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连续配筋的目的2 连续配筋的位置3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损坏模式和机理4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纵向配筋计算5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配筋提纲1 连续配筋的目的取消了接缝取消了接缝(美国美国19211921华盛顿特区哥伦比亚派克)华盛顿特区哥伦比亚派克)混凝土路面行车舒适性改善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可以减薄1015%状况状况第一条1921华盛顿特区哥伦比亚派克,超3.2万公里我国200多公里(广东、湖南、山西等地)2 连续配筋的布置纵向钢筋布置横向配筋布置2.1 纵向配筋布置 距面层顶面不应小于90mm,最大深度不应大于1/2面层厚度,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宜接近90mm;间距不大于250mm,不小于集料最大粒
2、径的2.5倍;2.2 横向配筋布置 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之下;横向钢筋间距宜为300600mm,直径大时取大值;横向钢筋宜斜向设置,其与纵向钢筋的夹角可取60。3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损坏模式和机理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损坏模式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损坏机理3.1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损坏模式冲断损坏冲断损坏3.2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损坏机理冲断机理冲断机理4 连续配筋混凝土纵向配筋设计n 横向裂缝间距横向裂缝间距n 裂缝缝隙宽度裂缝缝隙宽度n 钢筋容许拉应力钢筋容许拉应力n 冲断数冲断数4.1-1 横向裂缝间距横向裂缝平均间距按下式确定,应小于横向裂缝平均间距按下式确定,应小于1.8m。4.1-2
3、横向裂缝间距4.1-3 横向裂缝间距Ld横向裂缝平均间距(m);ft混凝土抗拉强度(MPa),可按表E.3.1选用;fc混凝土抗压强度(MPa),可按表E.3.1选用;钢筋埋置深度(m);hc混凝土面层厚度(m);c混凝土容重(MN/m3),一般可取为0.024MN/m3;混凝土面层与基层间的摩阻系数,可按表E.3.3选用;ds纵向钢筋直径(m);纵向钢筋配筋率,为钢筋横断面面积与混凝土横断面面积比值,以百分数计;0温度和湿度变形完全受约束时的翘曲应力,按式(D.0.1-2)计算;Ec混凝土弹性模量(MPa),可按表E.3.1选用;c混凝土泊松比,一般可取为0.150.18;td无约束时混凝土
4、面层顶面与底面间最大当量应变差,按式(D.0.1-3)计算;c混凝土线膨胀系数(1/),可按表E.3.2选用;4.1-4 横向裂缝间距Tg混凝土面层顶面与底面间的最大负温度梯度(/m),可参照该地区最大正温度梯度(查表3.0.10)的1/31/2取用;h混凝土面层厚度不等于0.22m时的温度梯度厚度修正系数,按式(D.0.1-4)计算;无约束条件下混凝土的最大干缩应变,可近似按式(D.0.1-5)计算;a1养生条件系数,水中或盖麻布养生时,a1=1.0,采用养生剂养生时,a1=1.2;w0混凝土单位用水量(N/m3);k1与气候区和最小空气湿度有关的系数,道路位于公路自然区划II、IV和V区,
5、k1=0.4;位于III、VI和VII区,k1=0.68;C翘曲应力系数,按附录B式(B.3.3-2)计算,采用t=1.29/r计算确定;r面层板的相对刚性半径(m);cg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最大粘结应力,可近似按式(D.0.1-6)计算;4.1-5 横向裂缝间距c1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粘结-滑移系数,按式(D.0.1-7)计算,由于式中含有未知量Ld,计算需采用迭代方式进行,先假设Ld=Lds,计算出c1和相应的Ld,如果|Ld-Lds|0.005,计算结束;否则,令Ld=Lds,重复计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t钢筋埋置深度处的混凝土最大总应变,按式(D.0.1-8)计算;T钢筋埋置深度处混凝土温度
6、与硬化时温度的最大温差(C),可近似取为路面施工月份日最高气温的月平均值与一年中最冷月份日最低气温的月平均值之差;sh无约束条件下钢筋埋置深度处混凝土干缩应变,可近似按式(D.0.1-9)计算;a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以百分数计)。4.2-1 横向裂缝宽度纵向钢筋埋置深度处的横向裂缝缝隙平均宽度纵向钢筋埋置深度处的横向裂缝缝隙平均宽度 按下式计算,应小于按下式计算,应小于0.5mm。bj 钢筋埋置深度处的横向裂缝缝隙平均宽度(mm);c2 与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粘结-滑移特性有关的系数。4.3 钢筋容许拉应力纵向钢筋应力按下式计算,纵向钢筋应力按下式计算,不应超过钢筋屈服强度。不应超过钢筋屈服强度
7、s裂缝处纵向钢筋应力(MPa);Es 钢筋弹性模量(MPa);s钢筋的线膨胀系数(1/C),通常s=910-6/C;u纵向配筋率u横向钢筋用量u纵向和横向钢筋类型u拉杆 5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配筋u纵向配筋率中等交通荷载等级宜为0.6%0.7%重交通荷载等级宜为0.7%0.8%特重交通荷载等级宜为0.8%0.9%极重交通荷载等级宜为0.9%1.0%冰冻地区路面的配筋率宜高于一般地区0.1%连续配筋混凝土用于复合式面层的下面层时,其纵向配筋率可降低0.1%5.1 纵向配筋率横向钢筋的用量按钢筋混凝土配筋公式计算确定,并应满足施工时固定和保持纵向钢筋位置的要求。5.2 横向钢筋用量As 每延米混凝土面层宽(或长)所需的钢筋面积(mm2);Ls 为无拉杆的纵缝或自由边之间的距离(m);h 面层厚度(mm);面层与基层之间的摩阻系数,按附录表E.3.3选用;fsy 钢筋的屈服强度(MPa),按附录表E.4选用。5.3 纵向、横向钢筋类型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均应采用: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均应采用:螺纹钢筋,直径宜为1220mm当钢筋可能受到较严重腐蚀时,宜在钢筋外涂环氧树脂等防腐材料5.4 纵缝拉杆设置相邻车道之间或车道与硬路肩之间的纵向接缝内相邻车道之间或车道与硬路肩之间的纵向接缝内必须设置拉杆该拉杆可用加长的横向钢筋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