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昌镇中心学校 (一 )年级 (音乐 )学科教学设计
授课人
韩铁群
教学内容
歌曲《法国号》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第(1)课时
总第( 14)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晰的咬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法国号》。
2、认识法国号,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3、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并随音乐表现。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表现四三拍子的律动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西洋铜管乐器中的部分乐器,感受圆号的音色。
教学准备
电子琴,电脑,节奏卡,幻灯片图片。
设计思路
集体意见
教学过程
一、感受(看
2、——说——听——做)
1、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学习《美丽的圆》。说到圆,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小朋友的想象真丰富,太阳、月亮等等,这些东西都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圆形的东西。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什么?知道它是什么吗?老师告诉你们,它呀是一件乐器,名字叫做“圆号”。
2、摸一摸。老师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指一指,看看圆号身上哪些部分是圆的?号嘴、号口、号身。(生指到各个部位,师依次进行介绍)
3、师介绍圆号的形成过程。
这件乐器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那时侯人们靠打猎为生,在遇到动物的时候,需要求助于其他人员,那时侯,通讯设备可没有现在这样发达,有手机、小
3、灵通……人们用声音来传递信息,他们用牛、羊等兽角做成可以发出声音的器具。在17世纪,人们用两米多的黄铜管盘成的圆形号角,用31种特定的号声,来描绘所见到的动物种类,大小和颜色。你们看,这就是圆号最初的样子。(多媒体出示图片)后来,为了让圆号的声音更为丰富,人们又进行了几次变革。你们看,这是后来变革之后圆号的样子。直到20世纪,圆号才演变成这个样子。(师高举圆号)老师讲了这么多,你想不想听听圆号的声音呢?
我强调的是对于三拍子节奏的一个初步正确的表现,再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的表现,
二、体验——新歌学习
1、导入:小朋友们,老师啊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圆号还有一个名字,叫
4、做“法国号”。老师这儿有一首法国号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的时候,仔细观察曲谱,看一看这首歌谱是几拍的?找找哪些乐句是相同的?
2、动作表示三拍子。(拍手、拍肩)
3、请学生随琴声一起来做一做。
4、学生创编动作表示三拍子,并随琴声做一做。
5、师分乐句弹奏,生分乐句学唱歌曲。
6、将5 3 3与5 2 2两个乐句单独练唱,唱准音高。
7、集体随琴声哼唱全曲。
8、生完整地演唱歌曲。要求:在演唱“嗡巴巴”时。 “嗡”好象是模仿法国号的低音区,唱的重一点、声音低沉,饱满;“巴巴”好象是模仿法国号的中音区,要唱得明亮有弹性一些,其它部分的声音要连贯。,
9、学生随教师的琴有表情、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0、师生接唱、男女同学分角色演唱歌曲。
三、拓展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圆圆的法国号在乐队中可少不了它?你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管乐队在演奏乐曲,你们找找看,有没有圆号?除了圆号,你们还认识哪些乐器?(播放管乐队演奏录象)
2、师依次介绍其它乐器,告知学生乐器的名字。
简单说一说乐器身上的圆。要求学生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姿势。(黑管、长笛、小号、中音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青蛙找家
找不到家 着急
找到家 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