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图形的平移 第一课时 图形的平移 淮口镇中 朱时芳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知道平移的概念,能说出图形平移平移的决定因素是方向与距离. 2.知道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 3.会将一个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并能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图3-1-1 课前导学 温故与预习 课前热身 第3题 1.全等多边形的 对应边 、 对应角 分别相等. 2. 如图3-1-1,小狗拖着箱子跑: (1)如果小狗向左跑动了50米,那
2、么拖着的箱子向 左 移动,移动了 50米 的距离. (2)如果小狗向左跑了80米,那么箱子向 左 移动了 80米 . 3.如图,若△ABC沿AC方向移动得到△DEF,则∠A=∠FDE__,∠ACB=∠DFE__, ∠B=∠E _,AB= DE__,AD= CF__,BC∥ EF__. 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P65—67,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教材P65做一做和P67想一想. 2.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 距离 ,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 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 形状 和 大小 . 3.一个图形
3、经过平移所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 平行 (或在 一条直线上 )且 相等 ;对应线段 平行 (或在 一条直线上 )且 相等 ,对应角 相等 . 互动课堂 合作与探索 探究点一、平移的概念 做一做:请同学们把书或三角板放在桌子上,沿着某一方向移动,书或三角板的 位置 发生了变化,但 形状和大小 并没有发生变化. 看一看:小狗在拖动箱子中,箱子随着小狗跑动的方向移动,只有位置发生了变化,但箱子的 形状和大小 没有发生变化. 想一想: 我们在乘电梯是上下楼时,分上几层或下几层,我们的 位置 发生了变化,但是人与物体的 形状和大小 并没有发生变化
4、 反思小结: 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移动前后的图形是全等的吗?答:全等. 2.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 距离 ,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 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 形状 和 大小 . 由平移的概念知道:(1)图形的平移是指 图形整体 的平移,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 形状和大小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 位置 .(2)决定平移的要素:①图形 ②移动的方向 ③移动的距离。 平移的方向:图形上某一点到它对应点的方向,即平移前后对应点的射线方向 平移的距离:连接一对对应点的线段的长度,即对应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
5、 3.下列对于平移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图形的平移必须指明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 B.平移对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影响 C.平移和轴对称实质是一样的 D.整个图形的平移情况与其上任意一点的平移情况是一致的 探究点二、 平移的基本性质 1.如图△ABE沿射线XY的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成为△CDF.点A的对应点为_C__;点B的对应点为_D_;_E_的对应角是∠F;_∠ABE_的对应角是∠CDF;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_CD_;线段_BE_的对应线段是线段DF. (1)图中,对应点的连线AC,BD,E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答:平行.
6、 (2)图中每对对应线段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答:相等. (3)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答:AB=CD BE=DF AE=CF AC=BD=EF ∠ABE=∠CDF ∠AEB=∠CFD ∠BAE=∠DCF 小结:平移的性质: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所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 平行 (或在 一条直线上 )且 相等 ;对应线段 平行 (或在 一条直线上 )且 相等 ,对应角 相等 . 2. 如图所示,∠DEF是∠ABC经过平移得到的,∠ABC=33O,求∠DEF的度数。 解:因为平移前后的图形的对应角相等, 所以∠DEF=∠ABC=33O
7、 探究点三、 平移的作图 则线段AB为所求作线段. 1.经过平移,线段CD端点D移到了点B,你能作出线段CD平移后的图形吗? 分析:根据平移的概念首先应确定移动方向,因为点D移到了B,所以移动方向为点D到点B;第二,确定移动距离为线段DB的长度;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找关键点C的对应点A,这样就可以作出CD平移后的图形了。 方法总结 A.要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要原图形的位置外,还需要知道_方向_和_距离_,只有上述条件同时具备,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才唯一确定. B. 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①确定_方向_和_距离_,②找出原图形的_关
8、键点_③沿一定方向,按一定距离(或根据平移的性质)通过截取线段的方法找到各个关键点的对应点④按原图的方法依次连结对应点⑤写出结论. 2.如图,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请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1)指出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2)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解:(1)连接AD,平移的方向是点A到点D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是 线段AD的长度. (2)分别过点B,C按射线AD的方向作线段BE,CF,使得它们与线段AD平行且相等,连接DE,DF,EF,△DEF就是△ABC平移后的图形. 典例分析 例1:在下面的方格纸中. (1)作出△ABC关于MN对称的图形△A1
9、B1C1; A1 B1 C1 (2)说明△A2B2C2是由△A1B1C1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 解:(1)△A1B1C1如图所示. (2)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或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6个单位) 例2:如图,在△ABC中,AB=4,BC=6,∠B=60°,将三角形ABC沿着射线BC的方向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三角形△A′B′C′,连接A′C,求△A′B′C的周长. 分析:根据AB=4,BC=6,△ABC向左平移了2个单位,得B B′=2,B′C=4=A′B′,又∠B=60°得∠A′B′C =60°,所以△A′B′C 是等边三
10、角形,故可得出A′C长是4,进而得出△A′B′C的周 解:∵△ABC平移两个单位得到△A′B′C′,AB=4,BC=6, ∴B B′=2′,AB=A′B′。 ∵AB=4,BC=6, ∴A′B′=AB=4, B′C =BC-B B′=6-2=4。 ∴A′B′= B′C =4,即 △A′B′C是等腰三角形。 又∵∠B=60°, ∴∠A′B′C =60°,△A′B′C是等边三角形。 故△A′B′C的周长为:4×3=12。 方法点睛 熟知平移的性质,知道图形
11、平移后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当堂过关】 探究点一、平移的概念 1.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_A、D、E、F___ A.打开抽屉;B.健身时做呼啦圈运动;C.风扇扇叶的转动;D.小球从高空竖直下落; E.电梯的升降运动;F.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到停止的运动;G.篮球运动员投出的篮球运动;H.乒乓球比赛中乒乓球的运动 2.如右图所示,△ABC沿直角边BC所在直线向右平移到△D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 A.BE=EC B.BC=EF C.AC=DF D.△ABC≌△DEF 3.已知等边△ABC边长为5cm,将它向下平移8c
12、m后得△EFG,则△EFG是 等边 三角形,边长为5cm. 4.△ABC经过平移得到△A′B′C′,若△ABC的周长为15 cm,则△A′B′C′的周长= 15 cm. 探究点二、 平移的基本性质 1. 已知线段AB=5cm,向右平移3cm后得线段CD,则CD= 3 cm,AC= 3 cm. 2.如图所示,△ABC沿BC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 若BE=2㎝,则CF= 2㎝ . 3.已知∠ABC=50°,将它向左平移10cm后得∠EFG,则∠EFG= 50 °. 4. △ABC经过平移得到△A′B′C′,若∠A=40,∠B=60,则∠C′=__80,若AB=4cm,
13、则A′B′=_4cm . 探究点三、 平移的作图 1.请将下图的“小鱼”向左平移5格. 2.将图中的字母N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3cm,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3. 如图,将字母A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3厘米,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反思小结 1.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形状和大小;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所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 2.要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要原图形的位置外,还需要知道方向和距离,只有上述条件同时具备,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才唯一确定. 3.平移
14、作图的一般步骤:①确定方向和距离,②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③沿一定方向,按一定距离(或根据平移的性质)通过截取线段的方法找到各个关键点的对应点④按原图的方法依次连结对应点⑤写出结论. 导学分级训练 A级·基础过关训练 1.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平移过程的个数有( B )个 ①时钟的时针运行的过程②火箭升空的过程③地球自转的过程④飞机从起跑到离开地面的过程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将面积为30cm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向下平移得到△MNP,则△MNP是_等腰直角_ 三角形,它的面积是_30_ cm2. 3.若△ABC沿东南方向平移了3cm,那么△
15、ABC中BC上的中点D向_东南_方向移动了_3__cm. 4.如图3-1-5,面积为5平方厘米的梯形是梯形ABCD经过平移得到的且∠ABC=90°.那么梯形ABCD的面积为_5_ cm2, =_90°. B级·能力提升训练 1.火车在笔直的铁路上开动,火车以100km/h的速度前进了0.5h,则车尾走的路程是( B ) A.100km B.50km C.200km D.无法计算 2.△ABC沿正南方向平移3cm,得到△,为了使△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应将△向_正西_方向平移_3_cm. 3.如图,△DEF是△ABC通过平移得到的图形,且∠BAC=45°,∠C=35
16、°,DE=3cm,求∠E的度数和AB的长. 解:∵△DEF是△ABC通过平移得到的图形,AB=4,BC=6, ∴AB=DE,∠ABC=∠E ∵DE=3cm,∠BAC=45°,∠C=35°, ∴AB=3cm ,∠E =∠ABC=1800-∠BAC-∠C=1000 4.如图,△DEF是由△ABC沿BC方向平移后得到的图形,试判断四边形ABEG和四边形DFCG面积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思路分析: 根据平移的性质, S△DEF=S△ABC同时减去公共的部分△EGC的面积,即可得出四边形ABEG和四边形DFCG面积的关系. 解:相等,因为△DEF是由△ABC沿BC方向
17、平移后得到的图形, 所以S△DEF=S△ABC所以S△DEF-S△EGC =S△ABC-S△EGC, 所以四边形ABEG的面积等于四边形DFCG的面积. 5.如图所示,已知直线m∥n,A、B为直线n上两点,C、P为直线m上两点.(1)请写出图中面积相等的各对三角形________(2)如果A、B、C为三个定点,点P在m上移动,那么无论P点移动到任何位置,总有________与△ABC的面积相等,理由是________. 思路分析: 根据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再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首先判断出:△ABC与△ABP,△ACP与△BCP这两对三角形分别是同底等高的,故两对三角形的面积
18、分别相等.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让其中一对三角形的面积都减去公共的部分,即可得到第三对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AOC与△BOP. 解:(1)△AOC与△BOP,△ABC与△ABP,△ACP与△BCP. (2)△ABP;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两个三角形同底等高。 C级·拓展思维训练 图3-2-11 如图,已知Rt△ABC中,∠C=90°;,BC=4,AC=4,现将△ABC沿CB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1)若平移距离为3,求△ABC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2)若平移距离为x(0≤x≤4),求△ABC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y,并写出面积y与平移距离x之间的关系式. 思路分析: 根据平移的性质求出BC1,再判断出重叠部分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1)由题意得,BC1=4-3=1, ∵∠C=90°,AC=BC,、∴∠ABC=45°, ∴重叠部分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重叠部分的面积=×1×1=0.5; (2)由题意得,BC1=4-x, ∵∠C=90°,AC=BC, ∴∠ABC=45°, ∴重叠部分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y=×(4-x)×(4-x)=x2-4x+8.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