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中西部经济区的划分: 主要地形区的地区分布: 温度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条件: (1)我国东北地区、美国商品谷物区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2)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美国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势平坦开阔; ③耕地面积广大;④土壤肥沃; ⑤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工业比较发达; ⑥国家政策扶持。 【存在的不足】①热量不足; 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③土壤肥力下降
2、 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东北地区 主要地理特点: (1)位于我国东北部,纬度位置高。 (2)大部分地区在北纬40—50度之间的中温带,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夏季。 (3)处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西、北、东三面分别分布着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三山包围的是东北平原,平原上分布着肥沃的黑土。 (4)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和用材林生产基地,主要的树种有落叶松、红松、杨树、桦树等,林中还有许多珍贵的动植物资源。 (5)这里主要的农作物有春小麦、大豆、甜菜等,由于生长期较短,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3、 (6)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主要有大庆、辽河等油田,鞍山、本溪等铁矿,阜新、鸡西、鹤岗等煤矿,重工业发达,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辽东半岛有我国著名的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华北地区 主要地理特点: (1)大部分地区在北纬30~40度之间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2)主要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3)这里的耕作制度两年三熟,主要的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花生等,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 (4)华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主要有大同、神府、东胜、开滦、峰峰、阳泉等煤矿,胜利、华北、中原等大油田,陕北天然气
4、田,迁安铁矿等。本区尤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山西有“煤海”之称,山西为中心建立了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 (5)华北地区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有我国著名的京津唐工业基地。 (6)本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问题,华北平原的春旱、盐碱化以及沙尘问题。 华中——西南地区 主要地理特点: (1)大部分区域属于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云南南部属于热带地区,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2)主要的地形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3)耕作制度一年两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有“鱼米之乡”之称,盛产水稻、油菜籽、柑桔、棉花、桑蚕、茶叶等。四川盆地很早就有
5、天府之国”的美誉,盛产水稻、油菜籽、桑蚕、茶叶、柑桔和甘蔗等作物。这里有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五大商品粮生产基地,还有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下游滨海沿江三大商品棉生产基地。 (4) 动植物资源丰富。四川西部山区中生存着世界珍奇动物大熊猫,西双版纳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生长着热带原始森林,还有大象、孔雀、长臂猿等珍稀动物。横断山地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5)分布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个旧的锡矿、铜仁的汞矿、攀枝花的钒钛矿、大余的乌矿、水口山的铅锌矿等。 (6)长江沿岸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也是带
6、动长江沿岸经济地带腾飞的龙头。 (7)本区存在着红壤改良、防治洪涝灾害、“酸雨”等问题。 华南地区 主要地理特点: (1)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区域,北回归线穿过本区。 (2)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南部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省的南部属于热带地区,这里大部地区高温多雨、春秋相连、长夏无冬。 (3)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盛产香蕉、荔枝、桂圆、菠萝等热带水果,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台湾岛的南部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4)我国五个经济特区分布在这里,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5)受海洋影响最大,每年夏秋季节台风活动频繁。 西北地区 主要地理特点: (1)地处我
7、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主要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天山山地等地形区。 (2)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小,气候干旱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比较大。 (3)从东向西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地表植被从东向西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4)本区以畜牧业为主,有内蒙古的草原牧场、新疆的山地牧场。 (5)灌溉农业是本区的农业特色,引河水灌溉的有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还有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的河西走廊和新疆的绿洲农业。 (6)本区矿产资源丰富,新疆石油储量十分可观,内蒙古的煤炭储量仅次于山西、陕西,还有大量的稀有金属矿,如白云鄂博的稀土矿、甘肃金川的镍
8、矿等。 (7)本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 青藏地区 主要的地理特点: (1)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 (2)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高大山脉,有90多座山峰海拔在7000米以上。 (3)分布着无数条冰川,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4)这里具有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的多的独特高原气候。 (5)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利于农业发展形成了河谷农业,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主要的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6)重要的高寒牧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7)地热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8)交
9、通困难(青藏铁路的意义)。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分析的规范性语言表达 自然条件 人文条件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广阔,水源充足;土壤深厚肥沃。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交通四通八达;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工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美国五大湖周围的乳畜业 纬度较高,气候冷湿,水草丰美,不适宜种植业发展 开发历史早,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接近市场,交通便利。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 大面积冲积平原;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土壤深厚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 当地居民喜食大米;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政府鼓励;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10、 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抵;距海港近。 东南亚的企业化种植园 高温多雨的气候;纬度低,热量充足;位于沿海地区。 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有销售市场。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地势低洼;河网密布;高温多雨的气候;土壤肥沃。 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靠近销售市场;交通便利。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地势较平坦;地下水丰富,可以作为牲畜饮用水源;农场形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 地广人稀;引水灌溉条件好;交通便利;有稳定的销售市场;机械化程度高;可灵活应对市场。 市场园艺农业 土地面积较小,靠近水源地 土地租金较高;靠近城市,接近市场;园艺业单位面积产值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