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鄂教版) 教学目标: 1、会认“卿、锦、管”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乐曲的美妙,及诗人对它的赞美。 教学重难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诵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 2014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诵读 赠花卿 设计理念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主要赞美了乐曲的无比美妙。共有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地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致。 本课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乐曲美”,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美,在教学中美
2、美地欣赏,美美地诵读。学生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积累,更是沟通——是学会带着自己的情意与古诗沟通。教师通过讲故事,以学生生活中喜欢的方式了解古诗含义,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有初步的感悟之后,让学生欣赏美妙的乐曲,从而体会诗人的心情,这也是学生与古诗、与诗人的情感与沟通。此外,古诗教学中读是基础,悟是关键,因此古诗教学就是读悟教学。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认识丝管——欣赏乐曲——音乐擂台,带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知识,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欣赏美,体会美。 教学目标: 1、会认“卿、锦、管”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
3、乐曲的美妙,及诗人对它的赞美。 教学重难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诵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乐器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乐器,导入课题 1、各种乐器,有琵琶、笛、箫、笙,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 2、这些就是丝管乐器。它们能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我们唐朝大诗人杜甫就在当时驻扎在成都的一名唐军将领花卿的府上,听到弹奏出来的美妙乐曲,不禁写下了一首诗《赠花卿》。你们想读读吗?出示古诗。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先自己读读古诗吧,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解决。 2、指名认读生字,再读准“赠、卿、
4、纷”三个字。 游戏巩固。 指名读古诗,并正音。 5、教师范读,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6、反馈:指名说。学生理解多少就说多少。把相应的诗句读一读。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知道吗?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三、再读古诗,体会古诗韵昧 1、师讲故事:唐朝大诗人杜甫常常到各地游览。有一天,杜甫来到花敬定的府上,在花卿的府上,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乐曲如此之美,杜甫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将这首诗赠给花卿。 师:诗人如此陶醉,写下流传千古的诗句。老师都想美美地读一读呢,你们
5、想听吗? 2、教师有感情地示范读古诗。 3、学生再美美地读读诗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请喜欢第1句的同学读第1句。 师评:想看看吗? 师解说:成都城中丝弦管乐纷纷奏响,那乐曲轻悠、柔美,杂错而又和谐。日日奏个不停。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人蓝天白云间。真动听呀!你们也想美美地读读这一句吗? 学生自由练读第1句。 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好第1句。 师评:我听出日日演奏个不停,真是“日纷纷” 师评:我仿佛听到那美妙的乐曲“半入江风半入云” 男、女生读,齐读。 学习古诗第2句:
6、5、咱们来欣赏一段乐曲放松放松吧。播放优美的乐曲让学生欣赏。听完后随机采访:你怎么这样陶醉呀,心情怎样? 6、诗人和你们一样,当他听到像仙乐一样的乐曲,情不自禁地赞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是呀,这样美妙的乐曲,只有天上的仙境才能听到,人间真是难得听到几回呀!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像诗人—样,把你美好的感受读出来。读好了就读给你的小伙伴听听。 学生自由读第2句。 指名读。 师:谁愿当他的好朋友,认真听来认真评。 生评:我愿当他的好朋友.认真听来认真评。 师评:我愿当他的好朋友,认真听来认真评:你读得真好,我们已经被你带到美妙的乐曲中去了。让我们也来
7、像他一样美美地一读吧。齐读。 7、配乐朗诵。 四、音乐擂台 1、同学们读得这么美,能美美地朗读给大家听吗?今天我们来进行一场音乐擂台:这里有各种不同的音乐,你可以自由选择美妙的乐曲配上朗诵。先准备一下,可以找好朋友一起朗诵,也可以小组合作。看看哪组获得擂主。 2、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读。师生评议。 3、师生合作读,共同展示。 五、课后延伸 杜甫,是唐朝着名的大诗人,他是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被称为“诗圣”。请同学们下课后。再收集杜甫的诗,我们开一个“诗歌展示会”,读一读,背一背,画一画,唱一唱都行。 板书设计: 赠花卿 杜甫 锦城
8、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教学反思: 语文乐园 设计理念 《语文乐园》通过“我来试试”,引导学生认读偏旁相同的字,朗读成语,发现并感受其中反义词的趣味,读《快乐的泉水》中的一句话,感受句子的条件关系,运用“只要……就……”这样的关联词来写句子;通过“探究与发现”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快乐,发现同一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占格有所不同;通过“我的作品”引导学生把自己快乐的事写在“快乐树”上,并与他人分享快乐。 本课教学时,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快乐驿站”“快乐森林”“快乐泉水”“快乐小五”四个环节,充分利用活泼的形象、
9、生活化的场景等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将始终置身于“快乐”的学习情境中,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使学习成为了学生的一种主观需要。 教学目标: 1、认识“马、车、舟”三个偏旁及含有这三个偏旁的12个汉字,学习归类识字的识记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朗读成语,发现并感受其中反义词的趣味。 3、初步感受句子的条件关系,学习运用关联词“只要……就……”来写句子。 4、通过读短文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发现身边的快乐,培养学生开朗乐观的性格。 5、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发现同一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占格有所不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 6、通过“我的作品
10、引导学生把自己快乐的事写在“快乐树”上,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马、车、舟”3个偏旁及含有这3个偏旁的5个汉字,学习归类识字的识记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初步感受句子的条件关系,学习运用关联词“只要……就……”来写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马、车、舟”三个偏旁及含有这三个偏旁的12个汉字,学习归类识字的识记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朗读成语,发现并感受其中反义词的趣味。 3、初步感受句子的条件关系,学习运用关联词“只要……就……”来写句子。 4、通过读短文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发现身边的快乐,培养学生开朗乐观的性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了。今天,咱们的老朋友乐乐也来参加咱们语文乐园的旅行了。 二、快乐驿站——认一认,读一读 1、认读生字。 师:“快乐驿站”里为咱们的旅行准备好了三种交通工具,它们分别是——马、车、舟。(在工具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