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科目:思想品德
教学对象:初三学生
课时: 1课时
提供者:谷献梅
单位: 怀仁县王坪矿区中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第二部分内容,学生在全面了解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后,教师需要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懂得新时期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
(2)理解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3)懂得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我们的力量之源。
(4)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精神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2、能力目标:
(1)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伟大作用,引导学生要用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着我活动探究法、情感体验法、时政分析法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愿意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当今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拜金主义至上使许多不良的思想卷土重来,青少年受此
3、影响,利己主义思想严重,爱国主义已成为口头的摆设,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和名言警句,有利于本课开展对民族精神内涵的自主探究。本课在“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问题探究时会存在困难,因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生能够对民族精神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归纳和总结。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创设情境,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怎样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难点:民族
4、精神的作用和意义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片断。
问:我们战胜巨大灾难、取得重大胜利靠的是什么精神支撑?
学生思考,回答。
通过“中国人”当选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引出民族精神。
过渡:我们战胜巨大灾难、取得胜利靠的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建立在民族精神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与创新。
那什么是民族精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活动1、“民族精神知多少”
组织各小组的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有关“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名人名言、历史典故,以及体现爱国主义的诗
5、词格言。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所收集到的有关中华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等。
让学生通过名人名言、历史典故感悟民族精神
过渡: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那么,中华的民族精神在近现代史上发挥着什么作用呢?
活动2、播放一段中国人民的抗争史的录像。
展示图片: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1998年特大洪水 、2008年南方抗击冰雪、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
问: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的灾难,包括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的原因是什么?
6、
学生观看录像和图片,思考并回答。
通过录像和
图片直观的
让学生了解
中华民族精
神的作用。
过渡: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
竭力量之源。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什么样的不同内容。
活动3“寻找民族精神。”
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改革开放以后不同的阶段的不同民族精神的表现。
学生畅谈不同时期的体现民族精神的人物或事迹
通过对比,认识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从而知道民族精神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活动4:“你一言我一句”
现在的有些未成年人特别喜欢
7、过外国的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屑一顾。
学生小组讨论,并作回答。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加深对外来文化的影响的理解。
过渡:学习外来文化,不等于照搬照抄,而应当批判的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活动5:“民族精神我传承——我的理想我的选择”
问:作为青少年,你们准备如何传承民族精神,说说你的行动?
8、学生谈如何从身边的小事说起传承民族精神。
让学生通过从身边的事谈起,落实传承民族精神。
七、教学评价设计
使用同伴评价学生有机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观察他们的同伴,而且他们观察到的细节往往比教师所看到的更多。有效的同伴评价需要借助合理的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标准给出一定的评分。一个同伴的评分能激发起更强的参与性和责任感,建立起一个清晰的评价结构,提高学习技能,提供更多的反馈。
八、板书设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伟大的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团结奋进的力量源泉
3、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4、民族精神我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