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班音乐活动大公鸡和小青虫 津南二幼 黄立娜 指导教师 刘欣活动目标:1、 感知“大公鸡和小青虫”的游戏情节,并尝试使用铃鼓或鼓槌有节拍的表现大公鸡和小青虫的形象。2、 通过游戏化的打击乐活动,体验同伴合作的乐趣。活动重点:感受游戏化打击乐活动,体验同伴合作的乐趣。活动难点:尝试使用铃鼓或鼓槌有节拍的表现大公鸡和小青虫的形象。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图谱、游戏音乐、铃鼓和鼓槌若干套2、 经验准备:幼儿对铃鼓和鼓槌有一定的认识,并对大公鸡和小青虫之间的角色关系有一定的了解。活动过程:一、 情景进场(调动幼儿对音乐的无意注意)师:“你们认识小青虫吗?它是什么颜色?走起路来是什么样子呢?”(幼儿
2、模仿小青虫进场)师:“天气太热了,把我们的小草帽带上吧!”(情节铺垫)师:“小青虫赶紧回到小洞洞里藏起来吧!”(引导幼儿回到指定座位)二、 情节导入师:“农场里住着这么一群可爱的小青虫,同时还住着一直可怕的、威武的、强壮的大公鸡!每当小青虫们出来晒太阳的时候,大公鸡也就跟着出来了!他来干什么呀?(捉小青虫)哎呀!太吓人了!小青虫这么小,爬的又这么慢,很容易就会被大公鸡捉起来的!(老师做害怕状)不过不用担心,好心的小仙女有一句神奇的咒语,学会了它就再也不怕大公鸡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咒语究竟是什么。”(播放音乐,教师结合动作与表情说游戏对白)三、 难点提前师:“是什么咒语让小青虫获救的?咒语是怎
3、样说的?”(引导幼儿模仿老师说出节奏对白,并按节拍拍手)四、 节拍练习师:“小仙女还为我们寄来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看,信上都写了什么内容。”(展示图谱,引导幼儿拍手谱)师:“信上讲了些什么呢?”(引导幼儿进行音乐故事概括)师:“我们都知道了小仙女信上的内容,可是我们后面的客人老师们都没有拍手,一定是没听清,我们给老师们把信再读一遍吧!”(巩固练习)师:“客人老师们听清楚了吗?快给我们聪明的小青虫拍拍手!”(引导老师们给幼儿鼓励)五、 乐器表演1、 导入乐器师:“我这里有两个宝贝,一个是圆圆的、很结实的,一个是长长的、尖尖的。你们认为哪一个更像小青虫的帽子呢?(铃鼓)哪一个更像大公鸡的嘴巴呢?
4、鼓槌)2、 自选乐器:师:“你是喜欢可爱的小青虫还是威武强壮的大公鸡呀?”(问题预想:没有人愿意做大公鸡,教师可用动作模仿大公鸡,吸引幼儿兴趣。)师:“先请小青虫来拿帽子!再请大公鸡来拿它的大嘴巴!”(幼儿分组)3、 第一次游戏:(无音乐,仅对白)师:“大公鸡在睡着的时候,小青虫出门的时候能够很大声音吗?会把大公鸡吵醒,所以要悄悄地。当大公鸡出现时,小青虫要迅速藏起来。那么当小青虫念咒语的时候,咒语的魔法就会把大公鸡都定住,所以大公鸡要摆出被魔法定住的造型,直到咒语说完为止。”(将演奏要求提前,避免活动常规过乱)师:“小青虫和大公鸡都准备好了吗?现在大公鸡都睡着咯,小青虫要悄悄的出门咯!”(
5、幼儿动作尝试)4、 第二次尝试:(有音乐,有对白)师:“大公鸡的嘴巴可尖锐了,如果城堡不坚固有缝隙的话,小青虫的大城堡一下子就会被大公鸡掀翻了!所以我们城堡的房顶应该很坚固,没有缝隙。城墙呢?站好,不摇晃。小青虫的咒语说完了,城堡盖好了,大公鸡们才能用长长的嘴巴去啄小青虫的房顶,只啄哪里?(房顶)啄城墙嘴巴可就太疼了。”(发现问题后的动作指导)师:“哪只大公鸡捉到小青虫了?那么这只小青虫就变成我们大公鸡队的一员咯!”六、 集体游戏1、尝试游戏师:“这一次我们要到中间的草地上来晒太阳咯!听音乐,准备!”2、师生互动游戏师:“后面还坐着这么多的小青虫和大公鸡,请你们拿一件宝贝送给他们,邀请他们也来散步吧!”(利用教师资源,丰富幼儿游戏经验)师:“小青虫和大公鸡带着们的大朋友一起准备好,我们要开始咯!”七、 结束环节师:“太阳落山了,大公鸡和小青虫也该回家了,和你们的大朋友们说再见吧!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