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4.认同肾脏的结构是与它承担的功能相适应的。
二、重点: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
难点: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
三、课型:新课
四、主要教法:观察法、讨论法、点拨法、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具与器材:多媒体、PPT
六、教学过程:
引入:P72想一想,议一议
(一)学习目标:
1.人体产生的废物有哪些排出体外的途径?
2.泌尿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
3.尿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
(二)自学:阅
2、读教材72—76,思考下列任务:
1.描述排泄的概念。
2.描述废物排出的途径。
3.构建泌尿系统组成及功能的概念图。
4.构建肾单位结构及功能的概念图。
5.分析教材p74资料分析,说出血浆、原尿、尿液的区别。
6.画出肾单位结构及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三)、互学,小组讨论交流
(四)展示点拨
1.让学生说出排泄的概念。
2.排泄的途径:
排尿:尿素、多余的水、无机盐,泌尿系统
排
泄 排汗:水、少量的无机盐、尿素,皮肤汗腺
途
径 呼气: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呼吸系统
3.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观察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4-43,学生构建泌尿系统组成
3、及功能的概念图。
肾脏:形成尿液
泌尿
系统 输尿管:输送尿液
的组
成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4.肾单位结构及功能
观察肾单位结构图4-44,构建肾单位结构及功能的概念图。
肾 肾小球:过滤作用
单 肾小囊:肾小囊内壁有过滤作用
位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点拨肾单位的结构特点: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管壁由1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肾小囊壁也是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小分子物质的通过;与肾小囊相通的是肾小管。
过渡:尿是如何形成的呢?
5.尿的形成过程:
(1)结合教
4、材及图4—45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找出尿形成过程的关键过程有哪些?打记在教材上并回答。教师播放尿的形成动画,让学生形象的观察了解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到达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经肾小管的重吸收后,剩下的物质就是尿液。(2)(2)分析P74资料的内容,根据数据进行推测;完成讨论题1、2、3,并将答案写在教材上。
(3)先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进行归纳,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完善学案中尿的形成过程流程图,再归纳。(电子白板板书)
血浆(蛋白质、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肾小球 (过滤作用)
肾小囊内壁
原尿(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肾小管
5、重吸收作用)
尿(水、无机盐、尿素)
(4)学生动手画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6.尿的排出途径及意义:
(1)尿的排出途径。
肾脏形成尿→输尿管→膀胱→尿道
(2)归纳人体排尿的意义,打记在教材上。
7.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1)每人每天排尿约1.5升。(2)每天喝适量的水。
(3)要及时排尿。(4)女性要特别注意尿道口的卫生.
8.课堂延伸
1.肾功能衰竭会危及生命。人工肾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可以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下图是人工肾工作原理图,在人工肾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血管相连,位于透析液中的导管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
6、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当患者的血液流经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除去废物的血液再流回人体内。
图中,半透膜的作用相当于肾单位中的 和肾小囊壁的作用。与肾形成尿的过程比较,人工肾的工作过程中没有 过程。
2.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有疾病,请分析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症?
3.2008年汶川地震时,某些被困人员长时间没有水喝,有的采用喝自己的尿液自救;请问他在缺水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排尿?
作业:A等:教材P76第1、2题,学法练习
B等:教材P44-45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