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216.70KB ,
资源ID:9491422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94914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9-655-100;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动物实验方法学.doc)为本站上传会员【pc****0】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动物实验方法学.doc

1、动物实验方法学课件绪论动物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恰当地选用标准的符合实验要求的实验动物,在设计的条件下,进行各种科学实验、观察、记录动物的反应过程或反应结果,以探讨或检验生命科学中未知因素的专门活动。动物实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动物实验方法是进行动物实验时的各种实验手段、技术、方法和标准化操作程序。同时也探讨实验动物科学中的减少、替代、优化问题。一、 从生物医学的发展历程看动物实验的重要性动物实验是生物医学研究和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生物医学的每一次重大发展与进步,都与动物实验相关。动物实验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主要手段。许多医学新知识的获得、医疗新技术方法的应用都得益于动物实验。动物实验已

2、成为人类征服自然、保护自己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动物实验,人类在不断探索防御疾病的一切可能途径。通过一项项动物实验,一个个生物与人体秘密被揭开,一种种疾病的病因和转归被弄清,防治办法被找到。 实验动物功不可没 动物实验永载史册二、动物实验技术发展史动物实验技术发展的四个时期:1、活体解剖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3世纪 Aristotle Erasistratus Galen 2、停滞期:公元3世纪至16世纪初3、辉煌时期: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4、突飞猛进期:20世纪初至今三个里程碑近交系动物无菌动物转基因动物1980年度诺贝尔医学奖:组织相容性基因发现1984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单克隆抗体的发现1

3、996年度诺贝尔医学奖:T淋巴细胞识别入侵微生物的发现动物保护运动兴起1975年澳大利亚哲学家Peter singer 动物解放三、动物实验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动物实验研究的现状1、国外动物实验研究方面的现状2、我国动物实验研究方面的概况3、我国动物实验研究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 (1)研究人员缺乏必要的动物实验知识和训练 (2)用于实验的动物品种品系少 (3)用于实验的动物质量和笼器具质量有待提高 (4)动物使用率低 (5)动物实验技术人员缺乏(二)动物实验的发展趋势 1、使用动物数量不断下降 2、使用动物的质量不断提高 3、使用动物的种系不断增加 4、动物实验模型走向商品化 5、注重动物

4、福利:减少、替代和优化研究不断深化和发展(一)Replacement: 替代(三个系统) 1.、生命系统 2、非生命系统 3、电脑模拟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二)Reduction:减少 1、提高动物质量 2、改进统计学设计 3、使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 4、使用高质量动物(三)Refinement:优化 1、改良仪器设备 2、减少对动物的侵扰。 3、进一步控制疼痛4、改进保定动物技术 第一章 有关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品种品系介绍小鼠大鼠豚鼠兔犬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分类和培育一、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分类二、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分类第三节 实验动物主要脏器和腺体的位置与形态特征一、主要

5、脏器的位置与形态特征 1、肺: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是血液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的一般结构:浆膜,肺实质,肺间质 肺内导气部: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及终末支气管 肺的呼吸部: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大鼠:右肺分四叶,即尖叶、心叶、膈叶和副叶。左肺仅一叶,左右胸腔以纵隔膜分开。豚鼠:右肺比左肺大,由尖叶、心叶、副叶和膈叶组成。左肺分三叶:尖叶、心叶和膈叶。豚鼠肺部的淋巴组织丰富。兔:右肺比左肺大,分叶左三右四。右肺的副叶位于心脏的背侧,介于两肺叶之间 ,容积仅为全肺的5.81%。2、心脏:心脏的组织结构:心脏分左、右心室和左、右心房,心室和心房的壁都由三层膜组成。内层为心内膜,中层为心肌

6、膜,外层为心外膜。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房室束到室间隔两侧的左右分反和左右分反的终支。3、肝脏肝是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物为胆汁,经胆管送入十二指肠。肝既能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分解与吸收;同时又是机体内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的表面被覆一层浆膜;浆膜深部为富含弹性纤维的致密结缔组织层,共同形成肝脏的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进入肝实质,将其分成许多肝小叶。肝小叶间的结缔组织为小叶间结缔组织。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其主要结构有中央静脉、肝板、肝小管、窦状隙和窦周隙。肝脏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大鼠:肝脏分为四叶:左叶、右叶、中叶和尾叶。肝再生能力强,切除6070%后可再生。大

7、鼠无胆囊,来自各肝叶的肝管口汇成总管,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肝总管再流入胆总管,然后进入十二指肠。豚鼠:肝脏被深裂缝分成四个主要肝叶和四个小肝叶及两个深裂,包括方叶、左叶、右叶和后叶。胆囊位于肝左叶和肝右叶中间、肝方叶的胆囊窝中。胆总管向十二指肠走行,在距幽门5mm处进入十二指肠。4、胃肠胃:哺乳动物的胃可分为单室胃和多室胃两大类。单室胃的胃壁可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腺部黏膜表面可见许多明显皱襞,纵横交叉。黏膜有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反刍动物的胃为多室胃。多室胃分为没有腺体的前胃及有腺体的真胃(皱胃),胃壁也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肠:分类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8、大肠(结肠、直肠)、盲肠豚鼠的盲肠特别膨大,长度约为1517cm,约占腹腔的1/3。家兔回肠和盲肠相连处有一膨大的圆囊,称圆小囊(淋巴球囊),是兔特有的。盲肠发达。5、胰腺 胰是动物体内较大的腺体,呈不规则三角型。表面被以少量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结缔组织伸入实质,将其分为许多叶和小叶。胰腺有内分泌部(胰岛)和外分泌部(腺泡和导管)。6、 脾豚鼠:胰头的大胰腺管是各叶的小管汇合管,开口于十二指肠升部,距胆总管开口7mm。兔:胰导管是一条薄壁的小导管,从胰腺右叶发出并立即进入十二指肠后段三分之一处。犬:胰腺一般有两个胰腺管。小胰管开口于胆总管开口的近旁,或与之合成一个开口。大胰管开口于胆总管开

9、口后方约35mm。7、肾脏肾脏是主要渗透调节和排泄器官。通过泌尿排出代谢产物并维持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还有分泌肾素、前列腺素等内分泌功能。肾的外层为皮质(肾小球、肾小管),内部为髓质(收集管)。8、 生殖器官二、主要腺体的位置与形态特征动物体内具有两种分泌功能的腺体,一种腺体的分泌物经导管排出,如汗腺、副性腺、消化腺等。这类腺体因具有导管,称为外分泌腺(或称有管腺)。另一类腺体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流入血液而分布至全身,这种腺体称为内分泌腺(也称无管腺)。动物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胰岛、肾上腺和性腺。外分泌腺1、副性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

10、腺、凝固腺、包皮腺、阴蒂腺等。凝固腺为雄性大鼠、小鼠、豚鼠所特有。附着于精囊腺内侧,呈半月形,是一种半透明的器官,其分泌物起着凝固精囊腺分泌物的作用,交配后形成阴道栓。前列腺为犬的唯一副性腺。2、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3、乳腺:小鼠有5对,雌性豚鼠只有1对。内分泌腺1、脑垂体:垂体是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以漏斗与下丘脑相连。垂体分泌多种激素,调节机体的功能。大鼠脑垂体位于间脑腹面,视交叉后方,借垂体柄与丘脑下部相连。由于它是嵌在颅底基蝶骨的垂体窝内,在剥脑时很容易被剥掉,常用于做脑垂体摘除手术。2、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大鼠:沿颈部中线分开颈部肌肉,在喉头的后方、气管前端甲状软骨的两侧,可看

11、到1对长椭圆形的甲状腺,呈深红褐色。左右两端的甲状腺由横越气管腹面的峡部相联。紧贴每叶甲状腺前外侧面、呈微白色的小腺体为甲状旁腺。小鼠: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外侧附近,呈圆形或椭圆形,很大。豚鼠:甲状腺扁平,卵圆形,暗红色,被菲薄的纤维囊紧密地附着于第47气管环上,紧靠腮腺的外侧缘,大部分缺峡部。甲状旁腺较小,常位于甲状腺动脉后侧附近,有的远离甲状腺动脉,而在甲状腺侧叶的中部和外侧部。一般每侧各有两个甲状旁腺。兔:兔的甲状旁腺的位置分布有较大差异。3、 肾上腺大鼠:肾上腺呈豆状,质地结实,位于肾脏的前方内侧,和腰下肌的腹面相接。4、胸腺:胸腺既是机体的免疫器官,同时又具有内分泌功能。大鼠:大鼠的胸

12、腺由两叶组成,似三角形。大部分位于胸腔前纵隔,顶端近喉部,基底部附着到心包腹面的上方。新鲜的胸腺淡红色,表面不光滑,呈不规则的分叶状。大小与结构随年龄而变化。4060日龄最大,以后停止生长,并逐渐退化。免:兔的胸腺是一个轻而薄的腺体,呈浅粉红色,位于胸廓内部,胸骨的内壁上,处在纵隔前部,相当于13肋软骨处。幼兔明显,成年兔易误认为脂肪。豚鼠:胸腺全在颈部,位于下颌骨角到胸腔入口的中间。由两个光亮的浅黄色、细长成椭圆形、充分分叶的腺体组成。随年龄增长而逐步退化和脂肪化。三、特殊解剖构造 1、雄性犬具有阴茎骨,位于骨盆的腹则,阴茎的前部。 2、地鼠口腔内两侧各有一个颊囊,从左右两侧的口腔粘膜一直延

13、伸到耳后颈部肩胛部的后方,由一层薄而透明的肌膜构成,容量可达10cm。颊囊缺少腺体和完整的淋巴通路。 3、长爪沙鼠: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剖特征是脑底动脉环后交通支缺损,没有联系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底动脉系统的后交通动脉,不能构成完整的Willis动脉环。腹部有一个卵圆形、棕褐色的无毛区域称腹标记线或腹标记垫。第四节 常用生物学特性参数不同动物的日消耗饲料量、需水量和排尿量动物日消耗饲料量(g)日需水量(ml)日排尿量( ml)小鼠363713大鼠102020451015豚鼠20351215/100g体重1575兔7510080100/kg体重5090/kg体重犬25012002535/kg体重6540

14、0常见实验动物一般生理指标动物体温呼吸(次/分)心率(次/分)小鼠37.039.084230324800大鼠38.539.566114261600豚鼠37.839.5110150260400兔38.539.53860123304犬38.539.51428100130第二章 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因素及其控制第一节 动物实验中个体反应差异产生的原因一、 机体反应受遗传和环境等复杂因素影响 基因型 发育环境 表现型 周围环境 演出型 影响动物性状的遗传和环境之间的关系2、动物实验公式R=(A+B+C) D+E 式中:R实验动物的总反应 A动物种的共同反应 B品种及品系特有的反应 C个体反应(个体差异)

15、 D环境影响 E实验误差第二节 影响动物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影响动物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即人为因素,与实验者操作熟练程度、责任心和判断力等有关。客观因素:动物及饲养环境、实验环境、仪器设备、药品试剂等。一、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影响动物进化、生态反应和生长的所有外界条件总和。气候因素:温度、湿度、气流、风速等理化因素:氧、二氧化碳、粉尘、臭味、噪音、照度、杀虫剂、消毒剂、有害化学物质等居住因素:房屋、饲养笼具、垫料、给食器、供水器等营养因素:饲料、水、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生物因素 同种生物因素:饲养密度、社会地位、势力范围等。 异种生物因素:

16、微生物、人、其他动物。二、动物因素种属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同一刺激反应不同品系同一种属的不同品系对同一刺激反应不同性别年龄疾病因素第三节 动物实验结果影响因素的控制要获得准确可靠、重复性强的动物实验结果,就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人为控制,使各种非实验因素降低到最小程度,使动物试验结果最大限度地反映出试验因素的反应。从控制动物本身和环境条件而言,主要从遗传、疾病和环境三方面进行。一、遗传控制二、疾病控制三、环境控制动物实验的环境条件与实验动物饲养的环境条件保持一致。技术因素为确保动物实验的成功,除去动物因素及环境因素外,实验者 选择的实验动物、实验时机、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等均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

17、性和可靠性。1、 动物选择 2、实验季节3、昼夜过程 4、麻醉深度5、手术技巧 6、实验用药7、实验对照 8、实验准备和重复思考题: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你如何准备?第三章 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选择首先应从生物医学研究的目的和实验要求来选择实验动物,进而考虑实验动物是否容易获得、是否经济、是否容易饲养。一切实验动物应具有个体间的均一性,遗传的稳定性和容易获得三个基本要求。充分查阅与实验相关的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两方面的文献,积极与实验动物科学工作者进行实验相关内容的交流必要的动物预试验有助于选择与课题相适应的实验动物动物预试验的作用: 1、初步观察动物是否适宜于

18、本项目的研究; 2、熟悉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管理; 3、检查与动物实验配套的实验条件、方法是否初步到位。第一节 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一、相似性原则尽量选择研究对象的功能、代谢、结构及疾病性质与人类相似的动物。 1、组织结构方面 2、系统机能方面 3、生理特性方面 4、繁殖特性方面 5、体液成分方面 6、解剖特性方面 7、疾病特点方面群体分布的相似性以群体为对象的研究课题,要考虑到选择与人群基因型及表现型分布类型相似的动物类别。操作实感的相似性二、 特殊性原则选用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为实验所要观察的器官或组织等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前面已

19、介绍了各种常用实验动物的解剖生理特点,熟悉这些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选择实验动物能简化操作,使实验易于成功。三、根据实验动物不同品种、品系的特点选择动物 不同种系实验动物对同一因素的反应有其共同的一面,但有的也会出现特殊反应。不同药物或化合物,在不同种系动物上引起的反应是存在很大差异。同种但不同品系的动物,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差异很大。 四、标准化原则根据对实验质量的要求选择标准化的实验动物 。动物实验中选择和使用与研究内容相匹配的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标准化动物:是指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模型性状显著且稳定的动物。在精确试验中,鉴于动物体内外的微生物和寄生虫会干扰试验

20、的结果,最好选择无菌动物或悉生动物,至少也应使用SPF级动物。五、规格化原则 选择与实验要求一致的动物规格。1、年龄与体重:动物实验时要注意“天文学时间”和“生物学时间”的区别。不同种属实验动物的寿命与人类具有很大差异。实验动物年龄与体重一般呈正相关性,可按体重推算年龄。 一般来说,实验动物年龄、体重应尽可能一致,相差不得超过10%。2、动物性别:不同性别的动物对同一药物的敏感程度是有差异的,如实验无特殊要求应选择雌雄各半做实验,以避免因性别差异所造成的结果误差。3、生理状态与健康状况特殊的生理状态下,如发情、妊娠及哺乳期,机体对实验的反应性发生改变。4、实验条件六、经济性原则容易获得、价格便

21、宜和饲养经济七、动物实验结果的外推医学研究中,动物模型、动物实验都是为人服务的,一切动物模型和动物实验结果都要外推到人身上去,这就是动物实验结果的外推,因为动物与人到底不是同一种生物,在动物身上无效的药物不等于临床无效,而在动物身上有效的药物也不等于临床有效。加之不同动物有不同的功能和代谢特点,所以,肯定一个实验结果最好采用两种以上动物进行比较观察。所选的动物一类为啮齿类,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常用序列是:小鼠、大鼠、狗、猴或小型猪。八、实验动物的选择应用应注意有关国际规范GLPSOP“3R”第二节 常见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一、肿瘤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肿瘤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作用实验动物

22、的肿瘤学特点 不同种属动物 不同类型的实验动物 :近交系动物的自发瘤的发生率高低不等,有一些高癌系小鼠,只要活到一定的时间,无需任何外加的处理,几乎可以100%地自然发生白血病、肺癌或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从而证明癌症是可以遗传的。实验肿瘤学研究中使用得最多的是近交系小鼠和大鼠GF大鼠和小鼠所发生的恶性肿瘤几乎全部发生在内分泌系统或受激素作用的组织中。无菌动物几乎不发生内分泌系统和造血系统以外的肿瘤。祼鼠是一种独特的纯系动物,其特征为:全身无毛,先天性无胸腺,T淋巴细胞缺失,细胞免疫机能缺陷,对异体移植物几乎无免疫排斥反应,可接受异系、异种肿瘤移植等。所以它是实验肿瘤学研究中极有价值的实验材料。

23、抗肿瘤研究中动物肿瘤模型的选择 自发性肿瘤模型、诱发性肿瘤模型移植性肿瘤模型、人体肿瘤异种移植动物模型二、药理学研究中的选择 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进行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新药在动物体内动态变化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所以,选择动物时,必须选用成年健康的动物,常用的有大鼠、小鼠、兔、豚鼠、犬等。作药物动力学参数测定时,最好使用犬、猴等大动物一般药理研究 常选用的动物包括小鼠、大鼠、狗、猫等,性别不限,但观察循环和呼吸系统时一般不宜用小鼠和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研究 促智药研究一般使用健康成年的小鼠和大鼠。除非特定需要,一般不选用幼鼠或老年鼠。镇静催眠药研究

24、一般选用健康成年小鼠,便于分组实验。抗痛药研究一般选用健康成年小鼠或大鼠,且以雄性为宜。 解热药研究首选家兔,因为家兔对热原质极敏感。对神经节传导阻滞影响的药物研究时,首选动物是猫。作用于心血管药物的研究抗心肌缺血药物研究可选用犬、猫、家兔、大鼠和小鼠。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可用豚鼠,因小鼠不便操作不宜选用。调血脂药物研究一般选用大鼠、家兔,尤其是遗传性高脂血症WHHL兔是良好的模型动物。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研究 |镇咳药筛选的首选动物是豚鼠 。猫在生理条件下很少咳嗽,但受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易诱发咳嗽,故可选用猫用于刺激喉上神经诱发咳嗽。兔对化学刺激或电刺激不敏感,刺激后发生喷嚏的机会较咳嗽为多

25、 。支气管扩张药物研究最常用的动物是豚鼠,因其气管平滑肌对致痉剂和药物的反应最敏感。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研究胃肠解痉药物研究可用大鼠、豚鼠、家兔、犬等,雌雄均可。催吐或止吐药一般选用犬、猫、鸽等,而不选用家兔、豚鼠、大鼠,因为这些动物无呕吐反射。 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研究利尿药物或抗利尿药物的研究一般以雄性大鼠或犬为佳。三、 药物安全性评价试验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药物安全性评价试验包括急性毒性、长期毒性、生殖毒性、致突变、致癌、刺激过敏等。不同的试验要用不同的实验动物,试验要求也不完全一致。 急性毒性试验 药物的LD50,常用小鼠和大鼠,而且最常用的是封闭群的动物,如ICR、KM小鼠,SD或W

26、istar大鼠。长期毒性试验 长期毒性试验持续时间一般较长,而且实验动物的高、中剂量组是给予中毒剂量的药物,如要获得真正的药物毒性作用结果,就必须保证动物的质量和适宜的环境。 需要两种以上的动物,才能比较正确地预示受试药物在临床上的毒性反应,常用的一种是啮齿类的大鼠,另一种是狗、猴或小型猪。生殖毒性试验 一般生殖毒性试验,目的是判断雄性、雌性动物连续用药后,一般生殖行为和生育力的变化。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 判断雌性动物在胚胎器官形成前、后所给的药物对胚胎的毒性和致畸性 。围产期毒性试验 目的是判断雌性动物在产前(妊娠后期)及产后(至哺乳结束)给药对仔代的影响。致突变及致癌试验 致癌试验须长达23

27、年。如果没有严格的SPF条件,很难想象这样的实验能进行到底,因为不是在这样条件下饲养大、小鼠,它们的生命期尚不及致癌试验所要求的周期。四、心血管系统疾病研究中的选择五、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研究中的选择六、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选择七、泌尿和生殖系统疾病研究中的选择八、抗炎与免疫试验研究中的选择九、微循环试验研究中的选择十、其他研究中的选择第四章 动物实验观察室条件要求及实验者的自身保护措施第一节 动物实验观察室条件与管理要求一、动物实验观察室环境设施设备条件与要求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环境设施主要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外环境主要是指实验动物饲育和实验场所外的周围环境,内环境主要是指实验动物饲育和实验场所

28、内的环境。内外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动物实验设施的建设,必需满足环境控制要求,这就要求相关设施必须经过验收,试运转期间未出偏差,交付使用时已具备了环境控制达标的能力。(一)、环境设施的一般要求设施应选建在远离疫区和公害污染的地区,有便利和充足的后勤供应(水、电、给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等)。 设施建设应坚固、耐用、经济,有防虫、鼠等野生动物的能力,施工和建筑材料要严格符合设计要求,最好预留可扩大的余地。 设施最好为独立结构,具有各种完整的相应职能区域,做到区域隔离以便满足对各种不同动物品种、品系饲养和保证动物质量的需要。必要的保证满足设施功能、环境和微生物控制的设备和措施。 保证

29、动物健康,人员安全,并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适当的防灾和安全(应急发电、防火、防生物污染等突发事故)应对措施,保证设施正常运转。实验动物设施的总体设计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对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城市规划、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卫生防疫、建筑要求等方面按着现有法规进行切合实际的设计。(二)、环境设施的分类 按功能分为:生产型设施:繁育生产设施使用型设施:动物实验设施感染性动物实验设施通常的防护主要靠物理学隔离原理,采用负压通风达到防止有害气溶胶扩散的目的。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类 :普通环境、屏障环境、隔离环境二、 动物实验观察日常管理要求(一)、手术后动物日常管理要求1、一般护理 动物的麻醉

30、期尚未过时,要注意动物的保暖,术后护理观察室温度与手术室均要恒温和达标,两室的温差不超过3。将未苏醒动物置于干燥而清洁的铺垫物上,被毛如剃去面积较大,要覆盖干燥消过毒的手术巾。注意摆正动物头颈部位置以保持呼吸畅通,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以防误人气管。要经常定期地观察记录动物的呼吸、脉搏、体温的变化,并做好护理记录。 2 创口处理 手术创口一般用纱布或绷带固定在皮肤上,纱布或绷带的内面可涂布软膏,有助于防止细菌感染。有引流管套管或瘘管要定时清洁。一般术后78天拆线,有感染可提前清创,更换纱布和绷带,并详细记录。3饮食及输液 术后动物未完全清醒时不给任何饮食,清醒后可以先喂水,然后给予食物。若消

31、化道手术,要禁食3天并补液。在恢复期内要饲喂高蛋白、高能量饲料。若术中出血较多,术后较虚弱的动物也必须给予补液。但对于个体较小的大鼠、小鼠的脱水,当动物静脉补液难以进行时,也可采用腹腔补液。4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控制动物饲养观察室的环境条件,加强消毒防疫。要仔细观察实验动物术后有无并发症的异常表现,进行记录。清洁级以上动物的实验原则上不允许使用其他药物,以防影响实验结果。非屏障系统的实验动物术后要加强卫生防疫,尽量不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或治疗,如果使用了药物应详细记录。清洁级以上动物在实验后如发现发烧、腹泻、呕吐或死亡等非正常表现时,应立即请兽医检查诊断,找出原因,处理病

32、死动物,彻底消毒环境并重新进行该项实验。 5 特殊处理 有些实验需在术后做一些特殊处理,可根据研究设计方案进行。如果器官移植实验,受体动物术后要使用必要的免疫抑制剂,或在膀胱结石生成实验研究中动物在术后饮水中要加1乙二醇才能在膀胱的异物上形成草酸结石等。6 在大动物术后护理中继续强化驯服 术后动物处于虚弱状态,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容易与动物建立较为亲近的关系,借此可以强化驯服,以使动物康复后能配合实验研究,减少动物的应激反应,同时也有利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 7、 做好记录 动物护理记录是实验研究的原始文字材料的组成部分,和X线照片、病理切片、各种实验描记图与录像等共同构成完整的实验记录,最后集中

33、归为实验档案。 (二)、长期试验中动物的日常管理1、保证观察室环境指标符合要求并保持恒定。2、严格执行各项饲养管理操作规程。3、认真做好观察记录。三、屏障环境内动物实验观察与操作规范通过淋浴,穿着无菌服和风淋等措施,防止人员进入屏障设施造成污染。通过一系列无菌操作将动物传进和传出屏障设施,使动物和屏障设施在操作过程中不受污染。凡能够高压灭菌的物品,一律由双扉高压灭菌锅灭菌后传入。如笼架(组装件)、鼠盒(可带垫料)、工作服等。不耐热的物品可由灭菌渡槽或传递窗传入,如经辐照灭菌后的饲料、塑料微型喷雾器等。走廊、缓冲间、浴室、传递窗等区域,通常采用紫外线照射和熏蒸消毒。动物饮用水一般采用过滤除菌或高

34、压灭菌。四、动物手术室设施及管理要求(一)、动物手术设施要求1、结构:独立区域,大动物无菌手术室和小动物急性手术室分开。无菌手术室的基本要求与临床手术室相同。手术室要有一定的面积,并设有功能分区:更衣室、洗手间、消毒间、器械室、手术室等。2、内部:易清洁,便洗刷。保持温湿度恒定和空气洁净。3、仪器设备:无影灯、动物手术台、麻醉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二)、动物手术室的管理要求1、专人负责日常管理、手术登记、配合手术。2、各类器械、物品应定期维护、保养,药品、易耗材料及时添加补充。第二节 实验者的自我保护实验动物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存在感染、繁殖病原体的可能以及向环境扩散的危险,造成周围人及

35、动物感染发病,即生物危害从事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工作的人员可能遇到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动物屋内的过敏原;2、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3、动物实验时相关的危害;4、人兽共患病。 一、动物室内的过敏原及其防护 (一)动物室内过敏原造成的危害 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犬等动物的毛、皮屑、血清、尿液等对某些敏感的人具有抗原性,可通过呼吸道、皮肤、眼、鼻粘膜或消化道等途径引起人的严重变态反应,出现不适感,甚至发生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皮肤炎等,并可造成反复发作 (二)动物室内常见过敏原及特性(三)对过敏原的防护措施硬件设施:保证环境设施符合国家标准,特别是动物房内的换气次数应保持在10次/时以上,

36、温湿度维持在适当水平,有条件的饲养室可以对饲养盒加盖过滤帽。产生高浓度气溶胶的工作,应在1、2级生物用工者感染动物用安全操作超净台内进行。日常工作:实验动物饲养人员及动物实验人员应充分了解动物房内过敏原的情况,充分做好个人防护,尽可能减少在过敏原中的暴露。具体做法是:进入动物室内应穿长袖工作服或防护衣,戴口罩、手套;勤洗手,离开工作区时洗脸及颈部;在工作过程中尽可能避免碰触脸、拨发、抓痒等;保持动物房及笼器具的清洁等。过敏状况评估:定期对实验动物工作人员进行身体过敏状况的评估。二、物理性、化学性危害及其防护 (一)物理性危害1动物咬伤、抓伤、踢伤2尖锐物品损伤常见的尖锐物品主要有针头、刀、剪、

37、锯、破碎的安賠瓶等。3、放射性物质 动物试验中因为使用仪器所产生、中子或X-光等放射线(radiation)照射动物,因而可使动物实验人员及饲养管理人员,暴露于上述放射线之中。另外,放射性同位素动物实验亦是放射线来源之一。4、易燃物品及高压气瓶等(二)物理性伤害的防护1及时处置 2掌握正确抓取方法3正确固定和麻醉4实验操作规范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但要仔细操作,还要密切注意动物的动态,严格操作规范。所用的注射器、针头、手术器械要放在离动物稍远的地方,以免动物挣扎时误伤动物或操作人员的身体,不再使用的器具及时清理出去。操作人员受伤后,应用75酒精或3碘酒作清理、消毒处理,根据情况不同及时诊治。5

38、遵守操作规程 对放射性物质、易燃易爆物、高压气瓶等的使用,应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按标准操作程序来进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6注意用电安全(三)化学性危害1麻醉剂与安乐死药剂 某些注射性麻醉剂长期与机体皮肤接触可产生损害作用。吸入性麻醉剂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多种环节进入到空气中。2消毒剂、杀虫剂、清洁剂 常用各类化学消毒剂、杀虫剂、清洁剂等,如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碘伏及除虫菊酯、灭害灵等,多具有挥发性,对人的皮肤、神经系统、呼吸系统都有损害,如表现为急性眼结膜、上呼吸道炎症、喉头水肿和痉挛、化学性气管炎或肺炎、皮肤损害等。3实验用药品、试剂等 由于实验需要,动物实验中常使用各类药品、试剂。

39、很多药物可用来制作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如利用致癌物制造肿瘤动物模型等。常用的一些化学试剂,是强酸、强碱或具有强腐蚀性的。这些药品、试剂同时也可对实验人员构成危害。(四)化学性危害的防护1做好环境控制 应定期对实验室环境进行监测。加强动物室内的通风换气,降低各种吸入性麻醉药和化学消毒剂的残余量, 减少对机体的危害。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安装废气排放系统。尽可能采用物理消毒方法,减少消毒剂的使用。动物实验室应安装紧急冲洗设备。2加强日常管理 制定并不断完善的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度。危险品有明确的标识,并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实验场所及时清洁、整理,防止二次污染。对所有进室人员进行安全卫生教育。3完善个人防

40、护 除了工作服、实验服、防护服外,还应配备面罩或护目镜、口罩或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设备。4定期健康检查 每半年或一年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全面了解健康状况。三、动物实验中的生物危害及防护 (一)动物感染实验中的病原体危险度分类实验动物感染实验中根据病原体的危险程度分为四级,即一、二、三、四级。一级安全度是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危险的病原体,人的实验室感染及实验室内的感染可能性基本不存在;二级安全度指能够防止实验室感染,假如感染,发病的可能性也非常小;三级安全是一旦发病就有可能成为严重病症,但也有有效的预防方法和治疗方法;四级安全度是一旦感染就有可能成为重症,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危险度分类是基于

41、对人的危险性而提出来的。 (二)防护措施 1.加强实验动物的管理 2. 使用标准化的环境设施 3规范操作,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四、人兽共患病及防护(一)常见人兽共患病许多动物可携带感染人的病原体,根据病原的不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的危害。 (二)对人兽共患病的防护措施1完善实验动物环境设施 动物设施要有合理的功能区域,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行走路线不相互交叉。整个设施要有良好的空调通风系统,并运行良好。设施应配备符合标准的消毒灭菌设备。2加强人员管理严格控制各类人员的进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动物实验室。工作及实验人员应按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每次接触动物或培养物以及离开饲养观察前,必须彻底洗手。工作过程中

42、必须戴上手套、口罩,禁止用手触摸面部、鼻、眼、口部,禁止在饲养观察室内进食、饮水、吸烟或存放食物。工作期间应穿着饲养观察室内的外套或制服、鞋子、帽子。离开工作室时必须脱下防护服,定时消毒清洗。3严格实验动物的选择尽量选择无特定病原体(SPF)动物进行试验,杜绝因实验动物自身携带病原体而使实验人员感染。4搞好实验环境5及时治疗疾病思考题:在做动物实验的过程中会有危险吗?如何才能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第五章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方法第一节 动物实验前的准备一、动物实验前的理论准备1、了解实验动物方面的基础知识动物实验人员应掌握实验动物科学基本知识。 必须了解国家、省、市及所在单位实验动物机构有关实验动

43、物和动物实验的管理法规和制度,并能够切实遵照执行。 参与动物实验的人员都必须通过所在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组织的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考试,并取得科技主管部门统一颁发的上岗资格证书 。2、正确选题立项和设定假设选题的一般原则: 科学性。即选题应具有明确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符合科学性的原则。应当在理论学习、技能掌握、文献检索、研究积累的基础上提出假说,设计新的实验。创新性。创新性是科学的灵魂,选题能够探索生命科学中的未知事物或未知过程,或能揭示已知事物中的未知规律,或提出新见解、新技术、新方法。可行性。指选题应切合研究者的学术水平、技术水平,具备开展实验的条件,能够顺利得以实施。伦理原则。实验动物同

44、样是生命体,同样需要考虑伦理问题。动物实验设计应按照“R”原则进行评估和设计。在满足研究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用实验动物,或寻找替代方法;实验应当在动物没有痛苦的条件下进行,需要手术或其他损伤性实验时,应当给动物麻醉或镇静。实验后的动物应给予很好的护理。 设定假说假说是预先假定的答案或解释,即实验的预期结果。假说是实验研究设计的前提。如果没有假说,实验和观察就会失去目标。假说关系着实验研究的目的性、计划性和预见性。假说必须根据实验情况及时加以修正。3、 实验研究计划和方案的制定是指对动物实验研究中涉及的各项基本问题的合理安排。尽可能做到周密合理、切实可行。4、实验方法的选定要求:可靠性、优越性、创造性二、动物实验前的条件准备:内容:实验仪器、药品、试剂、实验动物等。要求:实验手段和实验方法标准化。1、实验场所 必须持有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必须是标准化的条件,规范化的管理。2、 仪器、药品、试剂 仪器要校准,好用、会用;药品、试剂要提前预定,按照说明书进行配制,特别注意的是,生物试剂要在确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