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教材概述: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了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选编本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育学生民族精神。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通过几年语文的学习,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但因本课涉及历史背景资料,学生“0”预习,会较为陌生,要感受台湾人民的爱国感情,还有难度。
教学目标:
1、认
2、识“闽 诸”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了解课文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的情境,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的情境,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
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让学生回想自己哪一堂课是难忘的。
简要地给大家讲一讲,分享一下。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也
3、叫难忘的一课。
3、读了这个课题,你想到哪些问题?
4、带着问题读文章,就会很有收获。请大家拿着笔,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吧。注意本课的生字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自学检测,问题反馈:
1、 生字认识
本课的生字就藏在词语中,你认识吗?
闽南语 诸葛亮 航业 光复 国语
读,理解
2、课文写了什么事呢?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汇报:课文写了什么事呢?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学国语 参观礼堂
三、研讨课文内容
1、反馈学生的问题。
为什么难忘呢?就得研究他们学习的内容了。
课上学的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
4、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联系上下文,想想从中感受到什么?
默读课文找一找,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
2、第一次 是老师一笔一画地写。
谈感受 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作为一位老师,怎么还很吃力,不太熟练呢?
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联系资料、联系上下文,促进理解。
虽然读得不熟练,但是读得怎么样呢?
3、第二次,跟着老师一起朗读
老师和孩子对于我这个不速之客为什么没有感到意外呢?
有着共同的思想感情,使彼此的心连在一起。
4、第三次,参观礼堂后,我激动地重复课上的话。
作者在学校的礼堂里看到了什么?
看到我们中国自己历史中的伟人,你有怎样的感受?
5、
但台湾的老师、孩子们忘记了祖国的历史吗?
如果当时你看到这一切,你会怎样想呢?
作者:我看着看着,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怎样的泪呀?
作者会怎样想呢?
作者感受到老师、孩子们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情意。
再读,让我们也来感受感受吧。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5、所以,作者最后说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什么意思?
与陈述句比较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6、作者所经历的一课,为什么难忘呢?
四、课堂小结
1、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或感受吧。
2、布置作业:查阅台湾“光复”前后的资料,和同学交流。
相信大家对于台湾人民那强烈的民族精神,浓厚的爱国情意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23*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学国语 强烈 民族精神
看礼堂 浓厚 爱国情意
联系资料、联系上下文——促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