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剂学》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一、前言 1、课程定位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药剂学在药学领域中表现出两个很重要的作用;第一作用是药剂学处在一个转换枢纽的位置,无论是现代药物还是传统药物,无论是对药物的成分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多少研究,在临床使用之前都要制备成一定的制剂,没有药剂学的制备过程就不能完成药学研究和临床之间的衔接;第二个作用是承上启下,药剂学是在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的药物制剂研究工作。同时,为保证制剂产品达到要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所以必须经过药理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验证以后才能进入到临床应用阶段。药剂学主要内容
2、包括:临床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以及药物制剂稳定性、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药品调剂和药学服务等内容。在课程实验教学内容方面还设置了药品生产、调剂模拟实验,为满足实习岗位对操作者技能的要求。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逐步掌握从事药品生产、经营、调剂以及药品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药剂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制剂制备能力、产品质量控制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制剂生产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处理的能力;具备处方药调剂和药学服务的基本素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综合、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学习后能够相对独立承担药品生产、经营和服务第一线工作奠定基础。 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理
3、念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与国家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 (2)、课程教学目标和组织与学院大力发展的职业教育、创办职业教育特色相匹配,体现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工学结合等办学理念。 (3)、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普遍性、学生差异的个体性教育等育人思想和观念。 (4)、在总结过去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①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临床与生产实际 当前医院药师正面向岗位
4、职能的转变,从“以药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不再局限于发药和调剂,而是指导合理用药。这就要求未来的药剂工作者不仅懂得药物制剂知识,还要与临床实践联系,与工业化生产联系,了解医院的用药情况,了解药品从研究到申请专利到生产的全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各种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从而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指导合理选用不同剂型药物,在生产中能够规范生产药物剂型。 ②结合实际进行开放式教学和集中实验教学 药剂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内容广泛,与科研及生产结合密切。因此必须注重课堂教学与科研、生产实践教学相结合,组织开放式教学。带着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带着教学和实验
5、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集中时间到制药企业的制剂车间参观学习,观察制剂生产过程,学习实际生产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到药品检验所了解具体药物的质量检测分析过程。 ⑶注重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药剂学的教学应以培养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技能性人才为目标,教学兼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提出“为什么”、“怎么样”等启发性问题,让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一起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6、药剂学课程可设置自学学时,为学生指定学习章节内容,提出自学要求。如提出题目范围,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写出综述报告。有的学生自学后提出问题,教师组织讨论课,学生可充分发表看法,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④重视多媒体教学,应用多种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药剂学涉及操作车间和很多制药机械,学校不可能具备所有的设备,因此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制备集图片、文字、声音为一体的课件,全方位展示制药企业的车间设计、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使不易口头表述清楚的制粒
7、整粒、压片、包衣等过程,通过课件演示变的一目了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例如对一些纯理论知识,如药物动力学可以通过数学公式的推导让学生逐步掌握理论知识。最后,在授课之前,认真梳理讲授内容,规范书写教案,整理讲授章节的卡片(自己制作的提纲卡片)等相关准备。 课程设计思路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药剂学课程标准是以(教高[2006]16号)精神为指导,参考了同类高职院校药剂学课程设置,根据我院药学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经多方讨论总结形成的。 (一)总体思路 1、课程标准符合(教高[2006]16号)精神,符合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体现“技
8、能教育”,“工学结合本”职业教育理念。 2、药剂学是一门与药品生产实践及其临床应用最贴近的药学主干课程,当今药学研究发展迅速,各种药物制剂及其辅料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因此,课程标准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基本理论教学,而应把实验教学、专题讲座、课外活动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体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3、课程标准要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力求达到可操作性、科学性、规范性。 (二)具体设计 1、把每种制剂的生产过程作为一个模块,再把模块细分成与岗位操作相适应的项目。 例如:硬胶囊剂生产工艺流程---------模块; 项目1:空胶囊的制备; 项目2:内容物的充填; 项目3
9、胶囊的封口和抛光; 项目4:质量检测; 项目5:胶囊的包装。 片剂生产与检验---------模块; 项目1:原辅料粉碎过筛; 项目2:原辅料混合; 项目3:制颗粒; 项目4:压片; 项目5:片剂检验。 大输液生产工艺--模块; 项目1:输液容器及包装材料的处理; 项目2:输液的配制; 项目3:输液的滤过; 项目4:输液的灌封; 项目5:输液的灭菌。 项目6:输液的质检。 项目7:输液的包装。 2、在90分钟(2学时)的理论教学中,2分钟的教学导入、3分钟的知识链接、5分钟的教学互动、75分钟的课堂教学、5分钟的课堂结束总结。在实验教学中,把全班学生分为10
10、个小组,每组4人。 二、课程总标准(见表1) 表1 课程总标准 课程代码 4437112 编制人 王仕宝 审定人 朱玉泉 开设学期 第4 学期 计划学时/学分 90 编制 时间 2010.7 审定 时间 2010.7 适用对象 高职 药学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药剂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临床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分类;掌握主要剂型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要求;掌握处方调配工作程序和要求。 2.熟悉各种剂型生产所用辅料(或附加剂)的作用、质量检查主要项目的合格标准;熟悉药学服务的基本内容。 3.了解各种剂型生
11、产所用辅料(或附加剂)的性质、制备生产设备和药物的包装与储存要求;了解生物药剂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临床常用剂型和工艺用水的常规生产技术、质量控制技术;熟练掌握非处方药销售工作要求。 2.学会一般(常规)制药设备的使用、保养技术;学会制剂辅料(或附加剂)的选择和使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师、学生的双边互动,使学生在学习、生产过程中养成观察、发现、思考问题,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概括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1.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
12、严谨的工作态度。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学习内容 共12章内容,包括绪论、液体药剂、浸出药剂、注射剂和滴眼剂、半固体制剂、固体制剂、其他剂型、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力学、处方调剂与药学服务;20多个实验内容。 学生应有基础 高职学生应该在先学习前面(三个学期)所学课程,如基础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等多门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验考核合格后,才开设药剂学本门课程。 教学方法 1、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2、开展课堂讨论式教学法(CBS):学生分组讨论----老师总结 3、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13、PBL):如每个具体制剂的处方分析 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所占10%,课堂提问所占5%实验报告所占10%,创新实验操作所占10%,中期自测所占5%,期末考试所占50%;(期末闭卷笔试,考试分值100分,选择题30分,包括单选20分和多选10分;填空题15分;名词解释15分;简答题20分;计算题10分;处方分析10分。)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描述药剂学、药品、新药、药物剂型、制剂、方剂、药剂、成药、辅料的概念。 2. 分类药物剂型的三种方法、举例说明药物制成剂型的目的。 3. 复述药剂学在药学上地位。 4. 复述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及概念:工业药剂学、物理药
14、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5. 概述掌握药典的概念; 技能目标 会查阅国家级药品标准(如:药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感性认识药剂学的工作范围和岗位技能的要求; 学习内容 1.药剂学概述;药剂学概念、地位、发展方向、专业术语、分类。 2.药品标准;中国药典和国外药典。 3.GMP和GSP;目的和意义。 学 时 理论 2 考核评价 方式 考试 实践 0 权重 5%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提前预习、教师讲解、课后提问; 主要考核点 知识 多
15、个名词解释,如药剂学、药品、新药、药物剂型、制剂等 技能 查阅国家药典 态度 热爱药学专业和药剂学这门课程 参考资料 《药剂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张琦岩主编,人卫出版社,2009。 《药剂学》,卫生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学习指导》,全国高职教育配套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实用药剂学》, 凌春生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第二章 液体药剂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液体药剂的概念、特点与分类,液体药剂的质
16、量要求。 2. 熟悉液体药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3. 掌握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4. 熟悉高分子溶液剂。 5. 掌握混悬剂和乳剂的制备。 6.熟悉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的液体药剂。 技能目标: 1.学会溶解法制备溶液剂,学会应用分散法制备混悬剂,干胶法、湿胶法、机械法制备乳剂; 2.学会溶液剂、混悬剂、乳剂的一般质量检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要达到操作规范,同时有些制剂的配制方法和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如乳剂和我们所吃的花生稀饭有些相似。 学习内容 1.液体药剂概述;液体药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2.溶液型液体药剂;高分子溶液;混悬剂;乳剂; 3.按给药途径与应用
17、方法分类的液体药剂; 实训1:称量操作、滤过操作等练习 实训2:真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实训3:高分子溶液液体药剂的制备 实训4: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实训5: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学 时 理论 8 考核评价 方式 理论考试、实验操作 实践 6 权重 12%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学条件 教室、实验室等 教学活动设计 理论教学(2分钟的教学导入、3分钟的知识链接、5分钟的教学互动、75分钟的课堂教学、5分钟的课堂结束总结); 实验教学(分为10个小组,每组4人)等; 主要考核点 知识 各液体药剂药剂的概念、质量要求 技能
18、 各液体药剂药剂的制备操作 态度 实验中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比较 参考资料 《药剂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张琦岩主编,人卫出版社,2009。 《药剂学》,卫生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学习指导》,全国高职教育配套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实用药剂学》, 凌春生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第三章 浸出药剂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浸出制剂的概念; 2.熟悉浸出制剂特点与浸出溶媒、附加剂; 3.掌握汤剂的概念;了解特点;熟悉制备注意
19、事项;会正确制备汤剂; 4.掌握酒剂的概念;了解制备注意问题;熟悉制备方法; 5.掌握酊剂的概念与浓度要求;熟悉其特点、制法及要求;会正确制备酊剂; 6.掌握流浸膏剂的概念与浓度要求,了解制剂特点;熟悉制法及适用性; 7.掌握浸膏剂的概念与要求,了解制剂特点用途;熟悉种类要求、制备方与 程序;掌握煎膏剂的概念;熟悉特点、适用性、制备程序;了解制备注意问题; 8.熟悉提高浸出制剂质量的措施;掌握化学测定法、生物测定法、药材比量法概念; 技能目标: 学会浸渍法、渗漉法等浸出方法操作和注意事项;学会酊剂、流浸膏剂的制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增加了对药剂制备操作的兴趣、总结了中药
20、制剂的三个单元操作过程,即浸出、浓缩、干燥;在相似的剂型学习中养成了比较学习的方法;树立了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和中药现代化的理念。 学习内容 1.浸出制剂的概念和特点;浸出溶媒、附加剂; 2.浸出药剂原理;浸出药剂的制备; 3.常用的浸出药剂; 浸出药剂的质量控制; 学 时 理论 6 考核评价 方式 理论考试、实验操作 实践 2 权重 5%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学条件 教室、实验室等 教学活动设计 理论教学(2分钟的教学导入、3分钟的知识链接、5分钟的教学互动、75分钟的课堂教学、5分钟的课堂结束总结); 实验教学(分为10个小组,每组
21、4人)等; 主要考核点 知识 浸出制剂中每种具体剂型的概念、质量要求等 技能 制备过程操作 态度 实验中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比较 参考资料 《药剂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张琦岩主编,人卫出版社,2009。 《药剂学》,卫生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学习指导》,全国高职教育配套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实用药剂学》, 凌春生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第四章 注射剂和滴眼剂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注射剂的概念、特点
22、与分类,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2.熟悉热原的概念、组成与性质,污染热原的途径,除去热原的方法,检查热原的方法。 3.掌握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 4.掌握灭菌方法,了解空气净化技术 5.掌握注射剂的制备。注射剂的生产工艺流程,注射剂容器与处理方法,注射液的配置,注射液的滤过,注射液的灌封,注射剂的灭菌和检漏。 6.熟悉输液剂概述,输液剂的生产工艺,输液剂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营养输液,血浆代用液,输液剂的质量检查。 7.熟悉注射用无菌粉末。 8.了解滴眼剂。 技能目标: 学会注射剂的质量检查技能,会制备注射用水的技能;学会渗透压的调节和计算,学会注射剂典型的处方。 情感态度与
23、价值观念 感受到注射剂是所有剂型中质量控制最为严格、质量要求最高的制剂,树立了在注射剂中操作的规范和严肃的意识。 学习内容 注射剂概述;热原;注射剂的溶剂和附加剂;灭菌方法;注射剂的制备; 输液剂;注射用无菌粉末;滴眼剂; 实训6:反渗透生产纯化水设备的使用 实训7:批量(200kg以上)生理盐水溶液的生产工艺拟定及生产操作 实训8: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的制备 实训9:生产岗位工作服的着装 实训lO:注射用水制备生产设备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实训1l:微孔滤膜、垂熔滤球、钛滤器等滤器的使用 实训12:注射剂灌封设备的使用 实训13:热压灭菌器、澄明度检测仪的使用 实训14
24、维生素C注射液的制备 学 时 理论 10 考核评价 方式 理论考试、实验操作 实践 4 权重 20%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学条件 教室、实验室等 教学活动设计 理论教学(2分钟的教学导入、3分钟的知识链接、5分钟的教学互动、75分钟的课堂教学、5分钟的课堂结束总结) 实验教学(分为10个小组,每组4人)等 主要考核点 知识 相关概念、质量要求、制备过程等 技能 制备过程操作 态度 实验中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比较 参考资料 《药剂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张琦岩主编,人卫出版社,2009。 《药剂学》,卫生部高职
25、高专规划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学习指导》,全国高职教育配套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实用药剂学》, 凌春生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第五章 软膏剂和贴膏剂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软膏剂的概述、基质和制备方法。 2.了解软膏的质检和包装储存。 3.掌握眼膏剂的基质和制备。 4.了解眼膏剂的质量检查,了解贴膏剂。 技能目标: 学会操作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即研磨法、熔融法和乳化法; 学会软膏剂的一般质量检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认识了软膏基质的
26、作用,通过实验,强化了对软膏基质和生产过程的理解。 学习内容 软膏剂的概述;基质和制备方法;软膏的质检和包装储存; 眼膏剂的基质和制备;眼膏剂的质量检查;贴膏剂。 实训15:软膏剂的制备 实训16:软膏剂释放药物定性实验设计及实施 学 时 理论 4 考核评价 方式 理论考试、实验操作 实践 2 权重 5%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学条件 教室、实验室等 教学活动设计 理论教学(2分钟的教学导入、3分钟的知识链接、5分钟的教学互动、75分钟的课堂教学、5分钟的课堂结束总结); 实验教学(分为10个小组,每组4人)等; 主要考核点 知
27、识 相关概念、质量要求、制备过程等 技能 制备过程操作 态度 实验中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比较 参考资料 《药剂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张琦岩主编,人卫出版社,2009。 《药剂学》,卫生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学习指导》,全国高职教育配套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实用药剂学》, 凌春生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第六章 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熟悉常见口服固体剂型; 2. 熟悉固体剂型在体内的溶出和
28、吸收过程与规律; 3. 掌握散剂的概念; 掌握制备散剂的一般工艺流程; 4.掌握药典规定的散剂粉碎细度; 5.掌握分剂量的概念;掌握倍散的概念、适用性;会制备、会取用; 6. 掌握共熔的定义;熟悉散剂的特点、分类情况; 7. 熟悉粉碎过筛的目的;熟悉混合的目的和混合方法与要求; 10. 8. 熟悉分剂量的方法与适用性;熟悉散剂常用包装材料的类型及适用范围; 9.熟悉散剂的包装方法、贮存要求,熟悉低共熔物、低共熔点的概念; 10.了解常用的粉碎方法,会据药物性质选择适当的粉碎方法; 11.了解含共熔成份的散剂制备的处理方法; 12. 掌握颗粒剂和细粒剂的概念,掌握颗粒剂的制
29、备工艺流程; 13.熟悉颗粒剂质量检查项目及要求,了解颗粒剂的类型和特点; 14. 掌握胶囊剂的概念,掌握硬胶囊剂的概念,掌握软胶囊剂的概念。 技能目标: 学会正确操作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的制备;应用以上三种剂型知识释义药品的使用和储藏中注意的问题,并学会质量检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明白粉碎、过筛、混合是制剂制备的基本单元操作过程,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操作进行固体原辅料的处理。 学习内容 1. 固体粉粒密度与流动性;固体原辅料处理的基本操作; 2.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 实训15:散剂的制备 实训16:颗粒剂的制备 实训17:粉碎机、振荡过筛机
30、批混机、自动插囊机的使用(示教/模拟生产) 学 时 理论 6 考核评价 方式 理论考试、实验操作 实践 4 权重 10%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学条件 教学活动设计 理论教学(2分钟的教学导入、3分钟的知识链接、5分钟的教学互动、75分钟的课堂教学、5分钟的课堂结束总结); 实验教学(分为10个小组,每组4人)等; 主要考核点 知识 相关概念、质量要求、制备过程等 技能 制备过程操作 态度 实验中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比较 参考资料 《药剂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张琦岩主编,人卫出版社,2009。 《药剂学》,卫生
31、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学习指导》,全国高职教育配套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实用药剂学》, 凌春生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第七章 片剂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片剂的概念、特点与分类,片剂的质量要求。 2.掌握片剂的辅料,稀释剂与吸收剂、润湿剂与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3.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了解干法制粒压片法,了解粉末直接压片法。 4.了解片剂的包衣。 5.熟悉片剂生产过程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法。 6.熟悉片剂的质量检
32、查。 7.了解片剂的包装与储存。 技能目标: 学会操作湿法制粒压片,应用片剂知识释义药品的使用和储藏中注意的问题,学会片剂的质量检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加强对片剂的生产过程理解;通过观察片剂的种类,阅读片剂说明书,使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学习内容 片剂概述;片剂的辅料;片剂的制备;片剂的包衣; 片剂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片剂的质量检查;片剂的包装与储存。 实训18:片剂的处方及生产工艺设计及实施 学 时 理论 6 考核评价 方式 理论考试、实验操作 实践 6 权重 20%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学条件 教室、实验室等
33、 教学活动设计 理论教学(2分钟的教学导入、3分钟的知识链接、5分钟的教学互动、75分钟的课堂教学、5分钟的课堂结束总结); 实验教学(分为10个小组,每组4人)等; 主要考核点 知识 相关概念、质量要求、制备过程等 技能 制备过程操作 态度 实验中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比较 参考资料 《药剂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张琦岩主编,人卫出版社,2009。 《药剂学》,卫生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学习指导》,全国高职教育配套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4、《实用药剂学》, 凌春生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第八章 中药丸剂和滴丸剂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熟悉中药丸剂; 2.了解滴丸剂。 技能目标: 熟练操作炼蜜过程,丸剂和滴丸剂的制备、质量检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对丸剂的制备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丸机的种类能够区分分类,认识到丸剂起效缓慢的原用。 学习内容 1. 中药丸剂概述、辅料、制备和质检。 2.滴丸剂概述、基质和冷凝液、制备和质检。 实训19:丸剂的处方及生产工艺设计及实施 实训20:滴丸剂的处方及生产工艺设计及实施 学 时 理论 2 考核评价 方
35、式 理论考试、实验操作 实践 2 权重 5%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学条件 教室、实验室等 教学活动设计 理论教学(2分钟的教学导入、3分钟的知识链接、5分钟的教学互动、75分钟的课堂教学、5分钟的课堂结束总结); 实验教学(分为10个小组,每组4人)等; 主要考核点 知识 相关概念、质量要求、制备过程等 技能 制备过程操作 态度 实验中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比较 参考资料 《药剂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张琦岩主编,人卫出版社,2009。 《药剂学》,卫生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学习指导》
36、全国高职教育配套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实用药剂学》, 凌春生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第九章 其他型剂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熟悉栓剂; 2.了解气雾剂。 技能目标: 学会热熔法操作栓剂的制备,具备剂型特点介绍、药品分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加强了对栓剂生产过程的理解。 学习内容 栓剂、气雾剂、微囊等; 实训21:栓剂的处方及生产工艺设计及实施 学 时 理论 4 考核评价 方式 理论考试、实验操作 实践 0 权
37、重 5%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学条件 教室、实验室等 教学活动设计 理论教学(2分钟的教学导入、3分钟的知识链接、5分钟的教学互动、75分钟的课堂教学、5分钟的课堂结束总结); 实验教学(分为10个小组,每组4人)等; 主要考核点 知识 相关概念、质量要求、制备过程等 技能 制备过程操作 态度 实验中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比较 参考资料 《药剂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张琦岩主编,人卫出版社,2009。 《药剂学》,卫生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学习指导》,全国高职教育配套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
38、社,2003。 《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实用药剂学》, 凌春生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第十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含义、意义及影响因素; 2.了解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研究范围以及考察的重点项目。 技能目标: 初步分析、判断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学会增加稳定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会阅读药品说明书,讲解药品说明书。 学习内容 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含义、意义及影响因素;稳定性的研究范围以及考察的重点项目 学 时 理论 2 考核评价 方式
39、理论考试 实践 0 权重 5%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学条件 教室、实验室等 教学活动设计 理论教学(2分钟的教学导入、3分钟的知识链接、5分钟的教学互动、75分钟的课堂教学、5分钟的课堂结束总结); 实验教学(分为10个小组,每组4人)等; 主要考核点 知识 相关概念、质量要求、制备过程等 技能 制备过程操作 态度 实验中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比较 参考资料 《药剂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张琦岩主编,人卫出版社,2009。 《药剂学》,卫生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学习指导》,全国高职教育配
40、套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实用药剂学》, 凌春生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第十一章 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生物药剂学的概念,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2.熟悉药物的吸收。 3.了解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 4.掌握药物动力学常用术语,单室模型特性,双室模型特性。 技能目标: 学会讲解药品说明书中药动学内容;指导临床用药方案的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认识到新药开发和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 学习内容 生物药剂学的概念,生物药剂学的研
41、究内容;药物的吸收;了解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动力学常用术语,单室模型特性,双室模型特性。 学 时 理论 6 考核评价 方式 理论考试 实践 0 权重 3%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学条件 教室、实验室等 教学活动设计 理论教学(2分钟的教学导入、3分钟的知识链接、5分钟的教学互动、75分钟的课堂教学、5分钟的课堂结束总结); 实验教学(分为10个小组,每组4人)等; 主要考核点 知识 相关概念、质量要求、制备过程等 技能 制备过程操作 态度 实验中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比较 参考资料 《药剂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42、张琦岩主编,人卫出版社,2009。 《药剂学》,卫生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学习指导》,全国高职教育配套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实用药剂学》, 凌春生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第十二章 处方调剂与药学服务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处方调剂概述。 2.了解药物配伍变化。 3.熟悉药学服务概述,药学服务的目标。了解药学服务与临床药学的关系,药学服务的基本要求。 技能目标: 1. 学会讲解药品说明书,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学会处方调配
43、 2. 学会审定处方、分析配伍禁忌、实施药学服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感性认识医疗机构药房和药品零售企业的工作范围岗位技能要求、药学服务的实施过程,树立了热爱药师职业的态度。 学习内容 处方调剂,药物配伍变化,药学服务; 实训22:模拟零售药店销售非处方药 实训23:模拟临床处方调剂审核 实训24:临床用药方案拟定 学 时 理论 4 考核评价 方式 理论考试 实践 4 权重 5%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学条件 教室、实验室等 教学活动设计 理论教学(2分钟的教学导入、3分钟的知识链接、5分钟的教学互动、75分钟的课堂教学、5
44、分钟的课堂结束总结); 实验教学(分为10个小组,每组4人)等; 主要考核点 知识 相关概念、质量要求、制备过程等 技能 制备过程操作 态度 实验中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比较 参考资料 《药剂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张琦岩主编,人卫出版社,2009。 《药剂学》,卫生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学习指导》,全国高职教育配套教材,孙耀华主编,人卫出版社,2003。 《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实用药剂学》, 凌春生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三、教材使用和教学建议 教材使用
45、目前我校学生使用的药剂学教材是张琦岩主编的《药剂学》,该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职高专药学类“十一五”规划教材。该教材建立了以普通剂型与制备为基础,深入介绍制剂理论,制剂技术与剂型的新框架。先学习普通剂型之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论部分和新技术、新剂型等,符合由浅入深的学习原则。从内容上突出了剂型的特点与制备,加强了制备理论,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新技术与新剂型的窗口。该教材各部分内容既有独立性又有相关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系统性,创新性和科学性。根据我们学院的实际情况,《药剂学》实验讲义我们准备组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编写。 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以能力为本,技能为主,理
46、论为辅的原则组织教学,认真研究高职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加教学实验设备,开展药剂综合实验,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中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的同时,要根据职业教育的需要,适时引入以后与就业有关的教学内容,以适应教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为了丰富教师的知识,要求教师查阅资料以外,建议学院能提供较好的学习资源,每年购买一些与药剂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和工具书等。 四、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为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自测题)不应少于120题。在每个章节讲完之后,都安排部分思考题目,进行课程讨论。
47、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在具体的章节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1、案例讨论教学:如处方分析 复方磺胺甲基噁唑片(复方新诺明) 处方: 磺胺甲基异噁唑 400g ( 主药 ) 三甲基苄氨嘧啶 80g ( 主药 ) 干淀粉 23g ( 崩解剂) 淀粉 40g ( 崩解剂) 10%淀粉浆 24g (黏合剂 )
48、 硬脂酸镁 3g (润滑剂 ) 共制成 1000片 2、创新实验教学 例如,鸦胆子为一常见药物,在治疗皮肤病和肿瘤方面有比较显著的疗效。让学生如何设计一种合理的剂型,需要加哪些辅料?设计具体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查资料(查课本、查期刊、查网络)------→书面设计------→组内相互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开始简单实验------→过程操作(老师指导)------→完成实验结果------→组间结果讨论------→写报告和老师总结。 3、改进实验教学 原则:三不变、两减少、一等同(实验原理不变,实验内容不变,实验现状不变:实验耗材减少,实验时间减少;实验效果等同。) 4、相似剂型比较教学 (1)把乳剂和混悬剂进行比较;(2)把膜剂和涂膜剂进行比较;(3)把酊剂和酒剂进行比较;(4)把胶丸和滴丸进行比较; 5、报告性教学 如:(1)新剂型、新技术、新设备(2)靶向制剂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和发展。 17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