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1:
轨道交通房山线沿线车站命名预案及说明
一、 轨道交通房山线概况
房山线是一条连接中心城区与房山新城轨道交通快速客运线路。线路起自苏庄, 经良乡南关、 东杨庄、 良乡大学城、 广阳城、 篱笆房、 长阳、 稻田、 大葆台及世界公园, 止于郭公庄与地铁9号线连通。线路全长约24.8km。
沿线共设车站11座, 其中高架站9座(一般站6座, 换乘站3座), 地下站2座(一般站1座、 换乘站1座)。
二、 轨道交通车站站名命名标准和标准
依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 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北京市地名管理措施》和《北京市地名计划编制导则》。
1.《北京市地名
2、管理措施》第四条: “符合历史、 照料习惯、 表现计划、 好找好记”北京地名命名标准。
2.《北京市地名计划编制导则》
第二十条 地名应方便公众识别和使用, 避免使用生僻难懂、 拗口、 难记、 易引发方位混乱和歧义字、 词, 选择易于接收、 易于识别, 且不与现行法律法规相矛盾名称。
第二十三条 通常不以人名、 企事业单位名称作地名。严禁用国家领导人名字作地名。不以外国人名和外国地名命名本市地名。
第二十四条 拟使用尤其关键存量地名无法避免重名时, 可采取在专名前加政区名、 地片名等前置词或在专名后加方便词等方法给予避免。
第三十三条 轨道交通车站命名标准
(一)充足利用地
3、名存量资源。
(二)尽可能选择周围地域内辐射广、 著名度高、 历史悠久、 指位性强、 认知感强大地名。
(三)服从计划、 考虑长远, 合理使用地名资源。
(四)不使用稳定性低名称。
(五)必需用道路名称命名车站时, 通常应选择与轨道交通线路垂直相交道路名称。
三、 轨道交通房山线车站命名预案
轨道交通房山线共设车站11座。车站命名预案(自南向北)依次为: “苏庄站”—“良乡南关站”—“良乡大学城西站”或“东杨庄站”—“良乡大学城站”—“良乡大学城北站”或“水碾屯站”—“广阳城站”—“篱笆房站”—“长阳站”—“稻田站”—“大葆台站”—“郭公庄站”。
序号
命名预案
车站
4、计划位置
得名原因
1
苏庄站
计划苏庄大街、 翠柳大街与长虹西路交会处。
临良乡苏庄, 故名。
2
良乡南关站
拱辰南大街、 昊天大街与长虹东路交会处。
临良乡南关, 故名。
3
方案一:
良乡大学城西站
揽秀北街、 揽秀南街与长虹东路交会处。
房山线在良乡大学城地域设车站三座, 以方位分称。此站在西, 故名良乡大学城西站。
方案二:
东杨庄站
临良乡东杨庄, 以该村命名。
4
良乡大学城站
计划卓秀北街、 计划卓秀南街与长虹东路交会处。
房山线在良乡大学城地域设车站三座, 以方位分称。此站在中学城中心地域, 故名良乡大学城站。
5
方案一:
5、
良乡大学城北站
长于路与良乡东路交会处。
房山线在良乡大学城地域设车站三座, 以方位分称。此站在北, 故名良乡大学城北站。
方案二:
水碾屯站
临良乡水碾屯, 以该村命名。
6
广阳城站
长于路与广阳东路交会处。
临广阳古城, 位于现南广阳城、 北广阳城之间, 因以得名。
7
篱笆房站
长于路与京良路交会处。
临近篱笆房村为周围较著名地名, 该村名含有经典田园农耕色彩, 故以其命名车站。
8
长阳站
长阳镇政府西南, 京良路南侧。
位于长阳镇中心, 故名。
9
稻田站
位于长阳镇稻田村周围。
临近稻田村为计划稻田组团中心, 且在周围著名度较高, 故以其命名车站。
10
大葆台站
位于丰葆路与葆台路交会处。
临丰台区大葆台汉墓博物馆。
11
郭公庄站
位于郭公庄村西, 与9号线换乘车站。
以周围地域较著名郭公庄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