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朗读指导
杨梅
目标:通过朗读方法的指导,提高朗读能力,感受语言文字的迷人魅力。
重难点:理解方法,选择恰当的语音(轻、重)、语调(高、低)、语速(缓、急、连贯、停顿)。
方法指导
一、语音标准、吐字清晰。
二、理解朗读内容(讲了什么意思,在什么情况下讲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目的。)
三、运用朗读技巧(技巧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个性、风格不同而产生变化。欣赏濮存昕、乔榛朗诵作品《蜀道难》以比较)
1. 轻:在叙述、说明、优美的语句或表示迟疑、思索、冷淡、追忆、悼念等句子里。朗读时读轻声或始终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
例:逢到这时,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
2、放飞天空的风筝。
试验:以深重、高昂与轻缓、平直的语调读,比较效果。
2. 重:指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在朗读时要加以特别强调的字、词或短语。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它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
试验:“我喜欢游泳”把“我”读成重音,就回答了“谁喜欢游泳”这个问题;把“喜欢”读成重音,就回答了“你喜欢不喜欢游泳”这个问题;把“游泳”读成重音,就回答了“你喜欢什么运动”这一个问题。
例: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 高:在问句、短促的命令句子里使用,或者是在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里使用。朗
3、读时,注意前低后高、语气上扬。
例: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
4. 低:在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或表达沉痛、悲愤的感情,一般用这种语调。朗读时,注意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
例: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5. 缓、急:恰当掌握语速的快慢,可以渲染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决定朗读的速度。
例:一群黄河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疲劳和干
4、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一望见前边有一条小河,它们就高兴地跑起来。
6. 连贯:完整的语句,如果没有停顿的需要,一般要连贯起来读,不读断、读破。为了表达急切、兴奋、慌张、紧张等语义,可以把已用标点符号断开的句子连贯起来读。
例:鲁本兴奋得一路小跑回家。闯进家门,母亲正在厨房擦炉子。“看!妈,看!”鲁本欢快地叫着,跳到母亲身旁,把用纸包着的小盒子郑重地放在母亲的手上,那手因日夜操劳已变得粗糙,因这突然来的东西变得有些颤抖。
7. 停顿:
停顿的类型可分为:
A、标点停顿——句子之间的句号、叹号、问号一般停顿稍长,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停顿略短一些,句子中的词或词组之间还要有长短不一
5、的语气和语法停顿。
例: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B、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它往往是为了强调、突出句子中重要的词或短语而做的短暂停顿。
例:他费力地睁开眼,矇眬中看见一只大狐狸正在不停地舔他的脸颊和嘴唇。另一只尊在他的胸脯上,温暖着他的身子……
C、感情停顿。感情停顿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
例:小音乐家杨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再动了。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杨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
示范感受
选择《燕子》、《飞夺泸定桥》这两篇情感基调绝然不同的文章,师配乐范读,让学生感受到——选择恰当的音乐配合朗读,可以让朗读增色不少。音乐和语言结合在一起,可使它们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训练提高
生练习配乐朗读,感悟语言的魅力,进一步提高朗读水平。
欣赏激趣
师配乐朗诵,鼓励学生注重朗读练习,表现优美动人的语言,沉醉在语言艺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