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第( )课时 课题(内容) 地球病了—来自臭氧层的报告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力 了解臭氧层的定义及臭氧层的独特作用;当前地球臭氧层被破坏 的原因。 过程 与方法 通过搜集、资料展示、合作交流来让学生感知信息与合作能力的 培养。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在认识与感知现在地球臭氧层被破坏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臭氧层的定义和臭氧层的独特作用。 课前准备 地球的图片、相关臭氧层的图片资料 远资使用 资源编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一
2、 创设情境 激情引趣 教师出示地球生病的图片 在森里医务室里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她“生病了”,大家愿不愿意帮帮他? 二、课前收集 自主整理 根据搜集说说生病的原因 愿意 w W w .X k b 1.c O m 坏境破坏、水污染、氟利昂……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兴趣 教师给予评价 备课教师:王照亮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三、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1、臭氧层的定义理解 出示图片(37页右上图附以文字)我是氧气的哥哥-臭氧层,在大气层中离地面15千米-35千米处是一个特
3、殊的空气层就是我。我虽然名字难听,可是地球上生命的保护伞,来自太阳99%的紫外线全被我拦截在地球之外。 2、臭氧层的破坏(南极洲的“空洞”)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在南极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紫外线没了阻拦,直接照射到了地球。紫外线的长期照射,对人、植物与动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副作用。是什么所导致的呢? 师:根据对臭氧层的研究,找到了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是地球上大量排放气体所导致的,现在你想说写什么? 学生看完后说自己的感受 组内交流想法 ,组长汇报 汽车尾气、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等
4、 赶快行动起来保护地球 利用臭氧层的自述让学生知道它的作用 深入理解臭氧层被破坏及带来的严重后果 教师给予评价与补充 激发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四、课内巩固 课外延伸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各国为保护臭氧层所做的努力 1、 伦敦召开的拯救大会 2、 1999年第十一次蒙特利尔议 定书缔约大会 3、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呼吁各国 人民共同保护臭氧层 师:那我们就从身边做起,结合生活实际来说说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5、 看了这些资料让学生交流 并说说感想 不吸烟、尽量不使用或少用空调、尽量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用太阳能或天然气等新能源 激起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师鼓励 并评价 板 书 设 计 臭氧层的破坏 地球病了 措 施 教学 反思 备课教师:王照亮 总第( )课时 课题(内容) 地球病了—酸雨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力 了解酸雨的形成及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过程 与方法 通过收集信息及相关酸雨的图片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 能力。 w W w .X k
6、b 1.c O m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关注身边的环境变化,增强环保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酸雨的形成和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关于酸雨的图片资料 远资使用 资源编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一、 课前收集自主整理 师:关于酸雨的资料 学生准备 通过访、问、等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初步了解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二、 创设情境 激情引趣 1、 将大侦探福尔摩斯的故事 2、 师:现在他在案件中遇到了一个难题,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 三 、小组合作 交流讨论
7、 1、出示图片 ①1991年喜马拉雅山区“黑血” ②1994年重庆下了数场“黑雨” 师:大侦探经过仔细侦察终于查出竟 然是空中杀手-“酸雨”作怪。 2、讨论交流 酸雨的形成 小结: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燃烧煤炭和汽车尾气、工厂冒出的浓烟、农民燃烧秸秆等都向大气层中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研究表明:二氧化碳、农药、含氟的生活用品等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 说说自己的想法 愿意 新|课 |标|第 |一| 网 学生看后说出自己的感想 在组内交流讨论并汇报 观看 从故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突破枯
8、燥的知识局限 环境遭到了破坏由大气污染所致 从团体合作中解疑 进一步感受酸雨是怎么形成的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三、 课内巩固 课外延伸 师:因为这一空中杀手,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许多的危害(出示图片39页中间三幅图)还有那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以补充 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预防和治理酸雨呢? 学生思考后说一说并互相补充 用太阳能充电、燃气这些新能源来代替汽油,培植耐酸雨的农作物 进一步了解酸雨的危害
9、 奖励并评价 板 书 设 计 地球病了 酸雨 预防措施 教学 反思 备课教师:王照亮 总第( )课时 课题(内容) 地球病了-可怕的温室效应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力 通过学习了解温室效应及它产生的现象和产生的影响 过程 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树立环境观念意识,让学生从一言一行做起,自觉地保护地球环 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习了解温室效应及它产生的现象和产生的影响 课前准备 关于温室效应的
10、资料图片 远资使用 资源编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一、 激情引趣 设问引思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臭氧层被破坏,酸雨又是看不见的杀手,是空中的死神,那你们知道温室效应吗? 用自己的知识见解来说一说 温室效应对学生来说比较贴近生活,易于回答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二、 设计方案 交流讨论 教师出示视频资料 例子 现象 结论 冬天的大棚 南极冰川 小结:它们使太阳光长驱直入到达地面,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同时又吸收地面散发出来的热,不让阳光照射的热跑出
11、去,使地球变成一个大暖房。这种现象很像温室中的情形,科学家把它叫 做温室效应。 三、 参与实践 体验探究 辩论赛:温室效应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根据手中的表格进行讨论 交流并汇报 学生交流想法说说感受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自由选择正反方展开辩论 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经历了由抽象到直观的过程 规定好时间 教师相应总结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并进行评价 板 书 设 计 可怕的温室效应 定义 危害 教学 反思 备课教师:李美 总第( )
12、课时 课题(内容)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生命之水在枯竭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力 了解我们人类面临着水资源缺乏带来的危机,分析原因及对人类 的威胁。 过程 与方法 在搜集资料与讨论交流中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让学生从小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导致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的关于水的现状分析资料、图片 远资使用 资源编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一、谈话导入 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口渴了怎么办?你们的手衣服脏
13、了怎么办?很久不下雨,地里的庄稼快干枯了怎么办?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二、课前收集 自主整理 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谈谈调查的水资源的现状 三、小组合作 讨论交流 1、师:淡水是人类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目前,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有一百多个国家缺水。水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师:出示地球上水的分布图 3、讨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4、师:出示水资源缺乏的图片(辅以文字叙述) 小结:一方面是由于全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水资源
14、的消耗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是由于环境污染,水资源遭到破坏。 汇报展示 http://www.xkb1. com 让学生涂色(课本41页最后一段的百分数) 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汇报 教师整理 让学生通过这些百分数加深对水资源的缺乏 教师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可以让学生先试着总结后教师再来总结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四、课内巩固 课外延伸 1、保
15、护生命之水,从我做起 师:我深深地被大家的环保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所折服。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做呢?各小组开动脑 筋想办法。 要求:各小组为单位相出的办法科学合理,办法可行有效,组长 记录好。 2、作业: 写一份节约用水的倡议书,好找我们周围的人一起行动,保护生 命之源。 大家融入进去,针对于家庭、生活中 进行研究 http://www.x kb1. com 主要针对我们家乡的水资源破坏情况来写 教师要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及时鼓励评价 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和环保意识
16、 板 书 设 计 生命之水在枯竭 原因 措施 教学 反思 总第( )课时 课题(内容)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有限的土地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力 了解土地资源的匮乏,分析原因及对人类的威胁 过程 与方法 通过搜集、资料展示、合作交流来让学生感知信息与合作能 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教学重难点 土地资源的匮乏和不可再生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课前准备 关于土地资源相关的图片资料 X| k
17、 |B | 1 . c|O |m 远资使用 资源编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一、 谈话导入 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地球已向我们人类发出了“警告”:地球上的一滴水将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为了我们人类自己,今天我们“关注地球”的另一个焦点:有限的图片 师:各组展示搜集的图片 分类整理 教师板书课题 引出地球上的土地资源 备课教师:王照亮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二、 组小合作 交流讨论 1、师:为什么说是“有限的土地”呢? 2、组内交流讨论(研究有限体现
18、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什么程度) 3、讨论时组长要分工,作好记录,都要积极发言 小结:导致地球上地球资源匮乏的危机 三、 归纳总结 指导实践 师:通过这两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深刻的感受? 你们还有哪些新的问题? 说自己的感受 乱砍乱伐、过度放牧、生活污染、农药化肥的使用…… 自由说 学生间互相启发、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关于土地资源的视频资料 互相补充并评价 让学生意识到资源匮乏是全世界的问题 板 书 设 计 有限的土地 资源现状 匮乏的原因 教学 反思 备课教师:王照亮
19、 总第( )课时 课题(内容) 我们到哪里去安家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力 知道全球人口急剧增长是造成地球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懂得如何爱护地球资源。 过程 与方法 树立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粮食、节约水电等良好习惯,为保护地球资源而积极努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体验因为人口急剧增长而导致地球资源紧张的忧患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验因为人口急剧增长而导致地球资源紧张的忧患之情。 课前准备 小黑板 远资使用 资源编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20、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一、谈话引入,揭示主题 1、教师谈话:同学们,众所周知,地球是我们目前发现的唯一可以给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的星球,而且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这唯一的地球“身体状况”又如何呢? 学生结合前两课的知识,谈谈地球环境的变化。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2、教师小结揭题:是啊,我们焦虑,我们担心,将来有一天地球累垮了,我们到哪里去安家呢? 二、提出目标,指导学法 1、教师谈话:同学们,地球之所以不堪重负,人口膨胀是主要原因。所以我们今天“关注地球”的话题就是“人口与资源”。对这一
21、主题,同学们可以提出哪些相关的问题呢?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人口与资源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全球人口增长情况如何?我国的人口增长情况又是怎么样的? 人口的急剧增长究竟给地球带来了哪些压力? 我们地球上的资源现状是怎样的?我国真是“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不需要担忧吗?我们本地有那些资源?我们本地人口增长情况和土地资源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学生记录。 学生自己读教材“人口急剧增长”一部分并读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三、围绕目标,学习探究
22、 教师深入小组学习,了解掌握各小组学习情况。 教师点拨指导。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以小组为单位,把个人的成果在小组内交流修改,汇总成完整、科学、合理的小组成果。把探究过程中新的疑问记录下来, 在小组中提出来共同探讨,或者课后进一步调查或查阅资料。 板 书 设 计 9、我们到哪里去安家 X|k |B | 1 . c|O |m 急剧增长的人口压力 关系 状况 教学 反思 总第( )课时 课题(内容) 我们到哪里去安家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力 知
23、道全球人口急剧增长是造成地球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懂得如何爱护地球资源。 过程 与方法 进一步了解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树立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粮食、节约水电等良好习惯,为保护地球资源而积极努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了解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课前准备 小黑板 远资使用 资源编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一、复习引入,提示目标 1、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主要是汇报交流大家的研究成果,看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 学生准备 备课教师:王照
24、亮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2、教师重新出示上节课中的几个问题,准备交流。 二、交流汇报,解决问题 1、提出汇报要求:针对同一问题,可以互相补充,有不同的意见,可以拿出充分的证据予以反驳。 (1)、紧扣教材:学习10亿人口的周期变化表,全球人口增长的情况,让学生深刻感受“急剧增长”的含义,对地球所承载的负荷产生强烈忧患意识。 (2)、补充我国人口增长的资料,抓住我国人口在世界人口中所占比例和我国每年净增人口相当于瑞典和瑞士两个国家的总和这两组数据,来让学生关注我国的人口变化。 (3)、插入我国关于控制人口的措施。 新|课 |标|第 |一| 网 主要通过
25、了解全球资源、我国资源、当地资源与人口的关系,认识人 均资源量日益减少的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资源越用越少,总有一天会枯竭。 3、谈感受,激情感 此时此刻,你们最想说的是什么?最想做的又是什么呢? 学生准备 汇报交流 问题一:人口与资源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问题二:全球人口增长情况如何?我国的人口增长情况又是怎么样的? 问题三:人口的急剧增长究竟给地球带来了哪些压力? 问题四:我们地球上的资源现状是怎样的?我国真是“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不需要担忧吗? 问题五:我们本地有那些资源?我们本地人口增长情况和土地资源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倾听
26、 学生回答 在学生阐述的基础上,教师引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加以说明。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来交流,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2、小结:我为地球妈妈感到欣慰。正如大家所说,如果人类还不觉醒,还一味向地球索取,明天我们将无处安身。同学们,把你们所有美好的愿望都付诸行动吧,人人在生活中争当“节能手”,并号召自己的家人、周围的人和你们一起行动吧! 指名学生谈感受与打算。 板 书 设 计 人口与资源 关系 情况 压力
27、 担忧 变化 教学 反思 备课教师:王照亮 总第( )课时 课题(内容) 让我们和谐相处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力 初步认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过程 与方法 故事分析、讨论、自主探究。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懂得爱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教学重难点 保护人类的朋友 课前准备 故事录音《善人救灵猴一命,灵猴救善人一村》 远资使用 资源编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一、故事导入,揭示主题 1、师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先听一个真实的故
28、事,看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播放故事录音:《善人救灵猴一命,灵猴救善人一村》 学生认真倾听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2、师提出问题: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X|k | B | 1 . c|O |m 3、小结结题:的确,我们不仅要和动物和睦相处,我们还要和世间万物和谐相处,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家园:地球,我们的一切都息息相关。(板书课题) 二、针对课题,质疑问难 (1)师设疑: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哪些问题想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我们”指的是什么?“和谐相处”是什么意思? ②我们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
29、系?我们为什么要和谐相处?不和谐相处又会怎样? ③我们该怎样和谐相处? …… (2)师小结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动物有感情,懂报答,只要人类不伤害它,我们就可以和他们和谐相处。 学生提出问题。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三、自读材料,合作探究 师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下面请读教材第一部分“保护人类的朋友”,并结合小组收集的资料,采用大家平时的学习方法展开讨论学习。 四、汇报交流,解决问题 1、师提问:从教材中,你们得到哪些收获? 2、我们为什么要和谐相处呢? 3、教师
30、补充相关资料。 4、师小结:人和自然是统一的整体,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万物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我们人类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学生看教材第一部分,并讨论。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小组代表回答。 学生倾听。 板 书 设 计 让我们和谐相处:原因 怎么做 教学 反思 备课教师:王照亮 总第( )课时 课题(内容) 让我们和谐相处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力 理解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懂得和谐相处的做法。 过程 与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社会实践。 情感态度 价
31、值观 增强保护地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共建地球村 课前准备 对环保做出贡献的人和事、学生准备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宣传。 远资使用 资源编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一、复习引入,揭示主题 师激情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针对如何保护人类的朋友,建设一个和谐的地球家园发表了我们的意见。你们出色的表现,使我们看到了地球母亲未来的希望! w W w . x K b 1.c o M 学生倾听。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今天的学习将使大家对我
32、们未来的气球更加充满信心,愿意了解吗? 二、共同探讨:环保前景 过渡语:其实现在已经有许多国家、许多不同肤色的人们都已经在关注我们的环境。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已成为全人类的话题。下面请大家读教材的第二部分,并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人们为环境保护作出了那些努力? 教师补充:1.人类环境会议,把6月5号定为世界环境日。 2.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念。 引导对比两次会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3.全世界人们的积极行动。 4.除教材中提到的环保纪念日之外的其他纪念日。 5.环境保护作为我国 的一项基本国策,取得了很多成就,你知道有哪些? 自读教材第二部分“共建地球村”并结合课前
33、收集的资料自学。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列举课前收集的资料,如农业生态环境方面,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水土保持工作方面等。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三、积极思考:我为环保做什么? 师小结过渡:全世界的人们都在为拯救地球而积极奔走,作为中国人,作为21世纪的一员,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让大家听一则消息,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1. 教师讲授新闻:韩国人在中国旅游自觉捡垃圾的故事。提出问题:A你有何感想?B假如你在场,你会怎么做?应该怎么做? 2. 激情谈话:作为中国人对 待环保,我们决不能漠然视之。环保行动从我们开始 学生记在课本上。 学生讨论。 学生代表回答,其他学生倾听后补充。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计划。 全班交流评价。 3. 社会实践:争做环保小能手 布置活动计划。 板 书 设 计 让我们和谐相处:环保前景 我们做什么 怎么做 教学 反思 系列资料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