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 成品油配送优化研究 系部名称:T 专业班级: 网络打印 A4 6分/页 5分/面 学生姓名:全国话费充值 全国各种产品批发 指导教师: 全国最质优价廉 职 称: 5分/面 全国网络批发商城 T The Graduation Thesis for Bachelor's Degree Optimization for Petro Distribution of CNPC Harbin Sale
2、s Branch Candidate: Specialty: Class: Supervisor: QQ:1251147229 打造中国最大网络批发商城 毕业论文 手机充值 特色美食 摘 要 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是中石油销售总公司下属的一家省级销售公司,主要负责哈尔滨的成品油销售,近几年每年销售成品油约90万吨。 2004年12月11日,中国兑现加入WTO的承诺,正式对外资开放成品油零售市场;2006年底,中国正式对外资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2004年底中国成品油消费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未来的10年
3、内国内成品油需求量仍将以每年4.5%以上的速度增长,巨大的市场空间为中石油成品油销售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引来了国际石油公司的竞争,加上中石化和民营油企的参与,使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 通过对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当前配送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配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吸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教训,建立独立的配送体系。针对配送中存在的问题,运用配送理论,对配送中心进行从新选择优化。运用物流方法建立运输配送模型,从而提高配送服务质量,降低配送成本,提高了加油站的利润和效率;针对区域配送中心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对区域配送中实行单库、多库配送进行分析,对现有部分油库的选址合理性进行论证。通过
4、配送策略的实施,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使销售网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本文以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的配送案例进行研究,通过运输配送的优化选择和配送优化策略的实施,达到增强企业盈利的目的,巩固和扩大销售市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给类似企业以借鉴。 关键词:配送;成品油;运输;客户关系管理;销售网络 ABSTFACT Petro China Harbin Sales Company is one of the provincial affiliated branches of China Petroleum Sales Corporation.
5、Its main business is the processed oil sales in Harbin and the sale volume is about 900000 tons in recent years. China formally opened the retail market of processed oil to foreign capita, on December 11, 2004, fulfilling its commitment of WTO. In 2006, China will open the trade market of processed
6、 oil. By the end of 2004, China’s processed oil consumption has ranked third in the word. it is forecasted that the demand will be increasing as a rate of over 4.5% per year in the next years. The tremendous market space provides a good development of opportunities for processed oil sales companies.
7、 At the same time, it attracts many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private-operated enterprise to the market, which leads to higher level of competition. Petro China Harbin Sales Company has created its own delivery system by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Harbin Sales Company improved its deliver
8、y system according to delivery theory. If logistics delivery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method to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reduce logistics cost, improve the delivery of profits and productivity As to the region delivery problem, Harbin Sales Company demonstrates the location choice of some oil wareh
9、ouses. Along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delicately tactics, Harbin Sales Company strengthens the management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and solidifies its sales network.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delivery case of Petro China Harbin Sales Company. It focuses on the evaluation and choice of delivery center a
10、nd the application of delivery tactics. I hope the article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other companies. Key Word: Delivery;Processed Oil;Transportation;CRM;Sales Network I 目 录 摘要 I Abstf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的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3研究的内容 3
11、 1.4研究的方法 3 第2章 成品油配送的基本理论 5 2.1物流概述 5 2.1.1物流的产生 5 2.1.2物流的定义 5 2.2配送概述 5 2.2.1配送的产生 5 2.2.2配送的概念 6 2.3配送决策的基本理论 6 2.4成品油物流配送的含义及特点 9 2.5成品油配送的业务流程 10 2.6成品油配送的类型和形式 13 2.6.1按配送服务的范围划分 13 2.6.2按配送主体不同划分 13 2.6.3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划分 14 2.6.4按配送品种和数量的不同划分 14 2.6.5按承担运输的主体划分 14 2.7成品油配送的渠道 15
12、 2.8成品油配送的模式 16 2.9本章小结 17 第3章 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成品油配送现状 18 3.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成品油配送现状 18 3.2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的配送现状 18 3.3本章小结 21 第4章 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成品油配送网络优化 22 4.1配送网点规划的原则及其意义 22 4.2配送网点规划的实施 22 4.2.1现状分析及消费预测 22 4.2.2配送网点的库容确定 24 4.2.3配送网点的选址 25 4.3模型的建立 26 4.4实例分析 29 4.5本章小结 36 第5章 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成品油配送优化的支持
13、环境 37 5.1制度支持 37 5.1.1现有的配送体制 37 5.1.2哈尔滨销售分公司现有的配送体制的弊端 38 5.1.3整合现有成品油配送资源 38 5.2成品油物流配送运输优化的信息支持 41 5.2.1加油站硬件结构与信息系统构成及管理 41 5.2.2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42 5.3本章小结 44 结论 45 参考文献 46 致谢 47 附录 48 第1章 绪 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04年12月11日,中国兑现加入WTO的承诺,正式对外资开放成品油零售市场;2006年底,中国正式对外资开放成品油批
14、发市场。2004年底中国成品油消费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并且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国内成品油需求量仍将以每年4.5%以上的速度增长,巨大的市场空间为中石油成品油销售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引来了BP、Shell、Exxon-Mobil等全球化国际公司的竞争,而BP、Shell、Exxon一Mobil等全球化国际公司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通过购买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并采用两大公司合作建设西气东输工程、大型炼化项目等与中国国有油企合作的方式率先取得了在国内开展成品油零售的许可,外资携强大的资本优势,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段进入,加上国内成品油零售巨头中石化和民营
15、油企的参与,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正经历一次重新“洗牌”,市场占有率的重新划分导致国内公司营利空间变窄,一些竞争力不强的加油站将面临关闭。中国直面外国石油公司的竟争。而首先将面临成品油价格上的竞争,这是世界上一些国家放开成品油市场后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如日本1996年4月放开国内成品油市场后,BP公司通过日本的大荣公司率先进入日本的零售市场,以低于日本市场零售价10%~25%的价格销售汽油。随后,美孚、埃克森、壳牌等石油公司接踵而至,使日本的成品油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因此,我国加入WTO后,由于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己与国际接轨,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同外国石油公司的竞争实际是原油开采成本、产品加
16、工成本和商品流通费用的竞争。两大集团在这三方面都有差距,其中流通费用的差距相对更大一些,而流通费用的差距又主要体现在物流费用(主要是运输、储存费用)上。所以做好油品物流是大势所趋对国内的石油行业的经营者来说。 1.1.2研究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加速了竞争的全球化,使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1]。随着国内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商品流通业的进一步开放是必然的趋势。国内成品油市场首先将面临价格的竞争。由于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已与国际接轨,因此,销售企业与竞争对手及国外石油公司之间的竞争最终是原油开采成本、产品加工成本和商品流
17、通费用的竞争。尽管石油集团公司目前采用了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但在考核体系上仍采用分段结算,分灶吃饭,偏重于内部结算指标的考核,无论油田还是炼厂实现的利润有多大,归根到底实现的都是内部结算利润[2]。石油商品和其它商品一样,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利润,只有在商品销售以后才能产生真正的利润,也是最终的利润。可见,终端销售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因此,销售企业欲想大幅度降低物流费用,最佳途径是尽快实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采用配送制,将传统的储运设施改造成现代化的配送中心,并由此来调整内部业务流程、合理划分市场布局、调整成品油流向、优化供应链结构,从而降低总体经营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
18、市场控制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针对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当前油品配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配送网络进行重新选择优化,以达到精确地管理油品配送,降低配送成本,优化库存的作用,提高加油站的利润和效率;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固化客户关系,使销售网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优势的目的。 通过该公司的配送研究,达到增强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的竞争力的目的给中石油其它销售公司以借鉴,从而实现增强中石油销售公司竞争优势的目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美国是世界上成品油消费量第一的国家,其成品油来自全美159个炼油厂,经过一级物流配送到达1300个油库。在二级物流配送过程中,由于油品流通领域的很
19、多油库、运油车队及加油站分属不同的所有者,因而下游油品配送决策有很大不同。从油库通过石油公司自营车队运送约36%的成品油到达公司所属的加油站,另外64%的成品油采用第三方物流的形式通过独立的物流运营商配送至加油站。通过自营配送和第三方物流相结合的配送方式满足了全美17400个加油站平均每月76万升的配送需求,平均每个油库配送133个加油站。根据配送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配送决策,促进了美国石油公司对它们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像Exxon-Mobil、Shell、BP等约35%的石油公司通过这种配送方式使供应链得到了优化。它们利用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实施油品网络化合理配送,在合理设置配送中心(油库)
20、的基础上,借助先进的技术装备(加油站安装POS机和液位仪等设备),进行加油站库存监控、配送预测,乃至确定加油站最佳叫油点(订货点),并根据预测及时对配送路线、时间等进行优化,大大提高了物流管理的精确性,从而提高了加油站的效率和利润,增强了公司的竞争优势。为使这种竞争优势持久保持和加强,许多大石油公司与油品零售管理服务公司实现了强强联手。例如Shell、Exxon-Mobile以及BP等多家石油公司与维德路特公司签订长期合作伙伴协定,由维德路特帮助加油站安装具有罐容调校功能的液位仪,通过电话线、通讯卫星、Internet等通讯方式将整个加油站网络连接到加油站信息管理系统,根据系统采集到的即时库存
21、信息,系统自动进行配送预测并发出配送指令,极大地提高了配送的效率,降低了配送成本。 中国己经是世界上成品油消费量第三的国家,约有油库3000个,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在内的国营石油公司或民营油企大部分都采用自营配送的方式进行配送,满足了近90000座加油站平均每月7.6万升的销售需求,平均每个油库配送30个加油站,配送效率极其低下。而中国国内当前最大的两大石油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是油库、车队、加油站整个供应链的单一所有者,没有分割的利益,容易实施整体油品配送;另外,在技术装备方面,目前的加油站技术条件有限甚至完全没有技术设施基础,液位仪安装比例小于1.5%,但具有独一无二的标准化机会,因此两大石
22、油公司正积极吸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教训,建立独立的配送体系,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 1.3研究的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成品油配送的理论研究:包括物流配送的产生及其背景,配送决策的评价表现形式。重点研究成品油配送的含义和特点,成品油配送的业务流程、形式及配送模式等; 2、对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成品油配送现状进行简要介绍:主要介绍公司成品油配送的外部环境及公司现行的配送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等; 3、对公司成品油配送网络化进行优化研究:主要是对哈市成品油消费现状及消费预测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对成品油配送网点的选址建立模型并进行理论论证; 4、对
23、公司成品油配送优化所要求的物质环境进行初步探索; 1.4研究的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配送体系现状进行优化研究。在综述前人的理论观点基础上,力求阐述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成品油配送的基本现状,提出科学的符合实际情况的物流配送方案,找寻公司配送体系不完善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使方案得到高度的可行性。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如下图所示: 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成品油配送现状 国外一些公司成品油配送方面经验教训 分析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成品油配送产生问题的原因 中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成品油配送存在的问题 利用现有资源及潜力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配
24、送策略 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配送网络实施优化 建立新的配送体系 技术上的策略优化 管理上的策略优化 图1.1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成品油配送的基本理论 2.1物流概述 2.1.1物流的产生 物流一词源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到物流一词,此时的物流是指企业为解决生产过剩、需求不足而产生的销售过程中的物流。但是以系统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军方后勤部门的科学研究结果开始的。为了合理解决军需品供应的问题,美国军事部门运用运筹学与刚刚问世的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科学规划,较好地解
25、决了这一问题,这是物流科学的萌芽阶段。 2.1.2物流的定义 1、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 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以适合于顾客的要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及其关联的信息,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之间的流通与保管,为求有效率且最大地“对费用的相对效果”而进行计划、执行、控制的过程。这些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顾客服务、搬运及运输、仓库保管、工厂和仓库选址、库存管理、接受订货、流通信息、采购、装卸、零件供应并提供服务、废弃物回收处理、包装、退货业务、需求预测等[3]。 2、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的物流定义 2001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26、》中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4]。” 2.2配送概述 2.2.1配送的产生 从物流的定义可以知道,配送是现代物流的一项重要内容,配送的雏形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物流活动中的一般性送货活动开始向有计划的备货、送货一体化转变。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一些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技术的进步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货物运输量的急剧增加和商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促进了配送的发展。 配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手段,是随着生产节奏的加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27、的情况下,在变革和发展的仓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只有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而企业为保证市场需求产品的生产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同时为降低库存资金的占用,就对社会流通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提出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开始调整仓储业内部结构,给仓储业赋予了新的功能,由以前的单纯保管、储存物资发展到保管、储存、加工、分类、挑选和输送等连成一体,配送就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了。 2.2.2配送的概念 配送的概念原本是从日语中直接引用进来的,就是既配又送,即按照用户的要求,在物流结点进行分货、配货并将配好后的货送交收货人。日本文部省将配送定义为
28、最终将物品按指定的日期安全准确交货的输送活动”。日本通研所《物流手册》将配送定义为:“面向城市和区域范围内,对需要者进行的输送”。日本政府1985年发布的权威性工业标准中则将配送定义为:“把货物从物流结点交到收货人处的的交货行为”。 目前较为科学、全面的定义:配送就是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和配送计划,在物流据点(仓库、商店、货运站、物流中心等)进行分拣、加工和配货等作业后,将配好之货物送交收货人的过程。 2.3配送决策的基本理论 1、配送不合理的表现形式 对于配送的决策优劣,不能简单处之,也很难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例如,企业效益是配送的重要衡量标志,但是,在决策时常常考虑各个因素,有时要
29、做赔本买卖。所以,配送的决策应是全面、综合决策。 在决策时要避免由于不合理配送出现所造成的损失,但有时某些不合理现象是伴生的,要追求尽可能高的合理性,就可能派生细微的不合理之处,所以,这里只单独论述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但要防止绝对化。 (1)资源筹措的不合理。配送是利用较大批量筹措资源,通过筹措资源的规模效益来降低资源筹措成本,使配送资源筹措成本低于用户自己筹措资源成本,从而取得优势。如果不是集中多个用户需要进行批量筹措资源,而仅仅是为某一、两户代购代筹,对用户来讲,就不仅不能降低资源筹措费,相反却要多支付一笔配送企业的代筹代办费,因而是不合理的。 (2)库存决策不合理。配送应充分利用
30、集中库存总量低于各用户分散库存总量,从而大大节约社会财富,同时降低用户实际平均分摊库存负担。因此,配送企业必须依靠科学管理来实现一个低总量的库存,否则就会出现仅仅是库存转移,而未解决库存降低的不合理。 (3)价格不合理。总的来讲,配送的价格应低于不实行配送时,用户自己进货时产品购买价格加上自己提货、运输、进货之成本总和,这样才会使用户有利可图。有时,由于配送有较高服务水平,价格稍高用户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这不能是普遍的原则。如果配送价格普遍高于用户自己进货价格,损伤了用户利益,就是一种不合理表现。另外,价格制定过低,使配送企业处于无利或亏损状态下运行,也会损伤销售者,也是不合理的。 (4)配
31、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一般的配送总是增加了环节,但是这个环节的增加,可降低用户平均库存水平,不但以此抵消了增加环节的支出,而且还能取得剩余效益。但是如果用户使用批量大,可以直接通过社会物流系统均衡批量进货,较之通过配送中转送货可能更节约费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直接进货而是选择配送,就属于不合理范畴。 (5)送货中不合理运输。配送与用户自提比较,尤其对于多个小用户来讲,可以集中配装一车送几家,这比一家一户自提,可大大节省运力和运费。如果不能利用这一优势,仍然是一户一送,而车辆达不到满载(即时配送过多过频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属于不合理。 此外,不合理运输若干表现形式,如对流运输、迂回运输
32、重复运输、过远运输、无效运输等,在配送中都可能出现,会使配送变得不合理。 (6)经营观念的不合理。在配送实施中,有许多是经营观念不合理,使配送优势无从发挥,相反却损坏了配送的形象。这是在开展配送时尤其需要注意克服的不合理现象。 2.配送合理化 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对于配送合理化的判断,目前国内外尚无一定的成熟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和判断方法,按一般认识,以下若干标志是应当纳入考虑的: (1)库存标志。库存是判断配送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具体指标有以下两方面: ①库存总量。在一个配送系统中,库存总量从分散的各个用户转移给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库存数量加上各用户在实行配送后库存量之和应低于实行
33、配送前各用户库存量之和。 ②库存周转。由于配送企业的调剂作用,以低库存保持高的供应能力,库存周转一般总是快于原来各企业库存周转。 (2)资金标志。总的来讲,实行配送应有利于资金占用降低及资金运用的科学化。具体判断标志如下: ①资金总量。用于资源筹措所占用流动资金总量,随储备总量的下降及供应方式的改变必然有一个较大的降低。 ②资金周转。从资金运用来讲,由于整个节奏加快,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同样数量资金,过去需要较长时期才能满足一定供应要求,配送之后,在较短时期内就能达此目的。所以资金周转是否加快,是衡量配送合理与否的标志。 ③资金投向的改变。资金分散投入还是集中投入,是资金调控能力的重要
34、反映。 (3)成本和效益标志。总效益、宏观效益、微观效益、资源筹措成本都是判断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不同的配送方式,可以有不同的判断侧重点。 由于总效益及宏观效益难以计量,在实际判断时,常以按国家政策进行经营,完成国家税收及配送企业和用户的微观效益来判断。 对配送企业而言,在投入确定了的情况下,企业利润反映配送合理化程度。 成本及效益对合理化的衡量,还可以具体到储存、运输等具体配送环节,使判断更为精细。 (4)供应保证标志。实行配送,各用户的最大担心是出现供应保证程度降低,这是个心态问题,也是承担风险的实际问题。供应保证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判断: ①缺货次数。实行配送后,对各用户
35、来讲,该到货而未到货以致影响用户生产及经营的次数,必须下降才算合理。 ②配送企业集中库存量。对每一个用户来讲,其数量所形成的保证供应能力高于配送前单个企业保证程度,从供应保证来看才算合理。 ③即时配送的能力及速度是用户出现特殊情况的特殊供应保障方式,这一能力必须高于未实行配送前用户紧急进货能力及速度才算合理。 (5)社会运力节约标志。末端运输是目前运能、运力使用不合理,浪费较大的领域,因而人们寄希望于配送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成了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标志。运力使用的合理化是依靠送货运力的规划和整个配送系统的合理流程及与社会运输系统合理衔接实现的。送货运力的规划是任何配送中心都需要花力气解决的问
36、题,而其它问题有赖于配送及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判断起来比较复杂。可以简化判断如下: ①社会车辆总数减少,而承运量增加为合理; ②社会车辆空驶减少为合理; ③一家一户自提自运减少,社会化运输增加为合理; (6)用户仓库、供应、进货人力物力节约标志。配送的重要观念是以配送代劳用户,因此,实行配送后,各用户库存量、仓库面积、仓库管理人员减少为合理:用于订货、接货、搞供应的人应减少才为合理。 (7)物流合理化标志。配送必须有利于物流合理。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判断: ①是否降低了物流费用; ②是否减少了物流损失; ③是否加快了物流速度; ④是否发挥了各种物流方式的最优效果; ⑤是否有效衔
37、接了干线运输和末端运输; ⑥是否不增加实际的物流中转次数; ⑦是否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物流合理化的问题是配送要解决的大问题,也是衡量配送本身的重要标志。 3、配送合理化可采取的做法 国内外推行配送合理化,有一些可供借鉴的办法,简介如下: (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通过采用专业设备、设施及操作程序,取得较好的配送效果并降低配送过分综合化的复杂程度及难度,从而追求配送合理化。 (2)推行加工和配送结合,充分利用本来应有的这次中转,而不增加新的中转求得配送合理化。 (3)推行共同配送。 (4)实行送取结合。 (5)推行即时配送。即时配送是最终解决用户企业担心断供之忧
38、大幅度提高供应保证能力的重要手段。 即时配送成本较高,但它是整个配送合理化的重要保证手段。 2.4成品油物流配送的含义及特点 成品油物流是成品油销售企业根据市场及客户的需要,将成品油的运输、仓储、装卸、配送、信息处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油品从供应地向消费地转移的实体流过程。根据中石油销售企业的划分,把成品油从炼油厂通过铁路、成品油专用管线、船舶等大批量、长距离运送到销售企业油库中转储存过程称为成品油一次物流;把成品油从中转油库通过汽车等小批量运送到加油站或终端用户手中称为成品油二次物流。 成品油配送是指配送中心根据用户的要求,把储存的油品按时、按量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服务活动[5]。可
39、从两个方面认识成品油配送: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成品油配送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商品资源配置的经济活动;从实施形态角度,成品油配送是按客户订货要求,从物流结点即油库以最合理方式把油品送交客户或加油站的过程。 成品油物流配送贯穿整个成品油供应链,并成为联系炼油厂、销售商、消费者的纽带,如下图所示: 炼油厂 一次物流 油品储存 二次配送 顾客 物流 信息流 图2.1 成品油物流模式图 成品油配送具有如下特点: 1、成品油配送是以配送油库为中心,将油品装卸、储存、送货等活动有机结合的整体,同时还与进货系统紧密联系,其功能是多样化的。 2、先进的成品油配送全过程应用现代化技
40、术和装备作保证,使配送在规模、水平、效率、速度、质量等方面远远超过以往的送货形式,从单纯的送货型转变为送货服务型,并使其整个物流过程达到增值。 3、成品油配送也是一种专业化的分工方式,是大生产、专业化分工在油品流通领域的体现。 4、成品油配送是按用户和加油站需求进行的油品供应服务,用户和加油站处于主导地位,配送企业处于服务地位。 成品油配送是成品油物流中的一种特殊、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对油品从炼油厂到终端用户手中实践的高度概括,它所反映的是事物运动的一般规律和本质特征。 2.5成品油配送的业务流程 一般来说,成品油配送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进货 接卸 储存 提单审核 发油
41、发货 交货 配送信息 图2.2 成品油配送工作流程 1、进货:是成品油配送的第一步,由成品油销售企业对油品资源调度控制部门进行进货申请,并由相应的部门进行油品调度以及相关的资源帐务结算等。 2、接卸:是按照进油时按油品品种、标号,选择不同储油罐区和罐号对其安全储存,以免在进油、发油过程中使其混装,损坏油品质量。包括: (1)化验:是油品从炼油厂或其它中转中心通过相应的运输工具到达指定卸油点后,工作人员按照规定提取样品对油品进行化学试验,取得油品是否和发货单据上品种、标号相符信息,以及质量是否达到订货标准等。 (2)计量:入库前确认油品的数量,实现其商品的交接,以及计算运输过程中的
42、损耗及入库后的损耗等,以便于加强存储的管理。 3、储存:是进行配送的一个重要而必要的环节,有储备和中转两种形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配送规模要求的合理储存数量,结构稳定,时间相对较长,形成了配送的资源保证,主要用于在突发事件时保证社会成品油的正常供给,目前我国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石油储备;而中转是因油品流通和经营的需要,方便作业而需要在油库所进行的暂存,其结构易于变化,时间也较短。 4、提单审核:发油部门审核承运人员提单的有效性,确认是否发油。 5、发油:根据配送单据以及提油单据提供的信息,从不同存储油罐中选择顾客和加油站需要的品种和标号,对运输车辆罐装的过程。 6、送货:是依靠运输车辆等将
43、罐装好的油品送达目的地的一种运输活动。要提高送货的效率,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确立配送据点的地理位置,而且要考虑客户的要求、送达的目的地、以及运输线路、时间、工具等。 7、交货:是将油品送达目的地后,将油品交付给用户,并向用户办理有关交接手续的一种活动,是配送活动的结束。其中,快捷方便的交接手续是提高效率的关键。下面对成品油配送的重要环节的基本流程及影响与制约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如下图所示: 划分基本配送区 客户分布点 确定配送油库 油品的品种、标号、数量 配送的先后顺序(暂定) 加油站或客户需求时间 车辆的安排 油库配装 选择配送线路 确定配送时间 配送
44、客户的位置及道路交通情况 客户的具体要求及配货时间要求 货物的数、质、量及其他 运载工具的载货 成本及费用 图2.3 成品油配送的基本流程 (1)划分基本配送区域:先将所有客户和加油站所在的具体位置进行统计并做整体划分,将每一客户包括在不同的基本配送区域之中。如:按行政区域或依交通条件划分不同的配送区域,再作弹性调整。 (2)确定配送油库:在客户和加油站所在区域内,以满足客户要求数量、质量、服务等要求为原则,以综合配送成本最小为目标,选择就近的配送油库,若是石油公司系统内加油站,一般按划分由固定的油库配送。 (3)暂定配送先后顺序:根据客户订单要求的送货时间以及加油站需求的
45、紧急程度将配送配送的先后作业次序作一概括的预计,保证送货时间,保证客户和加油站的需要,提高运作效率。 (4)车辆安排:是指根据用户需求情况,安排什么类型、吨位的车辆进行最后的送货,必须考虑车辆的容量和载重是否满足订货单上的信息,利用存储于计算机内的车辆信息、人员信息可实现自动选择,若需要调整的,调度人员可根据实际经验进行相应的调整。组建自营车队或是以外雇车辆为主,须视经营成本而定。 (5)选择行车路线:确定配送油库、运送车辆、确定客户或加油站地理位置后,根据上述信息进行道路选择,以保证运送效率。 (6)确定配送时间:在上述信息完全收集掌握后,配送中心调度发出指令通知配送油库、车辆、人员、
46、客户即加油站在规定时间完成整个配送工作。 2.6成品油配送的类型和形式 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为适应不同的生产和消费需要,配送表现出多种形式。这些配送形式各有优势,同时也有各自的适应条件[6]。 2.6.1按配送服务的范围划分 1、城市物流配送:即向城市范围内的众多用户和加油站提供服务的配送。由于成品油消费市场的主体主要集中于城市,配送油库地址也主要选址建设在中心城市附近的铁路、码头,所以其辐射距离相对较短,其供应快、调度灵活,能实现少批量、多批次的配送。 2、区域物流配送:是一种辐射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可以跨市、省的物流配送活动。它打破传统按行政区域划分的市场范围,以在整体市场范
47、围内实现费用最小、效率最高为原则,配送的对象主要是位于公路旁的加油站用户,其配送中心是配送网络或配送体系的支柱。 3、资源串换式配送:是指资源配送的不同主体,由于市场对其需求的远近,可相互交换本地资源,以大幅降低费用,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务的目的。如在成品油一次配送中,由于中石油与中石化市场主体与成品油资源主要是按南北划分,但市场争夺相互渗透日趋扩大,销量大增,可以通过协调,中石油南方市场所需资源部分可由中石化提供,中石化北方市场部分也可由中石油提供,达到竞争、合作、双赢的效果。在二次配送中,同样也可以通过相互加油站与自己配送油库的远近来实现资源串换配送,达到费用节约的目的。 2.6.2按配送
48、主体不同划分 1、配送中心配送:指配送的组织者是专职从事成品油配送业务的配送中心。配成品油物流配送运输优化分配问题研究送中心配送的数量大、半径大、能力强,可以承担各行业生产、消费用油的配送及向加油站补充性配送等。它是配送的主体形式,但由于需要大规模的配套设施,投资较大,且一旦建成则机动性较差,因此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2、加油站配送:指配送的组织者为成品油经营的加油店,主要承担成品油零售业务,规模一般不大,无论是需求量或客户量都较少,主要是加油站附近的机构用户,但在该半径市场范围内,经营的油品品种齐全,容易组织配送。其网点多,配送半径小,比较机动灵活,可承担小批量用油的配送,但配送价格相对较
49、高,是配送中心配送的辅助及补充形式[7]。 3、炼油厂直接配送:需要配送的加油站或客户,若配送距离与炼油厂很近,若通过配送中心油库配送的费用大于直接由炼油厂成品油库配送的费用,那么就直接由炼油厂配送,以费用得到节省,效率、效益得到提高为原则。 2.6.3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划分 1、定时配送:指按规定时间或时间间隔进行配送。每次配送的品种及数量可按计划进行,也可在配送前由供需双方商定。 2、定量配送:即按事先协议规定的数量进行配送。这种方式货物数量固定,备货工作有较强的计划性,容易管理。 3、定时定量配送:即按规定的配送时间和配送数量进行配送,兼有定时、定量两种方式的优点,是一种精密的配送服务方式,从我国现阶段的成品油配送现状和发展来看,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 4、即时配送:即完全按用户突发的配送要求随即进行配送的应急方式,是对各种配送服务的补充和完善,灵活但配送成本很高,如在某些载货车辆在途中由于各种原因需要油品时需要即时配送。 2.6.4按配送品种和数量的不同划分 1、单品种大批量配送:配送的油品品种就是单纯一种标号油品,但批量大,需求周期固定,不需与其他油品品种搭配即可使车辆满载。这是目前油品品种配送的主要方式。 2、多品种:按用户要求将所需几个品种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