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
著作
要点
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
思想路线的形成
1925.12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分析中国社会的各阶级状况及其在革命中的地位;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新民主主义思想形成
1927.3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民的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
1927
八七会议
“枪杆子里出政权”
1928.10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工农武装割据
1928.11
井冈山的斗争
1930.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初
2、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1930.5
反对本本主义
第一次明确提出反教条。初步界定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阐述了毛思活的灵魂。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的革命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状况”
初步界定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1935
遵义会议
确立领导地位
(以上)毛泽东思想形成
1935.12
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瓦窑堡会议)
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路线。
1936.12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总结土地革命中党内在军
3、事问题上的大争论
1937.7
实践论
批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
做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7.8
矛盾论
1937
洛川会议
全面抗战路线
1938.5
论持久战
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科学预见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
1938
论新阶段
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38.11
战争和战略问题
“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1939.10
<共产党人>发刊词
1.三大法宝
2.提出建立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3.第
4、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新民主主义思想达到成熟
标志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已经形成
1939.12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 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
2. 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内容
3. 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
1940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1941-
1942
改造我们的学习
延安整风的指导性文件
对实事求是做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整顿党的作风
反对党八股
1942.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工作的方向和原则
5、1945
论联合政府(七大)
三大作风
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标志毛思达到成熟
延安整风和七大→在全党确立
1947.12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三大经济纲领
1948.4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土地改革路线
1949.3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西柏坡会议)
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提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1949.6
论人民民主专政
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1956.4
论十大关系
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共八大指导思想
1957.2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