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黔之驴》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响水县老舍中学:刘培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中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解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句子的翻译,并理解课文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吸取“驴”的教训,学习“虎”的勇气和智慧,努力增长才干。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重点虚词的用法,准确翻译文章。
教学方法:朗读、合作、探究
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本、彩色粉笔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师问: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些寓言故事,大家还记得哪些呢?
生答:狐假虎威、守株待兔、龟兔赛跑、滥竽充数……
师讲:嗯,大
2、家记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篇有关驴的寓言故事——《黔之驴》。
2、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积累常识
1、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下注解,识记本文的出处和作者的相关常识。
2、教师补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字音和朗读节奏。
2、学生齐读:要求大家齐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2、抽查朗读:抽学生个人朗读第1 段。
四:翻译句子
1. 学生自主学习
要求:学生自己对照书下注解,逐句试着翻译。并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2. 小组合作探究
要求:学生
3、在组内交流、讨论自己刚才标注的不理解的地方,尽量在组内解决。
3. 全班交流反馈
要求:各组组长把自己组内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师生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讨论帮忙解决。
4. 大家边读边译
要求:大家各自一边读课文一边翻译,即读一句原句后翻译一句。(教师举例子,说明翻译方法——字字落实)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在这节课上的收获。
六、当堂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黔之驴》选自 ,作者是 代的 ,世称 。
2、字词解释:
“以为”:① “以为神”:
②
4、以为且噬己也”:
“因”: ① “虎因喜”
②“因跳踉大阚”
3、句子的翻译。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名词充当状语。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
②驴不胜怒,蹄之。(“蹄”,踢,用脚踢。这里作动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