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毛主席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毛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中提出:“在教学的同时要强化学生的思想情感的培养,要在榜样的熏陶下培养他们的人格,使之健康成长。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读书方法,既要教学又要做人”所以本课的教学就紧紧围绕学习人物品质、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开始,在学习的同时教师及时指导学习方法,创设高效教学课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3.领悟
2、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方法。
过程与方法:
把握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感受毛泽东的普通群众的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从毛主席的革命情怀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毛泽东在花山的三件事,体会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诵读,导入新课
二、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预习检测
1、认读词语,识记生字。
2、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四、自主探究
3、细读课文,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读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
五、合作探究,感悟毛主席的情怀。
速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毛泽东?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2、展示。
六、阅读拓展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相关文章,进一步体会毛主席普通情怀。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语文主题学习中的《毛泽东为民落泪》一文,
思考:毛主席为谁落泪,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格?
(读后交流)
七、达标检测
从下列句子可以体会到毛主席怎样的情怀?
A、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
B、毛主席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
C、毛主席体贴、爱护群众。
1、毛主席从桌上拿起一筒
4、茶叶,说:“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
2、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 )
3、毛主席舀了两碗茶水送到她们母女手里,说:“你们俩歇会儿吧!”然后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 )
4、毛泽东猛地回头,朝车上看,大家看到他的眼圈泛红了。( )
八、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我们要用心去体会这种用具体事件体现人物的表达方法。想一想,你身边所熟悉的人,都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试着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28、毛主席在花山
(学生探究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