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 一、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2 (一)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 (二) 电子商务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3 二、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存在的问题···4 (一) “关系物流”的情况还广泛存在。···4 (二) 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底。···4 (三) 物流企业电子化、集成化程度普遍较底。···4 (四) 普通企业对电子商务物流的重视程度不高。···4 三、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对策···5 (一) 加大电子商务物流的宣传推广,提高全社会对电子商务物流的认识。···5 (二) 要加快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5 (三) 建立
2、全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第四方物流。···5 (四) 国家和企业共同参与,加快物流社会化建设。···6 (五) 加强电子商务物流实用型人才的培养。···6 电子商务与物流浅析 工商管理系 08电子商务班 李昂 〔内容摘要〕: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商务活动的总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Internet的普及,电子商务逐渐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界以及广大民众的高度重视,纷纷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介入到电子商务活动中,使得电子商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而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物流对电
3、子商务的作用也显得日益突出,作为支持有形商品网上商务活动的物流,已成为有形商品网上商务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 信息化 一、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一)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物流是电子商务“三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流和资金流最终得以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对于有形商品的任何一笔交易,如果没有实物商品的顺利转移,就无法保证交易的完整性。 其次,物流配送的效率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例如,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网上浏览后,通过轻松点击完成了网上购物,但所购货物迟迟不能送到手中,或是出现送错货
4、品的情况。其结果可想而知——消费者就会放弃电子商务,选择更为安全可靠的传统购物方式。 最后,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有力保障。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保障了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相反,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无论电子商务是多么便捷的贸易形式,仍将是无米之炊。 (二) 电子商务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首先,电子商务促进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物流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电子商务高效性和全球性的特点要求物流具备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作为保证,这将促进物流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合理化和高效化的物流,而物
5、流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物流效率的高低。 其次,电子商务是现代物流信息处理的平台。物流的特性决定了物流与信息流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物流所含的运输、库存、装卸、搬运、包装等活动,对商品的流动来说,是在不同场所进行的,特别是物流服务的主要作用在于缩短物品的在途时间,实现或接近零库存,及时供货和保持供应链的连续和稳定,这就要求在物品的流通过程中,保持信息的畅通。信息作为物流的重要组成要素,为物流的正常运转、管理、决策以及制定战略提供了不可缺少的依据。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客观上要求信息流保持通畅,并准确反馈物流各环节的信息,同时,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信息的及时大规模传递创造了条件,促进物
6、流能力和效率的提高。 最后,电子商务推动物流的社会化。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实现网上订购,在线支付后,关键是物流配送。中小企业完全依靠自身能力完成配送工作存在很大困难,所以物流社会化是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要求。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推动传统物流向社会化物流发展。 二、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 “关系物流”的情况还广泛存在。 有些企业被关系网套牢,被迫使用“关系物流”,这些成为企业推行现代物流的障碍,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二) 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低。 我国物流业的标准化存在起步晚,缺乏系统性,许多现有的技术标准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与缺陷,这也极大地制约了现代物流的协调与运作。其
7、最突出的表现体现在托盘、包装、信息技术等通用技术设备与标准上面,而这些系统所缺乏的扩展性,恰恰成为中国物流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瓶颈问题。 (三) 物流企业电子化、集成化程度普遍较底。 电子商务迎合了现代顾客个性化需求,大量定制化生产将是电子商务企业的特点。电子商务企业只有通过电子化集成化物流管理把供应链上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对顾客个性化需求快速反应,保证其物流通畅。 (四) 普通企业对电子商务物流的重视程度不高。 我国的电子商务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功能主要局限于信息交流。而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还没有在社会上受到普遍重视。人们在重视电子商务的同时,却对 电子商务
8、的物流系统的重视程度不高,从而出现拖延交货期、货品出错等现象,不能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快速、高效的优势。 三、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对策 目前,我国的整体物流水平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严重滞后并影响和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构建现代物流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外国物流企业将涌入中国市场,将给我国的物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为此,必须制定可行措施和有力对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满足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一) 加大电子商务物流的宣传推广, 提高全社会对电子商务物流的认识。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的一次革命,而电子商务物流则是物流领域的一次革命。要
9、改变重电子而轻商务、重商流而轻物流的思想,把物流提升到竞争战略地位,把发展社会电子化物流系统安排到日程上来。 (二) 要加快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 政府应就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制定鼓励、引导、扶持政策,创造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我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根据我国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制定和实行鼓励、扶持政策,鼓励电子商务技术和服务面向生产、流通企业提供信息网络服务,在金融、税收以及科研投入等各种配套政策和措施上,优先支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 (三) 建立全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第四方物流。 全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以认为是我国业界
10、和理论界所说的第四方物流,这是一个全新的物流理念。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它调集和管理组织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显然,第四方物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a) 不是物流的利益方 b) 能实现信息共享 c) 有能力整合所有物流资源 而真正满足这些条件的只有一种虚拟的物流网络平台,这就是全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四) 国家和企业共同参与,加快物流社会化建设。 形成全社会的电子化物流系统,需要政府和企业紧密结合和共同投入。政府要在公路、铁路、航空、港口、信息网络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以保证交通流和信息流通畅,形成覆盖全
11、社会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发展电子商务提供良好的运作环境。同时,在国家的支持下,建成城市大型综合物流中心,形成有核心能力的第三方物流。 (五) 加强电子商务物流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现代物流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关键是人才配置。要保障现代物流高效运转,必须要有一支数量合理、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结构合理、熟悉现代物流管理实务的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对于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走“校企结合”的路子,这种方式培养的人才是最适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契形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把有潜力的人员派出去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道平、何海燕:《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对策研究》;《工业工程》2003(2)。 (2) 兰宜生等编:《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 曾建辉、刘智勇:《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