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节 地球结构,第1页,圈层示意,内部圈层,第2页,哇,好大西瓜啊!但不知道熟没熟,怎么办呢?,第3页,钻探取样研究,第4页,探讨,我们能够经过哪些路径去了解地球内部情况?,一.地球内部圈层,地震波,第5页,较 快,较 慢,固体,固体、液体、气体,都随所经过物质性质而改变,地震发生时,陆地上人们感觉?,当地震发生时,坐在小船上人们有什么感觉?,1,、地震波:,先上下,再左右,只有上下晃动,纵波,(P波),、横波,(S波),第6页,地震波传输速度,地球内部圈层划分,莫霍界面,速度(千米,/,秒),33,29
2、00,地 壳,地 幔,地 核,古登堡界面,第7页,不连续面,地下深度,波速改变,平均,33,千米处(大陆部分),莫霍界面,该面下,,P,、,S,波,波速,都显著增加,古登堡界面,平均,2900,千米处,在这里,,P,波,波速突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不连续面,深度,及,波速改变,结合书本P25图1-21完成表格,第8页,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地壳,地幔,地核,第9页,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900,33,地壳,地幔,地核,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主要,源地,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厚度不均,,平均厚度,17km.,大洋,部分,
3、薄,,,大陆,部分,厚,3、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特征:,第10页,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岩石组成圈层部分。,尤其提醒:,岩石圈,地壳,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第11页,二,.,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份是,氮,和,氧,连续但不规则,圈层,,,范围,包含,海洋,水,陆地水,生物水,大气水,等。,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范围,最活跃圈层,第12页,B,读地球四个圈层组成示意图,分析,A,、,B,、,C,分别代表什么圈层?,大气圈,A,C,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第13页,
4、地球圈层结构总结,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横波,纵波,组成,地壳,地幔,地核,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第14页,练习题,1.,地震发生时,坐在,(,震中上,),湖中小船里人(),A.,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前后摇摆,B.,只感到上下颠簸,C.,先感到左右、前后摇摆,后感到上下颠簸,D.,只感到左右、前后摇摆,2.,在莫霍界面以下(),A.,纵波和横波传输速度都增加,B.,纵波传输速度下降,横波传输速度增加,C.,纵波和横波传输速度都下降,D.,纵波传输速度增加,横波传输速度下,B,A,第15页,3.,大气圈主要成份是(),A.,氮和氢,B.,氧和氮,C.,氢和氧,D.,氧和碳
5、4.,水圈是,_,圈层。(),A.,连续而规则,B.,连续但不规则,C.,不连续但规则,D.,不连续不规则,5.,相关生物圈叙述,正确是(),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生态系统,是最活跃圈层,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全部,水圈和岩石圈上部,D.,生物圈与岩石圈没有联络,B,B,B,第16页,6.地壳最薄地方普通在(),.海洋 .盆地,.平原.大陆断层,7.,关于软流层错误叙述是,(),A.,位于地幔上部,B.,普通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C.,因为呈熔融状态,所以不能传输横波,D.,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A,C,第17页,8.读“地球圈层组成示意图”,图中所表
6、示圈层、分别是:(),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第18页,读,“,秀丽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完成912题。,第19页,9.该图景观表达出地球圈层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10.组成该景观主体要素属于圈层是,(,),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11.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圈层要素是(),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C,B,C,第20页,12.该景观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且都相互联络,B,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改变,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B,第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