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章节名称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二课时 学时 一课时 课标依据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2单元“角的度量”主要学习角的度量,并为学生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以及四年级下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2、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过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知道量角的意义。 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
2、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2单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学生已经在二年级上册的时候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也已经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但是第一学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感知,而四年级的学生正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转折点,所以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抽象出来角的各个特征及角的度量,并为学生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学习了直线、射线、知道了角是有两条射线组成的。这节课是学生在此基础上认识量角器,进一步学习角的测量,会用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更进一步
3、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跟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学 习 目 标 描 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标 层次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2.2-1 识记 学生能够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计量单位 2.2-2 理解 学生通过量角操作得知角的大小和角的边长没有关系 2.2-3 应用 学生会用量角器量角 学科 数学 授课年级 四年级 课题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设计者 孟晓雪 单位 苏尼特右旗第一小学 项目 内容 对策 教
4、学重点 学生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 通过展示对比来突显正确量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 自主归纳出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以及内外圈刻度线的认识。 多媒体展示量角器的发展,学生明白工具的完善过程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要求学生带好量角器。 学习环境 (√)多媒体( )普通教室( )网络教室( )其他教室 教学媒体的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 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2.2-1 学生能够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计量单位 课件 演示 课件演示量角器的构成 B、D
5、E A 体现了量角器发展形成的缘由和构成的完善 5分 自制 、 网上下载 2.2-2 学生通过量角操作得知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没关系 课件 演示 课件出示例1,并演示边长不相等角度相等的两个角的比较过程。 F、G B 课件形象直观,引导学生推论出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角两边的开口大小有关。 8分 自制 、 网上下载 2.2-3 学生会用量角器量角 演示 课件 课件示范量角方法,并比较错误操作方法 D、J F 严格了学生的量角的方法 10分 自制 、 网上下载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1、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
6、本节课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自主探索法,同伴交流等方式来掌握测量角的技能。 3、动手操作法,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等亲身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容易达到在学生头脑建立各种角的表象。从而加快学生对度量角的操作技能的形成目标。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媒体的应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学生任意画一个角,并和同桌比一比角。 3、动画演示两个角的比较大小。 4、设疑:这两个角不能用重合的办法比出哪个角大,引出半圆工具。 积极举手发言 认真画角,和同桌比一比谁画的角大。 仔细观看课件,看
7、教师演示说明。 认真倾听。 动画演示两个角的比较大小。 设计意图:“思起于疑”,在导入环节,提出这两个角不能用重合的方法比出那个角大?学生由于无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个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学 习 新 知 学 习 新 知 学 习 新 知 学 习 新 知
8、 学 习 新 知 1.了解量角器的发展过程 。 (1)把这个半圆工具平均分成18份,你还能从这个半圆上找出合成角吗? 用这个半圆工具我们可以比出哪个角大,可是我们不满足于此,还想知道大多少该怎么办呢? (2)师讲解:把这个半圆工具的每一份定为10度,一共有18个这样的10度角,那一共是多少度呢? (3)用这个半圆工具量角。(通过数小角知道这两个的度数) (4)通过实践操作发现新问题:这样读数不是很方便,每次都要10度10度的数,同学们有没有好办法? (5)加上内圈
9、刻度试一试量角。(出示一个开口向左的角,提问这样看刻度150度是这个角的度数吗?) (6)同学们会想到再加一圈刻度。出示量角器的完整图。 2、认识量角器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细分量角器,把每10度的角再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1.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o”来表示。把半圆形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的角,记作1 o。 (2)动画演示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外圆刻度、内圆刻度。 (3)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器上有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量角器上各部分的名称。 3、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1)小组讨论怎样测量这两个角的度数(让学生尝试度量书上37页的角) (
10、2)学生汇报,教师边用多媒体演示边说明量角的方法和步骤。 (3)教师动画37页量角,请同学们看看自己刚才量角有哪些不足之处。(随机提问读这个角的度数用外圈刻度还是内圈刻度?提示可以把角的边延长,度数更方便) 4、练习量角 (1)完成书上38页例1. (2)教师巡视。 (3)观察第一组角,说说什么是一样的,什么不一样?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4)观察第二组角,提问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问题。 指名上台指出合成角 仔细观看课件 学生看课件和老师一起数角的度数。 学生积极动脑,如果在这个半圆
11、工具上加上数字会不会跟方便一些? 学生认真看课件,跟着老师认识量角器。 看课件,对照自己的量角器认识角的计量单位、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同桌之间试着量∠1和∠2。 学生汇报角的度数及量角的方法。和老师归纳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学生认真观看,和自己之前的操作比较,有没有不足之处。 认真听老师讲解角的两边不够长时的量法。 独立完成书上38页例1. 学生汇报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
12、关系。 学生很容易说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课件出示量角器的构成和形成要素以及来历图 。 课件展示量角器1度角 动画演示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外圆刻度、内圆刻度。 动画展示37页量角, 多媒体出示:书本第38页的两组角。 设计意图:在认识
13、量角器时,展示量角器各部分的由来,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量角器,知道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这样将学生自主探索和多媒体演示补充有机结合,有效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1度角的实际大小的表象。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尝试度量这两个角,并试着同桌交流,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初步感知量角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小结掌握量角的方法,接着通过多媒体演示深化的量角方法,这样由感知--了解--掌握
14、深化强化巩固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促进了学生数学技能的掌握。 设计意图:角的大小决定因素的教学,由猜测到验证,再到结论的得出,加深了学生对角的大小的认识,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也把角的两边是射线可以无限延长这一知识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系统。 巩固练习 教师巡视辅导 1、书上38页做一做1题 2、书上39页4题 3、判断题 课件出示练习题 巩固量角的正确方法避免量角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 评价修正 促进迁移 个性化 教学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结
15、 构 设 计 用量角器量角 小结收获 巩固练习 使用量角器的方法 通过量角发现角与边的关系 认识量角器 量角器的发展过程 复习设疑,导入新课 板书设计 二 角的度量 方法:点点重合 边线重合 边所对的刻度 形 成 性 练 习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标 测试题目内容 1 书上38页做一做1题 1. 观察一下量角器,看看 30°、 45°、 60°、 90°、 120°有多大。 2 书上39页4题 先估计,再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 3 巩固量角的正确方法避免量角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 1.度量角的
16、时候,大角用大量角器,小角用小量角器。 ( ) 2.量角器有两圈刻度是为了方便量角。 ( ) 3.量角时,要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所指向的刻度。 ( ) 4.角的边越长角越大( ) 5.角的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 ) 形 成 性 评 价 通过学生的练习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摆放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出错多的在书上39页4题中的第二个角的度数。出错原因一是量角器上的刻度线比较稀疏,二是学生没有把边延长去读度数,比结果少了5度。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的练习
17、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摆放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觉得问题主要有:1、准备不充分,本课需要学生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课前布置学生购买量角器时,没有强调量角器的规格、质量等要求,课上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使用的量角器不规范,上面的刻度比较稀疏;有的中心是被挖空的一个洞,在进行中心对顶点这个步骤也是会出现偏差,这些量角器对学生正确测量角的度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2、考虑不周全,如果步骤改为先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再通过平移使顶点和中心重合,这样操作过程可能会简单些,学生也更容易掌握。 备注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学 科:数 学 授课年级:四 年 级 课题名称:角的度量 设 计 者:孟 晓 雪 单 位:第一小学 11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