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嵩县实验中学15—16学年上期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编制人:董巧丽 审核人:初一语文组 审批人_____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第___组.组长________.监督员_______结果______(批改\更正) 17.走一步 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及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预习案 【学法指导】 1.粗读课本:快速粗略通读全文,在课本中标清自然段、生字词。 2.精读课本:结合探究内容细读全文,学会联系上下文,在原文中找答案。 3.标注疑难:遇到自己不会的、或不清楚的题,一定要在学案或
2、书上标注出来,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1、 给下列加点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瘦骨línxún( )( ) 啜( )泣 迂( )回 训jiè( ) qiào( )壁 纳hǎn( ) 小心yìyì ( ) 头晕( )目眩( ) 2、本文作者是 (国家)的 家、 家 (名字),文章体裁是 。 3、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1)故事发生的时间? 2)故事发生的地点?
3、 3)人物? 4)结果如何? 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4、用两个字填空,概括故事情节:( )险 ( )险 探究案 【学法指导】学会合作:课堂讨论时要积极主动地向优生请教,只讨论不会的,学会与别人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 朗读“我”悬崖脱
4、险部分(16~22段),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概括出“我”爬下悬崖的心理变化过程,并分析其作用。 最初:毫无信心(我下不去!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 继而: 随后: 最后:
5、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案 做课时练自主学习部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生活哲理。 2、分析人物形象及对标题的理解。 3、培养树立自信、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心理素质 。 预习案 阅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我”从这悬崖上的一课中学到了什么人生经验,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人生
6、经验: 。 (用课文原句回答) 人生启示: 。 探究案 一、人物形象分析: 1、课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文中的杰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什么含义? 。 拓展案 1. 明知孩子有摔下来的危险,然而
8、父亲却不去救他,你如何理解父亲的做法? 。 2. 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该怎么办? 。 3. 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___
9、 ________ 。 训练案 1、 课文中由多处伏笔,对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做了提示和暗示,试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找出第15、16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试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