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爬得快》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中的《谁爬得快》(认识循环小数)。教科书第72~73页。
教学目标:
⒈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⒉会表示循环小数。
教材分析:
《谁爬得快》(循环小数的认识)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中的内容。教材创设了有关小动物的一些资料的情境,通过让学生提问题后计算引出循环小数,使学生认识循环小数并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喜欢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解决遇到的各种数学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激发他们最大的兴趣,所以本课我一开始我放了几个找规律的题
2、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乐趣,同时又使他们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并掌握了知识。
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已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因此在学生列出算式后可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自己发现循环小数的特征,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 认识循环小数。
2、会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会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理解"循环"概念。
1.找规律、填一填
2、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象这样循环往复的?
(我们每天上课放学吃饭)
二、认识循环小数并了解其简便写法
3、 1、师:同学们很喜欢小动物吗,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两种小动物的资料,你们感兴趣吗?
2、介绍资料:蜘蛛3分钟爬行73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米。
3、根据这份资料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提问,师要引导学生提问:蜘蛛每分钟怕多少米,蜗牛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4、独立解决问题:(蜘蛛、蜗牛每分钟各爬行多少千米?)
(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发现余数和商重复出现总也除不尽)
5、师:为什么不往下除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两个小数的特征)
师小结:有一些小数,它们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一些数字按一定顺序不断重复出现,不断循环重复,这样的小
4、数就是循环小数。
6、练习找循环小数
64.2454545… 2.1313… 7.87
5.901901… 0.666… 9.3737
0.3999… 8.5353… 0.0168168…
8.12121212 4.02030203…
7、介绍循环节和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1)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5.33……的循环节是3,7 .14545……的循环节是45。
2)问:你们知道循环小数还可以怎样表示吗?你想怎么简便地把它表示出来?(学生可以发挥
5、想象力、创造力,想怎么表示就怎么表示。)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有创意,在国际上有一种通用的表示循环小数的简便方法,那就是在循环小数中,如果是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如果是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点。
3)找出下列小数的循环节
0.4666… 7.12424… 0.0201201… 4.412031203…
4).用简便形式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
3.2424… =
3.301301…=
2.152152… =
0.1168168…=
5.417461746…=
三、巩固练习、
1. 判断
①4.32323
6、2是循环小数。 ( )
②1.306306……=1.306。 ( )
③9.219219……,循环节是921。 ( )
④0.666……是循环小数。 ( )
2、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蜘蛛和蜗牛的爬行速度很慢,有一种动物它奔跑起来的时速能达到象火车一样快,你知道是什么吗?
【出示:猎豹奔跑的速度是100千米/小时,平均每
分钟奔跑多少千米?(保留三位小数)】
3.哇!王鹏400米只跑了75秒!他平均每秒跑多少米呢 ?
四、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五、布置作业:70页1,2题
六、板 书 设 计
谁 爬 得 快
循环小数
73÷3=24.333… 9.4 ÷11=0.8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