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 课 时 备 课 第 八 单元 第 一 课时 课题 课文19、 棉花姑娘 教学内容 认识13个生字。 教 学 目 标 1.认识“棉、 娘、 治、 病、 别、 干、 然、 奇、 颗、 瓢、 碧、 吐、 啦”13个生字。 2.初步感受汉字特点。 3.会写“病、 医、 别、 干、 奇、 七、 星”7个生字。 教学关键 认识“具、 次、 丢、 哪、 新、 每、 平、 她、 些、 仔、 检、 查、 所”13个生字。 教学难点 认真学会6个生字, 并端正、 整齐地书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讲读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2、一、 谈话导入, 激发爱好(用时: 5分钟) 1.(出示棉花图片)老师引学: 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老师介绍棉花, 出示课文题目, 让学生齐读。 3.指导学生识记“棉、 娘”两个字。 1.老师范读。 2.老师指导学生自学生字。 3.检验生字词语学习情况。 1.指名回复, 同学补充。 2.学生齐读, 注意“姑娘”读音, “娘”在这里读轻声。 3.交流识记方法。 1.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 2.学生依据老师要求开展自学。自由放声朗诵课文, 标出自然段序号, 圈画不认识生字, 经过请教同学或老师反复认读和识记生字,
3、练习把课文读正确、 读通顺。 3.师生互动、 生 分 课 时 备 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二、 互帮互助, 识记生字(用时: 15分钟) 三、 朗诵指导, 感悟课文(用时: 14分钟) 4.检验学生课文朗诵情况。指导学生采取指名读、 开火车读方法, 将课文读正确、 读通顺。 5.引导学生思索: 课文关键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 引导学生仔细看动画, 多可怜棉花姑娘啊!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导读描写棉花姑娘心理话。 2.引导学生说
4、一说什么是蚜虫, 老师总结、 介绍。 3.引导学生找一找, 课文中最能表现棉花姑娘当初心情句子。 4.指名朗诵第1自然段。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第2~5自然段。 (1)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请了哪几位医生帮忙治病。引导思索: 最终又是谁帮她治好了病呢? (2)老师引导学生介绍七星瓢虫。 生互动, 交流自学情况。 4.学生根据要求朗诵课文, 把课文读正确、 读通顺。 5.学生在老师指名情况下回复问题。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仔细看图, 经过观察知道棉花姑娘生病了, 叶子上有很多蚜虫, 她极难受。 2.学生经过课外学习了解
5、 介绍蚜虫。 3.学生找到并画出表现棉花姑娘当初心情句子: “她多么期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 4.学生领悟感情, 自由读, 指名读。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生扫读课文后回复。 (1)有哪几位医生帮忙给棉花姑娘治病了?明确最终是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病。 (2)学生依据老师 分 课 时 备 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四、 巩固生字, 指导书写(用时: 6分钟) (3)老师引导了解“惊奇”, 指导朗诵棉花姑娘话。 2.指导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第6自然段。 (2)出示实物帮助了解“碧绿”, 以及“碧绿”与“碧绿
6、碧绿”区分。 1.课件出示本课“病、 医、 别”三个生字, 再次认读, 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其在田字格中位置, 交流书写注意点, 并指导临写。 引导介绍七星瓢虫 (3)学生找到“惊奇”近义词有: 惊异、 惊讶、 吃惊。 2.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第6自然段。 (2)依据实物了解“碧绿”: 形容浓绿色。“碧绿碧绿”比“碧绿”更形象。 1.认读生字并组词, 比一比谁组得多。 2.动笔书写。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把你今天学会识字方法讲给你父亲母亲听。 教学反思 分 课 时 备 课 第 八 单元 第 二、 三 课时 课题 课文1
7、9、 棉花姑娘及作业设计 教学内容 会写生字, 练习句式。 教 学 目 标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 了解课文内容。 3. 在朗诵中感悟文本。 教学关键 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在朗诵中感悟文本。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讲读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一、 复习回顾, 巩固旧知(用时: 4分钟) 二、 研读课文, 朗诵感悟(用时: 25分钟) 1.复习课文生字词语。 2.说一说课文关键讲了棉花姑娘什么事。 3.导入新课。 1.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8、画出棉花姑娘都请了哪些动物给她治病。 2.引导学生小组内研究燕子、 啄木鸟和青蛙为何不给她治病。 3.指导学习燕子、 啄木鸟、 青蛙和棉花姑娘对话。 4.出示自学提醒: 小组合作, 先分好角色, 然后再练习朗诵, 能够加上表情和动作。 1.学生朗诵生字词语。 2.指名读全文, 要求读得正确、 流利。 3.指名认读生词, 选择喜爱词语说一句话。 4.指名回复问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文中画出燕子、 啄木鸟和青蛙三种动物名字。 2.学生画出课文中燕子、 啄木鸟和青蛙说话。 3.学生依据老师引导, 有感情地练习朗诵对话。 4.小组合作进行朗诵练习。(要重读“请
9、对不起”; 读棉花姑娘话时, 语速稍快, 读出请求语气。) 分 课 时 备 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三、 小组合作, 角色朗诵(用时: 5分钟) 四、 识记生字, 指导书写(用时: 6分钟) 1.指导朗诵全文。 2.组织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干、 奇、 星、 七”, 再次认读, 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交流书写注意点, 并指导临写。 1.自由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2.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朗诵演出。请一组学生上台展示。 1.认读生字, 给生字组词
10、 扩充词汇。 2.(1)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和书写时注意点。 (2)观察老师范写并在田字格内临写。 (3)同桌、 全班相互交流, 指出书写过程优点和不足。 板书设计 19、 棉花姑娘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题。 教学反思 分 课 时 备 课 第 八 单元 第 一 课时 课题 课文20、 咕咚 教学内容 认识12个生字。 教 学 目 标 1.认识“咕、 咚、 熟、 掉、 吓、 鹿、 逃、 命、 象、 野、 拦、 领”12个生字。 2.初步感受汉字特点。 3.会写“吓、 怕、 跟、 家、 羊、 象、 都”7个生字。 教学
11、关键 认识“咕、 咚、 熟、 掉、 吓、 鹿、 逃、 命、 象、 野、 拦、 领”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喜爱汉字, 有主动识字愿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讲读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一、 活动导入, 揭示课题(用时: 5分钟) 二、 看图说话, 初步感知(用时: 8分钟) 1.设疑, 往一个装满水木桶中, 投入一颗石子, 引导学生猜一猜是怎样发出声音。 2.板书课文题目“咕咚”, 指导学生认识“咕咚”两字。 1.课件依次出示文中四幅插图,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 小组讨论后, 说说
12、每幅图上都画了什么。 2.引导学生质疑: 小兔子和动物们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小说呢?一边看图, 一边听老师讲小说。 1.学生认真倾听, 猜声音。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反复读“咕咚”, 经过多个方法识记这两个字。 1.学生依次仔细观察每一幅图后, 小组内讨论交流, 然后, 指名说图意, 练习说话。最终完成填空。 2.学生一边看图, 一边听老师讲小说。 分 课 时 备 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三、 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用时: 17分钟) 1.导学: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生字。 2.引
13、导学生把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指导同桌两名同学相互读课文, 检验是否读正确。 4.指名读课文, 检验读文情况。 5.出示生字, 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 读准字音, 然后指名汇报。 6.引导学生采取多个方法识记这12个生字。 (1)组织学生先自己识记生字。 (2)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尤其是难记住字。发觉学生普遍识记有困难字。 (3)老师采取多个形式检验学生识字情况, 问询记字方法。 1.学生自由读文, 边读边画出生字。 2.学生把难读字多读几遍。 3.同桌相互读课文, 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相互纠正。 4.学生读文
14、 师生评价。 5.学生小组内学习生字, 交流应该注意读音。如: “熟”是翘舌音; “野”是整体认读音节; “掉、 吓、 象”是三拼音节等。交流后, 汇报并检测。 6.学生利用多个方法识记生字。 (1)学生自学, 拿字卡反复抽读, 不熟生字, 想想采取什么方法能够记住它。 (2)小组内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比一比谁方法更方便记忆, 组内评价。 (3)学生开火车读、 男女生读、 比赛读, 巩固生字。 分 课 时 备 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四、 指导书写, 展评作品(用时: 7分钟) 五、 总结回顾, 设疑铺垫(用时: 3
15、分钟) 1.老师指导观察“象、 羊”, 以及怎样记住这两个生字。(出示“象”和“羊”字理演变。) 2.老师讲解这两个生字笔顺规则。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师范写。 3.指导学生书写。 4.老师展评学生作品。 1.老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老师质疑, 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1.学生认真观察生字, 汇报识记生字方法, 并看“象”和“羊”字理演变。 2.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认真看老师书写过程, 学生书空、 描红。 3.学生写字。 4.学生展评作品, 生生互评。 1.学生齐读字词, 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思索问题。 板书
16、设计 作业设计 认读生字表里生字。 教学反思 分 课 时 备 课 第 八 单元 第 二、 三 课时 课题 课文20、 咕咚及作业设计 教学内容 会写生字, 练习句式。 教 学 目 标 1. 联络生活实际, 了解关键词语含义。 2. 学习课文内容。 3.有感情朗诵课文。 教学关键 学习课文。 教学难点 联络生活实际, 了解关键词语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讲读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一、 复习旧知, 回顾课文(用时: 5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 新词, 指导同桌两位同学相互检测。 2.引
17、导学生回顾本课关键内容。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1、 2自然段。 (1)引导学生思索小兔子是怎么做。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了解当初小兔子内心。 2.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3、 4自然段。 (1)指导学生自由读第3、 4自然段。 (2)指名读小猴子和大家话。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句话与前面小兔子话有什么不一样, 指导完成活动 1.相互认读生字、 新词, 并汇报结果。 2.学生完成活动卡, 再次了解本课关键内容。 1.学生学习第1、 2自然段。 (1)学生用自己喜爱方法自读第1、 2自然段, 回复问题。 (2)学生经过了解“拔腿就跑、 一边跑一边叫”感受小兔子恐
18、慌, 再读这两段, 注意语气。 2.学生学习第3、 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 (2)学生分角色读小猴子和大家话, 与前面小兔子话相对比, 体会伴随传话程度加深, 意思逐步改 分 课 时 备 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三、 方法识记, 书写生字(用时: 10分钟) 卡。 3.引导学生学习第5自然段。 (1)导学: 指名读第5自然段。质疑: 大家都在跑, 谁拦住了大家? (2)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野牛表现跟其她动物表现有什么不一样? 4. 引导学生学习第6、 7自然段。 引导
19、学生讨论: 最终结果怎样呢?你从野牛身上学习到了什么呢? 1.出示生字: “吓、 怕、 跟、 家、 都”。老师导学: 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呢?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笔顺和笔画特点。 3.指导学生书空、 描红。 4.指导学生书写, 把写得好展示给大家看。 5.组织学生扩词、 说话。 变。经过朗诵完成活动卡。 3.学生学习第5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5自然段, 回复问题。 (2)学生小组讨论、 交流, 汇报, 体会野牛遇事不慌张, 想要搞清真相心理。 (3)学生分角色朗诵, 读出野牛不慌不忙语气。 4.学生学习第6、 7自然段。 (1)学
20、生认真思索后, 小组讨论、 交流, 然后汇报。 (2)学生用自己喜爱方法朗诵第6、 7自然段。 1.学生利用多个方法记忆生字, 如: 加一加、 换一换、 儿歌等。 2.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笔顺和笔画特点, 汇报需要注意地方。 3.学生先书空, 再在书上描红。 4.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 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全班展示。 5.学生在学习单 分 课 时 备 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四、 总结收获, 排练剧本(用时: 5分钟) 1.引导学生说说今天学习有哪些收获。 2.指导学生排演书本剧。 上完成扩词, 并口头说话。 1.学生
21、小组交流学习有哪些收获。 2.学生依据老师指导, 排练书本剧。 板书设计 20、 咕咚 害怕、 逃跑——————笑了 遇事要动脑筋, 搞清事情真相 作业设计 说说自己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 分 课 时 备 课 第 八 单元 第 一 课时 课题 课文21、 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内容 认识12个生字。 教 学 目 标 1.认识“壁、 墙、 蚊、 咬、 断、 您、 拔、 甩、 赶、 房、 傻、 转”12个生字。 2.会写“捉、 条、 爬、 姐、 您、 草、 房”7个生字。 3.喜爱汉字, 有主动识字愿望。 教学关键 认识“壁、 墙
22、 蚊、 咬、 断、 您、 拔、 甩、 赶、 房、 傻、 转”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喜爱汉字, 有主动识字愿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讲读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一、 创境入题, 趣学生字(用时: 6分钟) 二、 细读课文, 自主识字(用时: 12分钟) 1.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五1.播放视频: 小壁虎在墙上捉蚊子情景。让同学们猜一猜捉蚊子动物是谁。识记“壁”。 2.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小壁虎?老师把学生问题归类。 3.引导学生读课文。 1.课件出示课文及插图, 老师边说边演,
23、 把学生带入有趣小说情境中。 2.指导学生汇报交流: 你学会了哪些生字?是怎么学会?你发觉了哪种新识字方法? 1.学生观看视频并汇报交流。 (1)捉蚊子动物是小壁虎。 (2)交流识记生字: ①开火车读生字。 ②识记“壁”。 2.问题归纳: (1)小壁虎为何要借尾巴? (2)小壁虎怎么借尾巴? (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 3.学生自由读文, 自由学习生字。 1.听老师读课文, 注意生字读音。 2.集体交流识字方法。总认识字方法: 借助图画、 联络上下文 分 课 时 备 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四、 指导写字(用时: 10分钟)
24、3.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爱学习方法尝试读文。 1.指名读自己喜爱段落。 2.指导学生评议。 3.指导学生带着刚才自己不懂问题, 边读边思索: 自己读懂了什么? 4.指导学生交流阅读情况: 哪些问题你已经处理了, 说说你想法。 5.老师帮助理一理: 小壁虎借尾巴原因、 经过、 结果。 猜字、 经过相同熟字猜字。 3.学生用自己喜爱方法读课文。 1.学生读自己喜爱段落。 2.评价朗诵情况, 哪个音读得不准要进行正音。 3.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交流阅读情况。 5.理顺小壁虎借尾巴原因、 经过、 结果。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拼图识
25、字 教学反思 分 课 时 备 课 第 八 单元 第 二、 三 课时 课题 课文21、 小壁虎借尾巴及作业设计 教学内容 朗诵课文 教 学 目 标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诵。 2. 精心设问, 激活思维。 3. 扶放结合, 培养能力。 教学关键 精心设问, 激活思维。 教学难点 扶放结合, 培养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讲读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一、 游戏激趣, 复习导入(用时: 10分钟) 1.引导学生猜字谜。 课件出示: 虫子爬到文字边。 2.指导学生读词语。 3.老师引导学
26、生说说上节课自己读懂问题。 1.指导学生做借尾巴游戏。 2.引导四个队按课堂学习卡学习: 课文中哪些段落是讲小壁虎向他人借尾巴?对方又是怎么回复? 3.指导学生学习第3自然段。 (1)老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诵这一自然段。 (2)指导演出读, 品悟 1.趣味盎然猜字谜。 虫子爬到文字边。(蚊) 2.读准字音: 壁虎 蚊子 姐姐 拨水 墙壁 傻孩子 转身 房子 3.回顾课文内容,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由选择, 组成四个队, 做借尾巴游戏。 2.学生分别读对应段落。按课堂学习卡学习。 3.在老师指导下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 (1)在老师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诵。 (2
27、)做动作演出 分 课 时 备 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二、 细读课文, 读中感悟(用时: 20分钟) “摇”。 (3)引导学生了解小鱼尾巴作用, 启发想象。 4.指导学生学习第4、 5自然段。方法同上。 (1)放手让学生自由读第4、 5自然段。 (2)演出读, 品悟“甩”“摆”。 5.老师指导分角色朗诵第4、 5自然段。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作用?引导学生交流上节课课后搜集资料。 2.这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课件出示: 老虎、 松鼠、 袋鼠等动物用尾巴做事
28、情景, 老师讲解其尾巴作用。) 读, 了解“摇”。 (3)学生汇报: 预设: 小鱼尾巴用来拨水。要是没有了尾巴, 小鱼就不能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4.在老师指导下汇报交流第4、 5自然段。 (1)自由读第4、 5自然段, 不认识字能够问老师或同学。 (2)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老牛和燕子话, 了解“甩”和“摆”。 5.老师读叙述语, 男生读小壁虎话, 女生读老牛和燕子话, 分角色朗诵。 1.交流搜集资料。 预设: 鳄鱼用尾巴抽打猎物…… 2.看课件, 了解这些动物尾巴用途。 (1)老虎尾巴用来搏斗。 (2)松鼠尾巴天冷时能够当被子
29、 从树上跳下来时能够当“降 分 课 时 备 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三、 续说小说, 拓展延伸(用时: 10分钟) 3.课文中小壁虎向鲤鱼、 老牛、 燕子借尾巴, 没有借到。你们想象一下小壁虎还会向谁借尾巴?她会怎样借呢? 落伞”, 起缓冲作用。 (3)袋鼠尾巴起支撑作用。 3.学生选一个动物, 看图借一借尾巴, 说一说。 板书设计 21、 小壁虎借尾巴 作业设计 说说自己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 分 课 时 备 课 第 八 单元 第 一 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八 教学内容 趣味识字、 字词句利用、 我发
30、觉。 教 学 目 标 1. 在看图读词语过程中, 正确识记“卫、 巾、 擦、 刷、 皂、 澡、 梳、 盆”等字。 2. 在看图识字过程中, 发觉生字部首与其意思联络, 初步树立归类识字意识。 3. 了解“快乐、 生气、 害怕、 难过”意思, 会用它们说话、 写话。 教学关键 在看图读词语过程中, 正确识记“卫、 巾、 擦、 刷、 皂、 澡、 梳、 盆”等字。 教学难点 在看图识字过程中, 发觉生字部首与其意思联络, 初步树立归类识字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讲读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一、 情境导入, 识字加油站。
31、 1.导言: 同学们, 看看我们好好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 穿衣, 来到卫生间动画。出示: 喜羊羊早早起, 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说出对应词语: 卫生间、 毛巾、 牙刷、 香皂、 梳子、 脸盆。 3.以小组为单位, 开火车认读生字。 4.导学: 喜羊羊为大家鼓掌, 大家真棒! 听一听, 她又说了什么: “毛巾、 牙刷、 香皂、 梳子、 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呢?”(课件出示。) 学生利用字卡, 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 卫、 巾、 刷、 皂、 梳、 盆。 读准字音: 刷shuā、 皂 zào、 梳shū。 “刷”和
32、梳”是翘舌音, “皂”是平舌音。 认清结构: “卫”和“巾”是独体字, “刷”和“梳”是左右结构字, “皂”和“盆”是上下结构字。 交流识字方法。 同桌相互考一考: 抢读生字, 看谁读得正确。 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用处, 并一一课 分 课 时 备 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二、 认真观察, 我发觉。 5.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生字: “擦”和“澡”。 1.导言: 因为同学们表现非常棒, 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动物王国运动会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 让我们伴随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与。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队
33、伍——小狗队, 并对应出示生字猫、 猴、 狮。 齐读生字。 导言: 这支队伍想扩充, 哪些动物还能够参与呢?(预设: 狗、 狼、 猪、 狐狸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队伍——小鸟队, 并对应出示生字鸡、 鸭、 鸦。 导言: 观察生字, 你又发觉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队伍——蜘蛛队, 并出示词语蝴蝶、 蜻蜓、 蚂蚁。 (1)导言: 最终一支队伍比较特殊, 看看都有谁。(生齐读。) 件出示: 毛巾——擦手、 牙刷——刷牙、 香皂——洗澡、 梳子——梳头、 脸盆——洗脸 指导学生男女生读、 小组读、 齐读词语。
34、 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 学生思索“反犬旁”字大都和什么相关, 然后指名汇报。 学生思索“鸟字旁”字又和什么相关, 再举多个例子。 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虫字旁”。) “虫子旁”字多数和虫子相关, 学生举例子。(螳螂、 蟑螂等。) 分 课 时 备 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三、 情感体验, 字词句利用。 1.导言: 即使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 不过, 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 在蜘蛛队长领导下, 她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同学们, 观察她们表情, 你想到了哪
35、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 快乐。) 2.引导学生观察其她队伍是什么表情。(课件出示: 难过。) 3.课件出示狮子生气面孔。 4.课件出示蝴蝶受惊画面, 学生认识并了解: 快乐。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快乐事, 然后学生代表汇报。说比很好句子老师板书写在黑板上, 全班同学齐读。 指名回复难过事情有哪些, 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 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 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 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 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巩固今天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分 课 时 备 课 第 八 单元
36、 第 二 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八 教学内容 日积月累、 和大人一起读。 教 学 目 标 1. 和大人一起朗诵小说, 明白关键描述是什么内容, 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 知道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原因。 2. 感受中国语言趣味和魅力, 培养学生主动主动识字爱好和习惯。 3. 启发学生凡事要善于动脑筋, 注意事物改变, 这么做才能符合实际, 把事情做好, 达成预期目。 教学关键 和大人一起朗诵小说, 明白关键描述是什么内容, 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 知道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原因。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凡事要善于动脑筋, 注意事物改变, 这么做才能符合实际, 把事情做好
37、 达成预期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讲读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一、 诵读古诗, 日积月累 1.导言: 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 这时喜羊羊发觉了什么呢? 2.喜羊羊发觉这次运动会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 才能起跑。 3.老师播放古诗《画鸡》多媒体课件, 会读同学能够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4.老师范读, 学生模仿老师节奏和语气练习诵读。 5.想象交流: 这首古诗是明朝诗人唐寅写。请你一边朗诵古诗, 一边看图, 看看大公鸡样子, 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户情景。 6.课件播放《画鸡》公鸡插图。 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要
38、读准字音, 不认识字能够请教老师和同学。 同桌交流学习情况相互纠正字音, 反复练读。 学生一边观察公鸡样子, 一边用自己语言说诗意。 齐声诵读, 背诵古诗。 分 课 时 备 课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老师复备 二、 共同阅读, 感悟道理 1.导言: 同学们请看, 天空中飞来了三只漂亮什么动物?(课件出示: 三只白鹤)这三只白鹤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小说呢, 就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来听一听吧。(课件配图播放小说。) 2.指导朗诵课文, 把课文读正确、 流利。 3.讨论交流: 假如以后你碰到这种情况, 你会怎么做呢? 4.部署作业: 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诵这个小小说, 并把你学到内容讲给大人听。 学生初步了解内容。老师出示字卡, 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生字。 引导学生思索交流: 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何找不到鱼?经过这个小小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诵这个小小说, 并把你学到内容讲给大人听。 教学反思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