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效教学与学生参与的关系,从中指出了有效教学的特征、原则和研究的具体内容。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
5、崔允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中,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和教学三阶段的实施策略作了一定的阐述。此外,钟启泉教授在《教师之友》2002年11期中对有效教学的背景、核心思想和教学理念也作了简单的论述。以上这些国内专家学者的理论对本课题具有直接理论指导的意义。就国外研究来看,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还是当时“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我国学者张璐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1期中指出了国际有效教学的四条标准:教学对话、语言发展、挑战性的活动和学习背景化。从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中可以发现:两者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
6、学效益的提高,以及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但国外学者比较侧重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所做的研究理论普遍性很强,但缺少实践的针对性。而我国学者相对于课程改革以前来说,现在更加关注新课程观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如有效教学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教学与学生参与等。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缺乏学科针对性,未能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缺乏具体课程的实践应用性,尤其缺乏一线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所积累起来的具有切身体会的课堂教育教学经验。因此,基于国内外研究经验、理论积累以及我们教师自身的特点,本课题紧紧扣牢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师原有知识结构及个
7、人业务素质的基础上,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主阵地,以课例为载体,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实践研究和更新教育观念、深刻自我反思等方面的教师自身的行动研究,来探究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建立起新适应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策略。 四、课题研究方法 1、本课题以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个案研究法要求研究者主要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者某一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体系,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2、本
8、课题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辅 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 调查法主要调查本校在该课题研究之初,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五、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与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1)通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9、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通过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形成有效教学的策略,养成实践+反思的工作作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3)通过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形成全新的有效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并将成果推广运用,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的理论。改变教学方式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学习者个性特点、基础、学习目标的区别,还有各种学习内容,方法、要求的不同,也由于学校与教师的不同,所以现实生活中,
10、教师的教学策略应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有效数学教学活动应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它是建立于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过程。2、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以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核心,从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
11、上细化、深化研究。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专业成长,使有效教学成为教师鲜明的教学理念和自觉的教学实践,也以此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益。 重点是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来推动我校整个课堂教学改革。 七、课题研究内容 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研究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系统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其中,科学性对应的是与学生的发展规律相适应的问题,先进性对应的是创新和特色的问题,实践性对应的是结合本校师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学水平现状的问题。通过此课题研究实验使教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
12、作出决策。并在此基础上,指导我校数学教研工作,促进我校数学教学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层面向纵深发展,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结合我校实际初步探索: 1、“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基本观念、基本方法、基本模式。 2、实施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3、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评价体系。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人员保证:参与的教师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课堂教学的实施能力,有一定的教科研经和能力,我们还将发
13、动学校所有数学教师参与探索与实践。 2、领导保证:学校领导对教科研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指导课题研究,为研究取得成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资源保证: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为课题开展提供物质基础。有标准的微机房、实验室、图书室等。校领导为教师进行教科研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4.经费保证:学校确保该课题的研究经费。保证开题论证、过程研究、结题鉴定的各项费用及时到位。 九、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成果形式 1、开题起步阶段。(2012.11~2012.12)成立课题组,确定详细的开题报告及研究方案;分块
14、确定子课题,召集子课题研究成员,审批子课题研究方案。 2、初步研究阶段。(2013.1~2014.6)各子课题按既定方案开展研究;组织相关子课题的交流研讨活动;初步形成一些案例成果。 3、深化、总结阶段。(2014.7~2015.5)分块总结形成规律性的策略、方法,形成总结报告和相关论文,推出优秀课堂案例。 4.结题阶段。(2015.6~2015.10) 阶段性成果形式: (1)各研究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子课题撰写研究报告。 (2)、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十、最终成果形式 1、研究结题报告
15、 2、教学反思 3、课堂教学设计(含案例)、课件、录像课(即随堂听课、评课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何兰支等编.《有效数学 和谐课堂》(小学数学) [M]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8年5月版 2. 赵国防编.《有效数学 和谐课堂》(总论) [M]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8年5月版 3.文学荣编.《做智慧的老师》[M]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年7月版 4.詹明道编.《名师经典细节》(小学数学卷)[M]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年1月版 5.网上资料 6.《树立有效的理念》 四川教育 2002 (Z1) 7.《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策略》 韩立福著 2005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