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桂林山水》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 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 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 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2、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教育方面: 1、 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水:静、清、绿山:奇、秀、险),以优美、简 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 之情。 文中的插图基本反映了课文中描写的桂林山水的特点。 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带着读
3、者观赏了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 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 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同时引起了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然后,用对比的 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 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以激情的赞叹引出了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在点出 特点之后,又具体描写了漓江的水怎样静、怎样清、怎样绿。这种以赞叹的语气 写实,让读者和作者一样,犹如亲临漓江,荡舟观赏这一美景。接着,作者在第 三自然段以同样的笔法,描写了桂林山的特点:奇
4、险、秀。文中二、三自然段 以抒情的语言写实,并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让读者切实地感受到漓江的水美, 桂林的山美,《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语言更美!文章第四自然段,综合观赏印 象。山水相映,云雾迷蒙,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点缀其间,构成一幅连绵不断的 画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首尾 呼应。 本课较难理解的是最后一段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 游船航行在碧绿的河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游览。 四、 教学方法 一、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种独特
5、的美。怎样引导呢? 首先,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词句的含义。其次,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 感受词句所描述的情境。第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读, 一边想象词句所描述的情境。 二、指导学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必须联系全文的内容。 三、这篇课文,写的景是美的,描述美景的语言也是美的,而贯穿于美景、眉纹之 中的是做准备祖国壮丽山河的美激荡起来的情感。因此,本课的教学应通过指导学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 情。 四、本课适合背诵。指导背诵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先把课文读
6、熟,在学生 基本读熟的基础上再提出背诵的要求,达到“熟读成诵”。二是指点一下背诵的方法。 根据本课的特点,应引导学生一边想象一边背诵,并注意第二、三自然段中结构相 似的句子。 五、 本课生词较多,大多数生词,只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并联系上下文去思考体 会,就可基本理解;个别词语,可在引导学生查阅字典、词典之后,稍作一些指点。 五、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百度视频: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闻名天下的桂林山水,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 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桂林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 蜒曲折,明洁如镜;
7、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 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因而自古就有“桂 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画面,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百度视频: 2、简单介绍“啊”的音变:在普通话中,“啊”在句子末尾时,读音会受它前 一个字的读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在本课中“啊”就这样读:真静啊(nga); 真绿啊、真奇啊(呀);真秀啊(哇)真险啊(哪)。 3、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字音。思考每小节写的什么? 4、检查朗读情况。 a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b 谁能说说各小节的内容? 我们先来弄
8、清课文写的顺序,课文先总的写桂林的山和水,然后分别写桂林的 水怎样,山怎样,最后又总的写桂林的山水怎样。全文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 三、品读感悟、以读悟情。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a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请找出来。 桂林山水甲天下 b 哪位小朋友理解“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再理解这个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 桂林的山水风景是天下第一美的 .人们都说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真是这样吗?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也随作者乘着木船沿着漓江,一起去观赏桂林的山水吧! 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a 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较?出示句子和画面。 b 这样比较着写漓江的水有
9、什么好处呢? c 漓江的水美,它的美体现在那些方面呢?找出相关的句子好好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 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 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板书:静、清、绿) ( 1)、欣赏漓江图片,理解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 百度视频: 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 (2)、教师重点指导朗读: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3)、老师朗读示范学生试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稍拖长声音, 然后把声音压平;“清
10、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绿,是很美的,同 学们试着念出美的意思来。 师:作者写出漓江的水从感觉和视觉上给人的感受,并进行丰富的想象。动中 有静,静中有动,巧妙点缀,给人以秀美灵动之感。我们也来仿照作者的写法, 说几个优美的句子: (4)、说话练习: 教室里真静啊!静得 ------------------------------------------- 。 公园里的花真香啊,香得 -------------------------------- 。 师小结:作者描写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时,
11、用了三个结构特点相似的分句,我 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排比句。它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一样,也是一种修辞手法。这个句子写得多美啊,让我们再边读边美美地体会一下吧。 (5)师生或男女学生互为引读,读出很惊喜的感情。 如:师——漓江的水真静啊!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6)、齐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游过了漓江的水,再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桂林的山吧!(欣赏图片)桂林的 山如此之美,让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那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它的呢?赶 快找到描写桂林的山的第三自然段。 百度视频: 自学第三自然段,分小组讨论, (1)、师出示自学要
12、求: ①、作者把桂林的山与什么作了比较? ②、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把桂林的山写好的? ③、思考: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2)、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 (3)、各小组代表汇报: (4)、再次欣赏图片,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百度视频: (5)、师重点检查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师:仿照刚才读“静”“清”“绿”的方法,怎样读?读出很“奇”、很“秀”、 很“险”的感受来。奇,先把声调提稍高,随后读得轻而平;秀,可读得平稳一点,重音停顿稍久一点;险,先要提高声调读得稍短促。 自由练读
13、指名读、男女生读。 (6)、齐读整个自然段。 4、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如此美的水,如此美的山,难怪作者发出了如此感叹:真是“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请大家读读第4自然段,也找找这种感觉。 (1) 读读第四自然段,欣赏桂林山水视频。 百度视频: 师:在第四段中,哪句是总结桂林山水美景的。为什么说这段是总结段呢? 师:再进一步启发:不但是那么“奇”、“秀”“险”的山,你再仔细看看, 山中还有什么——云雾迷茫、绿树红花,江面上呢——竹筏小舟。想想吧,这 里不是好象进入仙境吗? (2)齐读: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四、品读欣赏、指导背诵、
14、 通过看录像边欣赏边背诵。 师引导学生背诵时注意第二、第三自然段中结构相似的句子 五、“小导游”游戏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游览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领略了那里独特的美景, 现在就让我们来当个小导游带我们的家人到桂林来旅游,好不好呀 1、学生争先上台当导游,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当游客,随时和小导游交流。 2、学生评价,教师及时表扬鼓励 六、总结全文 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你和作者游玩了感觉如何? 仿照作者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句式,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1)、学生习作展示 (2)、生谈收获。 六、 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是小学语文的一篇看图学文,由一幅山水画和一篇文字
15、优美的短 文组成,课文抓住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点,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表达 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指导学生学习时,不仅要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漓 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还要着 重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即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在整个教学中,我运用情境教学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儿童的心理特点, 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作品描绘的意境之中。赞同 七、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 学校:刘店小学 姓名: 王凤芹 职称:一级教师 电话: 13863613826 电子邮件:1579494862@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益都街道刘店小学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