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余角和补角 教学设计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八中学 姜福人教版初中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1页课标要求:在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和性质的同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过程【教材分析】余角与补角是在学习了角的度量与角的比较与运算的基础上,对角的数量关系做进一步的探究,另外教材已开始对学生提出“说点理”,为以后推理证明题做准备,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情分析】: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乡村,学生智力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和发展均不平衡。因此比较适应用小组参与探究活动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分组讨论发现归纳数学知识。【设计理念】:针对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组织学生实践感悟
2、出互余互补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发现互余互补的性质,使学生成为探求知识的主体。同时利用问题探究式的方法及竞赛法对新课加以巩固理解。在生生、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体现对弱势学生更多的关心。【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 (1)理解余角、补角的概念,并能利用概念识图、判断、和进行简单的计算。 (2)利用概念探究余角和补角的一些基本的性质。 2技能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教学重难点】重点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及性质。难点通过简单的推理,归纳出余角补角的性质,并用规范语言描述。 【.教学过程】(一)余角的概念教学1 复习提问:角的定义是什么? 1和2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2 新课引入,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内容3 展示三角板、学生做题,说出两个角的关系,从而得到互为余角的概念(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然后老师在强调说明)如果两个锐角的和是一个直角,我们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也可以说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互为余角的概念,并会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学会简单的推理。 4 巩固练习,掌握余角的概念(二)补角概念教学 1 观察图形,
4、得到互为补角的概念。并让学生用几何语言得到结论 2巩固练习,掌握补角的概念。注意要点:(1)互补是两个角之间的关系。(2)与角的位置无关(三)余角补角的性质: 1展示课件,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到余角和补角的几个性质,并用几何语言表达出来,同时,引导学生记忆,加深对性质的理解。 2同角的余角相等如果1是3的余角,2也是3的余角,那么1与2有什么关系呢?3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2是1的余角,4是3的余角,且1=3,那么2 与4有什么关系呢? 4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四)巩固练习: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并能熟练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五)点滴收获: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通过课后题,是学生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与掌握。(七)板书设计一余角 1 定义 二 补角 1定义 2 性质 2性质教学效果预测:多数学生能掌握本节知识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大训练,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