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跪跳起》说课材料
体育教师:何洪海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自始至终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前提,力求在运动参与的基础上使学生运动能力得以提高,为今后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以跪跳起为教材,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逐步小幅度地增加练习难度,关注个体差异,当下一个目标有困难时学生可以选择退回到前一个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适合自己能力的学习和锻炼,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跪跳起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出现的技巧教材,是技巧项目中运动负荷较大的一个项目,三年
2、级技巧内容(前后滚翻,仰卧推起成桥)相对来说动作简单、负荷较小,而跪跳起,对腰腹肌力量、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所以跪跳起对发展学生腰腹肌力量和身体的协调、灵敏、平衡能力都有显著作用,还能培养勇敢、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跪跳起教学是以后学习支撑跳跃——体操跳上成跪撑跪跳下以及一些组合项目(如:前、后滚翻接跪跳起)的重要基础。本次课确定摆臂制动,小腿压垫为教学重点,摆臂与小腿压垫协调配合为教学难点。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跪跳起动作要领及练习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跪跳起的教学,使85%的学生能够完成动作要领,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腰腹力量、灵敏、柔韧、协调等
3、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学习、积极探索、团结协作等良好品质。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摆臂制动,小腿压垫
难点:压垫与摆臂协调配合
五、教法、手段与学法:
1.教法:讲解示范、启发诱导、语言激发、纠正错误、分组练习等。
2.学法:观摩思考、动手动脑、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相互纠正错误等。
六、教学内容:
1.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活动规律及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开始热身部分(8分钟) 学习提高部分(27分钟)、整理放松部分(5分钟)。
2. 开始热身部分利用背景音乐学做热身操,学生身体各个部位得到热身,为下面的各项活动做好准备,让学生更好的进入运动的学习状
4、态。
3. 学习提高部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跪跳起的学练阶段,因跪跳起动作技术高求教高,所以介绍技术后应进行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通过互评选出优秀学生展示。第二部分为游戏,游戏能充分体现出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集体精神。
4. 整理放松部分在音乐声中做放松练习,使学生生理指标逐渐恢复到相对稳定的水平,达到身心的愉悦。然后小结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指出闪光点与不足。
《跪跳起》教案
体育教师:何洪海
教 学 过 程
课的顺序
时间分配
课 的 内 容
指 导 与 练 习 法
开
始
部
5、
分
8′
(一)教学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任务。
3.整理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教师领跑
2.徒手操肩部运动
扩胸运动
腹背运动
膝关节运动
手踝关节运动
组织:
×××××
×××××
×××××
△
要求:
1、集合快、静、齐。
2、精神饱满。
要求:
1、俩人要互相协调配合完成。
2、听教师哨声完成配合
3、先示范后带领学生做。
4、要求动作规范正确。
5、队伍整齐。
基
本
部
分
27′
1.技巧:跪跳起
动作方法:跪立,两臂斜上举,向
6、下后摆,臀后坐,上体前倾,接着两臂迅速向前上方摆并至斜上举部位制动。同时展髋、提腰,脚背和小腿用力压垫,使身体向上腾起,迅速提膝,收腿起立。
教学重点:摆臂,压垫、屈膝上提。
教学难点:提膝、收腿。
教学要求:动作要连贯、协调。
口诀:两臂前后摆,上体弹性伸;
小腿脚面压,提膝收腿跳。
2.素质练习:
往返跑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及要领,并示范。
2、学生辅助动作练习:
①蹲跳起。(体会摆臂)
②跪立跳跃前行。(体会压小腿、脚面)
3、学生8人一组互帮互练,尝试从高处往低处跪跳起。(体会提膝、收腿)
4、在帮助下完整动作练习。
5、自主完整动作的独立练习。
6、展示交流,学生互评。
1.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
2.途中跑的速度。
3.下肢力量得到充分锻炼。
结
束
部
分
5′
1.放松练习。
2.归还器材。
3.课后作业。
4.宣布下课。
要求: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做放松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