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点滴尝试 整理和复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目的是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把各知识点分类整理,形成知识的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复习课毕竟不同于新课,如果教师眼睛只盯着知识点,脑里装的只有优秀率、及格率,学生的复习必定是机械被动的,学生往往兴趣索然。倘若教师能用于打破传统做题讲题的习惯,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效果一定会大不一样。如何能让小学数学复习课动起来,活起来?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偿试: 一、鼓励学生自主梳理,创建生态化的课堂 复习课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梳理,
2、在知识的梳理中形成新的知识脉络,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与深化,并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重建。以往的复习课中老师帮学生归纳整理的形式,虽然也完成了对知识的系统化,但学生仅仅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在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能力发展的方面收效微乎其微。为此,在复习课教学中应让学生亲身经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独立思考的空间,使他们人人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如在教学中,教师只需对一些知识重点或难点进行点拨、疏通或重组,帮助学生更好地整理和复习知识。如在《数的整除》的整理与复习时,进行了以下的教学: 1、知识再现 师:老师昨天已经要求同学
3、们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复习,“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你知道哪些关于整除的知识呀? 问:以上是“数的整除”单元主要知识点,你能选择一两个名词说说它的意义吗?也可以举例说明。 2、整理沟通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知识看起来好像是一个个杂乱无章,其实它们之间有割不断联系。昨天老师已经要求同学们试着进行了整理,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整理的作品,先向同桌或前后四位同学轮流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教师巡视并选择有特点的几位同学上台展示作品并交流) 师:你能向大家说说这样整理的原因吗? 3、交流认识 师:对于大家整理出来的网络图表(指着学生整理出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大家有什么想法?你们觉得这样整理有
4、什么好处?还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吗?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打造有实效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在复习课中力求做到:知识让学生疏理、规律让学生寻找、网络让学生建构,成功让学生体验。 二、创设情境,营造生活化的课堂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要做有心人,从关注学生的认知领域转变到生命领域,将学习目标由知识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复习在一个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动态的、生命的流动和交触的氛围中进行。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
5、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及具有鲜明时代背景的情境,创设游戏、竞赛情境,改换问题情境等来吸引学生自主参与整理与复习。 如在《复习百分数的应用》时,设计了一个帮老师买房的情境:叶老师看中了一套五楼120平方米商品房,房子的市场价是每平方米2688元。开发商给购房者以经济房的优惠。经济房结算规定:住房面积中的75平方米部分价格是每平方
6、米2000元,超过部分按市场价计算。另外,因为是五楼,总房价可以打九点四折。 1、获得此住房最少要多少钱? 2、叶老师有一张五年期的10万元存单,年利率是3.6%。今年正好到期,为了买房决定取出,叶老师一共能取得多少钱? 3、资金不足部分,叶老师准备向银行贷款。请你算算叶老师贷多少比较合适?(得数保留整万元) “买房”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设计自然使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而且整节课含盖了折扣,存款利率等百分数知识,在帮老师买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复习了百分数的应用。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实现学生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一次飞跃,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价值,体会
7、学习成功的最佳选择。也是最有效的复习方式。 三、 兼顾个性差异,弹性设计练习,促进全面提升 练习是复习课的一大亮点,设计好数学复习课的练习,是提高数学复习课效率的重要一环节。当前数学复习课的练习,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便是,让学生重复地做着他们早已会做的题目。这样的练习不仅不能发挥复习课应有的功能,同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直至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教师要在练习的设计上多下功夫。数学复习课的练习,应特别注重其层次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一是在内容选取上应考虑学生差异性,在设计练习的时候要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在设计“
8、量的计量”复习课的练习时,我们可编写一篇数学日记,里面包含各种计量单位,让学生在阅读中纠错。程度不同的学生发现的错误的个数是有区别的。接着教师可续写数学日记,有意设计一些空白处,让学生自己填写合适的计量单位,并加上一些量的计算。这样难度自然又增加了,但还是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力所能解决的,少数较弱的学生也能在小组交流中得到提高。这样的练习,除了具有趣味性、情境性外,还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二是在整理和复习课中,教师要注意设计一些与所学知识联系紧密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复习
9、课中,设计这样的练习:老师家里买了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从外面量,长8分米、宽4分米、高5分米;从里面量,长7.8分米、宽3.8分米、高4.9分米。你能帮助老师解决这些问题吗? (1)请你算一算,制作这个鱼缸需要用多少面积的玻璃? (2)这个鱼缸能盛多少水? (3)如果要把鱼缸放在柜子上,需要在柜子上留出多大的面积? 这样的数学问题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即问题源于生活、生产实际,不是空洞的、人为制造的,学生面对这样的数学问题,感到可亲,并能激活已有的数学知识、方法,以及生活中类似活动的经验,自觉运用于问题的解决中,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应把复习的机会还给学生,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讨论、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复习中还要采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赏识,激起更为强烈的参与欲望。打破复习课的沉闷,让小学数学复习课动起来,活起来,使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和其中的奥妙,促进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