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红谷滩新区生米中学 张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收集鲁迅生平和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2、 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
2、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 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回顾复习作者鲁迅及相关知识;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时代背景材料。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 4.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5.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3、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出示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作家作品 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2.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
4、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标示段序,初步感知文意。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2.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
5、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板演自己列出的结构图。 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见藤野前,在东京 相识 与藤野在仙台 相处 离别 相别后,深切怀念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这就是当年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显示图片)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这篇文章还有另外一条暗线,那么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我们先按下暂且不表。下面先来看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述藤野先生的。
6、四、研读,分析藤野形象 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 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投影显示如下) 跳读课文,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大家找
7、找看,一共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几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2.学生朗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
8、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
9、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前面我们阅读了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一些文字,文中还有一些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3.领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作者是抱着什么目的去日本的?为什么又离开日本去了仙台?(出示《自题小像》) 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研讨交流,教师小结。 A.在东京 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所感————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 B.去 仙 台 日暮里:触发忧国之情 爱 国 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C.弃医从文(显示图片和电影资料) 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 爱 国 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D.离开仙台,怀念先生 直抒怀念之情—— 热情赞颂 高度评价 藏讲义 爱 怀念付诸行动——挂照片 写文章 国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并明确词义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