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录音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感受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
2、 感受火箭发射带给人的成功与喜悦、自豪的情感
3、 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团结协作,自力更生的精神
一、 导入:
同学们看过新闻联播吗?喜欢看的同学请举手!请你来说一说喜欢看新闻联播的理由。
板书:真实 及时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录音新闻》,希望大家通过学习,了解新闻体裁的特点,并充分地去感受新闻事件带来的丰富的情感和体验。
二、整体感知
1、 从题目上看,“新闻”前加了“录音”二字,这就意味着本文由现场录音和文字报道组成。
2、 那么这篇录音新闻报道了一件
2、什么事?请同学们从课文的第一小节找到答案。(老师补充新闻首段高度概括的特点)
三、分析课文
1、 运载火箭的发射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充分的准备是必要的,让我们来看一看,发射前做了多长时间的准备?(一小时准备)
2、 在这一小时里,所有的科研工作人员做了哪些准备?教师边引导学生边作答(物+人)
3、 在报道准备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表示顺序的词,如,“首先——接着——最后——不一会”,这些词去掉可以吗?为什么?(不行,有条不紊恰恰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态度,我们学习也应如此)
4、 好!经过充分的准备,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一声令下,陆跃忠果断地拉下发射按钮,运载火箭射出了水面,现场的情形是
3、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读文章的第7小节,读出你此刻的心情(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感悟)
总结:可见,新闻的语言在符合真实的准备的前提下,也要尽可能地生动,才更有吸引力!
5、 这神圣的一刻感染了所有的人,记者们也从现场发来了那激动人心的报道。(同桌合作,分别模拟两位记者,老师友情客串,一起模拟播报新闻;同时展示记者播报要求:语速稍快,感情直接而强烈)
6、 在我们的模拟报道中大家一定感受到了紧张与兴奋,老师读的时候也特别有这种感受,而且我还发现文中有很多加了()的内容,这些加了括号的内容可以去掉吗?
7、 过渡:是啊!汽笛声,国歌声,欢呼雀跃声,声声入耳,我们又怎能不心潮澎湃呢?让我
4、们来再次感受这份成功的喜悦与自豪。下面老师读2,7,15小节,你们读()中双引号的内容(先让学生画出要读的内容;老师可选一句做示范)
“注意:老师读完后,稍停顿,板书,内心抒怀”
8、运载火箭水下的成功发射这一刻已经定格成为永恒,但老师有一个疑惑,录音新闻到15小节已经报道完毕,为何还要加上最后一小节,是否画蛇添足呢?
(概括上文内容——大力协作,团结奋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注意结合注解1,即时代背景,深入挖掘文本;结合萧伯纳名言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次火箭发射的意义深远,以文载道)
四、拓展延伸
1、1982年这一刻已令全世界瞩目,经过一代又一代科技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中国在科技上更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同学们,你能不能举出一些例子来?
(学生谈——老师补充,展示课件——教师做适当评价)
教师:同学们,这些信息也都是我们语文学习所关注的,语文是个大课堂!生活就是语文,这也是语文的特色,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喜欢上新闻的,因为它使你更深刻地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
结语:回首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更是信心百倍,梦想正栖息在我们生命的枝头,虽然我们任重而道远,但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板书:真实 及时 生动
一声春雷
意义深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