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届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命题人: 审题人: 一、 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 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门的朝向可能是 ( ) ①正东 ②正南 ③正西 ④正北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关于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年一样
2、 B.正午比上午大 C.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达到全年最小 D.春秋分日各地一样 3.若夏至日北京时间17:0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到午间”,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 ( ) A.四季分明 B.出现极昼现象 C.受寒流影响 D.分布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据此完成4-6题。 4.“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 A.便
3、于室内空气流出 B.便于采光 C.便于室内热量散发 D.便于室外空气流入 5.室内水池的主要作用是( ) A.储存生活用水 B.增加室内湿度 C.美化居室环境 D.冷却大气温度 6.有关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 D.四周为上升气流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
4、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8.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9.假设该图为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则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假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为河流,
5、且图中等高距为200 m,由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1 100、1 250 B.1 100、1 350 C.1 500、1 250 D.1 500、1 350 山谷风是由山地热力原因形成的。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比同海拔的自由大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面上升,成为谷风;夜间由于山坡上气温降低,临近地面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变大,因而空气流入谷地,成为山风。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列四幅图中,能准确表示山风的是( ) 12.山谷风能对农业产生有利的影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谷风能提高坡面温度,使果树
6、发芽、开花和结果提早 B.谷风能向坡面输送水汽,易成云致雨,利于农作物生长 C.山风能降低坡面温度,利于植物体营养物质的积累 D.山谷风能缩小坡面气温日较差,有利于喜温作物生长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13~14题。 13.“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
7、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14.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回答15~16题。 15.风向①~⑤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16.有关风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海域的洋流流向,受②风向影响显著 B.乙海域受③
8、风向影响,海水上泛而利于渔场形成 C.丙地在④风向盛行的季节,草原茂盛 D.丁地全年受⑤风向的控制,光热充足 下图是“某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40°N,110°E)、乙(40°N,115°E)是近地面的两点,据此完成17~18题。 17.甲乙两地附近天气系统表达合理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8.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大 B.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连
9、续多日阴雨天气 C.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日阴雨天气 D.甲地和乙地都是晴朗少云,但是甲地气温更低 下图示意韩国部分地区地形及甲乙两市气候统计数据,据此回答19~21题。 19.造成甲、乙两市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季风 20.与中国同纬度沿海城市连云港相比,甲市( ) A.夏季气温较高 B.冬季气温较低 C.气温日较差较大 D.气温年较差较小 21.乙市7、8月份降水多于甲市的主要原因是( ) A.受锋面雨影响 B.受台风雨影响 C.地处夏季风背风坡
10、 D.地处西风带迎风坡 读“某地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回答22~24题。 22.下列叙述不属于图示区域干旱区面积广大原因的是( ) A.终年受东南信风的控制 B.山地阻挡了湿润气流的深入 C.沿岸寒流减湿作用明显 D.副高控制时间长、面积大 23.关于P地风向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风 海陆热力差异 B.东北风城市“热岛效应” C.西北风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东北风沿岸洋流的影响 24.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非洲好望角风大浪高
11、B.加勒比海地区飓风活动频繁 C.日本群岛樱花盛开 D.南京花市寒梅绽放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回答25~26题。 25.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26.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
12、田 读“南美洲局部区域图”,完成27~28题。 27.甲洋流由赤道南侧流向赤道北侧的原因是( ) A.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形成的 B.海陆轮廓的影响 C.亚马孙河大量淡水流入海洋形成的 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28.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利马多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读下图中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29~30
13、题。 29.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白于地球内部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①~④地貌景观典型分布的地区依次是( ) A.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北岛 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 C.喀斯特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亚平宁半岛 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台湾 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共40分) 3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多瑙河流
14、域简图。 材料二:多瑙河是欧洲第2大河,也是欧洲极为重要的一条国际河道,流经10个中欧及东欧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全长2857千米,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千米,有大小300多条支流,平均流量为6500立方米/秒。 材料三:芦苇,禾本科。多生于低湿地或浅水中。多瑙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芦苇产区,该区域的罗马尼亚的芦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 (1)简述多瑙河上游甲地河段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8分) (2)多瑙河年通货量巨大,高达上亿吨,请解释原因。(8分) (3)分析多瑙河三角洲芦苇广布的原因。(6分)
15、 32.(18分)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到问题。 材料一:当惹雍错湖,西藏第三大湖,海拔4000多米,位于藏北地区典型的纯牧区。藏北高原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以下,冰冻期长达半年,最高的7月不超过10℃,6-8月较温暖,也是其雨季,多夜雨现象,冬春多大风。但在当惹雍错湖湖边却有青稞的分布,这在藏北是极其罕见的。 材料二:青稞是一种耐寒耐旱的喜光照作物。青稞籽粒播种后在0-1℃的温度下即可开始萌发,最适温度为19--20℃。它也是最早熟的品种,仅要求积温为1300--1400℃。 材料三:墨脱县大部分区域内的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18℃--22℃,
1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28℃,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12--16℃,这也让墨脱被视作西藏最不像西藏的地方,有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当惹雍错湖湖边有青稞的分布的自然原因。(6分) (2)为什么墨脱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6分) (3)简要分析藏彝走廊地区少数民族众多、风俗各异的原因。(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7、15 C C B D D B A A A C B D B D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B B D A A C D A C B C D B 高三地理期中答案 31.(22分) (1)春季: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形成春汛;(4分) 夏季:降水多,气温高,冰雪融水补给。(4分) (2)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流量大(2分);干流流经盆地和平原,水流和缓,通航条件好;(2分)流经国家多,通航里程长(2分);与欧洲其他
18、河流有运河相通,经济腹地广。(2分) (3)多瑙河三角洲面积广,浅海滩涂面积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 冬季凌汛,河水泛滥等。(6分,每点2分) 32.(18分) (1)该地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2分)。当惹雍错湖水体(与高原山地相比)比热容较大;湖泊水体白天吸热,晚上释放这些热量(就像一个巨大的暖气片);使其附近气温不至于过低(2分);同时地形相对闭塞,形成了沿湖地带的温暖小气候(2分);6-8月较温暖,也是雨季,有一定的天然降水浇灌,所以适于青稞的种植。(2分) (2)由于墨脱所属区域纬度低(2分)河谷底部海拔低,热量充足(2分)。该地区为山地地形,西南季风携带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沿山体爬升,并形成充沛降水(2分),在山地中营造出从热带、亚热带到寒带的气候类型,尽而形成多种植被类型,垂直分异明显(2分)。 (3)藏彝走廊位于横断山区,该地区山河相间,山高水急,地形复杂,(2分)自然地理单元相对独立,区内各族群之间联系、沟通不便,生活在各自然单元的人们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俗(2分);地处横断山区对外交通艰难,其他文化不易进入,其文化难被同化。(2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