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 排序衔接 总课时 授课时间 课型 复习课 主备人 杨振林 审核人 学 习 目 标 1、了解语句排序、衔接题的类型 2、语句排序、衔接题的解题方法 3、运用方法解答题目 重点 1、了解常见题型; 2、掌握答题方法与策略。 难点 掌握答题方法与策略。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设计 及时间安排 一、 导入新课 1. 展示《中考说明》 《河北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语文》明确要求: 排列语序,使之衔接连贯。 2. 展示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2、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句子排序题就是命题人在中考试卷中落实这一理念的最好载体。 3. 常见题型 (1) 选出在语段横线处插入的或依次插入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2) 选出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3) 用序号重新排列句子顺序,使其通顺或符合逻辑。 二、 答题探究 (一) 排序题答题步骤 例1: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①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 ②我们都知道,门和窗有不同的作用。 ③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幽会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 ④譬如从赏春一事来
3、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⑤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 答案解析:②⑤③①④答此题时,要注意“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第②句应为中心句,按句内语序要先从门的作用谈起,所以第⑤句排在第二位,第③句又紧承“出进”话题而谈,①④两句又紧承第③句话题,从“不仅仅……进来出去”谈到“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结论:第一步:明确中心话题:浏览各句,看各句围绕一个怎样的意思说的。 例2、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极目远望 ②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高 ③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
4、④那由地心里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层 ⑤像冲锋陷阵的大军 ⑥像秋天田野上盛开的棉朵 A. ③⑥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④⑥② C.③⑥④⑤①② D.①④⑥②③⑤ 答案解析:这段话是描写海浪情景的,我们在描写时,一般都是按照我们的观察顺序来写的,我们观察时特别是在空旷的地方都是先看到远的景物,后看到近的景物,从几个句子中可以看出“极目远望”是领起句,后面的几句按由最远的情景开始,同时兼顾比喻和搭配,③⑤是一个远景单元,④⑥是一个近景单元,由远①及近② ,答案B就出来了。 例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水立方”采用的ETFE膜
5、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 ②此外,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 ③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正常状态下,一辆小汽车开过去膜都不会被压破。 ④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 ⑤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裂。 A.①④⑤③② B.①⑤④②③C.④①③⑤② D.④⑤③①② 答案解析: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说明性文字都有明确的说明对象和一定的说明顺序。因此完成这类试题关键在于明确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我们可以根据第④句判断该语段的说明对象是“水立方”,剩下的几句分别介绍“水立
6、方”材料的特点,抓住关键句“膜的耐压性非常强”“膜的延展性也很好”“此外……”,可以明确这段文字是按照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介绍的,这些明确了,答案也就不言而喻。答案:C。 例4.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式样。下面介绍奖牌的句子,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奖牌背面镶嵌玉璧 ②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 ③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 ④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⑤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A.①②④③⑤ B.③⑤①④②
7、 C.①⑤④③② D.③②①⑤④ 答案解析:这段话主要是介绍奥运会奖牌的式样。其实做这道题只要抓住它介绍的方式就能理清它的顺序,这道题的介绍方式是先介绍奖牌的主体部分(中心),再介绍奖牌的局部(周围)。在介绍奖牌的主体部分时,先介绍奖牌的正面,再介绍奖牌的背面。所以这里应是:奖牌正面的图案→奖牌背面的玉璧→玉璧正中的图案→奖牌的挂钩。因此这题选择D项即可。 例5.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8、 ②绿阴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③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 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 ⑤窗前一片浓浓的绿阴 A.③⑤④②① B.⑤④②①③ C.③⑤②④① D.⑤②④①③ 答案解析:把题目看完就知道这段话也是描写景色的。作者观察的立足点是在窗边,顺着窗前的绿阴,就到了绿阴下的柴房,顺着柴房就到了柴房前的主人和小狗,顺着小狗就到了狗身上的光影,最后由“这就构成一幅……图”作一个总结就完了。这就是用“顺藤摸瓜法”找顺序,所以这题应该选D项。 结论:第二步:理清句子思路:语言表达都应该有清
9、晰的思路,严密的排序题更是如此。这样我们可以确定这段话的大致层次:基本的句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例6.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是( ) ①所以,丙烷被幸运地选做火炬的燃料。 ②再说丙烷燃料时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火炬手跑动时,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比效醒目。 ③为什么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燃料选择了丙烷呢? ④丙烷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而且可以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在零下400C时仍能产生1个以上饱和蒸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形成燃烧。 ⑤因为丙烷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A、 ③ ⑤ ② ④ ①B、 ③ ④ ① ⑤ ② C、 ③ ⑤ ④ ② ①
10、D、 ③ ④ ② ⑤ ① 答案解析:C 例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他才可能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②相反,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事业? ③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④因为这种爱,所以负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⑤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A.⑤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⑤③①②④ D.⑤①③④② 答案解析:D 结论:第三步,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二)语句的衔接
11、 语句的衔接除了遵循排序题答题原则,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话题一致 2、前后照应 3、顺序合理 4、语境和谐 5、句式协调 6、音节和谐 三、 训练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或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 侗族人有一个特殊的成人仪式:滚泥巴。5岁时,由母亲牵着去滚泥巴,孩子从田间的这头滚向另一头, 。10岁时,由父亲领着去滚泥巴, 。l5岁时,由祖父领着继续滚泥巴, ,以后的路都要自己走下去。侗族孩子明白,在这个世间,
12、母亲可以给我 ,父亲可以给我 ,祖父可以传授我 ,但人生的道路最终靠自己去摸索,生活才是最好的导师。 ①田间的另一头却空无一人,孩子滚到尽头后,要自己走路回家 ②那头有父亲接着 ③田间另一头则是祖父 ④帮助 ⑤经验 ⑥关爱 ③①②⑤④⑥ B.②③①④⑤⑥ C.③②①⑥④⑤ D.②③①⑥④⑤ 2、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 )(2分) (1)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2)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3)山顶,
13、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4)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5)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6)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5)(6)(4)(1)(3)(2) B.(5)(1)(3)(6)(4)(2) C.(1)(3)(2)(5)(4)(6) D.(3)(2)(5)(1)(4)(6) 2、A 3、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 ②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③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14、 ④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 ⑤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④②① C.③⑤①④② D.①④②⑤③ B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15、 A.②④①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④⑤①③② 4.A 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 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 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 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
16、途而废 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 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 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 5.B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①和谐是什么? ②人无贵贱,人格平等。 ③善者,善良、美好、亲善、友好之谓也。 ④所以对人要有爱心,要有暖意,要有担当。 ⑤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 A.①⑤④②③ B.①⑤③②④ C.②④①⑤③ D.③②④①⑤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C )(3分) 山水是自然
17、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④② 一,学生读学习目标,了解要求、题型。(3分钟) 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方法。(20分钟) 三、学生归纳总结,掌握答题准则。(5分钟) 四、当堂练习。(12分钟)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