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调查报告 论文题目 新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如何在乡下中学落实 调查对象:曲靖宣威市西泽乡中学 姓 名 李艳梅 学 号 114020114 院、 系 哲学与政法学院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2、 班 级 11级 2013年 12月6日 新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如何在乡下中学落实 —、调查报告对象概况 西泽一中是一所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初级中学,创建于1972年,当时只有7名教师,32年间,这个中学向社会各界培养了6000多名毕业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社会知名度比较高的教育家、艺术家和企业家,还有许多走上了仕途之路。目前这个学校占地59亩,有19个班,共计110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74名。去年
3、有72人考入高中学习,升学率达40%,今年力争突破100人。 二、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于2013/10/10到2013/12/1对西泽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式的调查,从而了解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理论在教学课堂的实践情况以及所收到的教学效果。经过调查从而发现思想品德教学课堂存在的一些优势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在实习过程中或是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吸取这些优势,把教育工作做的更好。对于所发现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本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所发现的问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反思自己,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在教育道路上的综合能力,发现自己的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 三、调查的
4、具体内容 ⒈三维教学目标(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实施情况;⒉初中思品教学课堂所采用的方法;⒊多媒体的使用情况;⒋师生之间的关系;⒌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满意程度;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⒎老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的理解程度;⒏初中生的思想品德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以及所呈现的比例值;⒐学生心目中的思想品德课堂。⒑当地所在的老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的看法;⒒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否只是思想品德老师的责任。⒓教师处理学生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以及所收到的实效。 四、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 五、调查结果 ⒈通过对所在的西泽中学初中各个年级的
5、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思品老师在上思品课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仍以最终的考试分数去衡量教学成果而不是学生的实际思想品德素质。所教出来的学生思想品德不高和考试成绩成反比,在校园里经常发现学生说脏话,谈恋爱,打架斗殴,以大欺小等不符合中学生行为的现象,违背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主旨,不利于学生的德育的发展。⒉通过听老师们的课以及对老师们的访谈,发现所在中学的老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比较陈旧,以传统的老师单口传授,教师仍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结果一堂课下来,老师比较累,学生也累,课堂教学效果差。⒊学生们普遍都觉得思想品德课
6、太无聊,太枯燥,对其缺乏学习兴趣。都希望思想品德课比较轻松,比较活跃,而不是单由老师在上面勾勾画画重点,学生们在下面记。同学们都比较喜欢生动形象的教学课堂,他们认为那样的课堂比较轻松,而且学到的东西也多。⒋发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平等,师生之间的关系尊卑有分,学生比较怕老师,学生对老师比较陌生。导致老师与同学之间沟通有障碍,从而使老师与同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发现这样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不利于老师的教学的实施。⒌发现老师除了上课时间以外与学生相处的时间非常的少,大多数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是知识,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在访谈交流的过程中,大多数老师都
7、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班主任和政治老师的事情。结果,学生在道德素质方面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尽管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好。⒍发现老师在解决学生问题的时候,所用的方法比较极端,比较暴力。比如当学生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大部分老师都不分青红皂白,将发生冲突的双方暴打一顿或是狠狠地批评一顿。老师极端的处理方式导致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老师与同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而其,通过访问学生,发生冲突的学生一致都不喜欢老师极端的处理老师,他们虽然表面上服从老师的处理方式与方法,但是从心底里抵触老师。在以后的学习上,对其老师科目缺乏兴趣,渐渐地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心理上越来越叛逆。 六、对所发现问题的解
8、决方法 ⒈①老师应该多学习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新的教学理论,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与更新自己的知识,将理论上的东西实践到教学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多注重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发展,而不是以最终的分数去衡量每个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②学校领导应该多创造让教师去外面学习的机会,让教师接受更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更新观念,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学生。③应该加强各个学校之间的教师的流动与交流,并且不断招进新的老师,把新的东西带进来。 ⒉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处于主导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成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认
9、知兴趣,而不是传统的陈旧的枯燥的无聊单口传授。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从学生的生活中找素材。再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对课堂活动的参与,让他们体会到成为课堂主人的真正乐趣。 ⒊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师生关系也必须与时俱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老师应该找机会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多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与学生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尊重的关系。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学相长。与学生成为朋友。让学生感受到轻松的教学课堂,而不
10、是因为惧怕老师而提心吊胆地上完整堂课。 ⒋教师的职责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只是政治老师和班主任的工作,是每一个老师应尽的职责。任何一个老师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以为,更多的是以身作则,去引导学生,教给学生更多做人的道理。除了上课时间,教师应该在课下多与学生交流,以朋友式的方式与他们交谈,从而发现他们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上完课就一走了之。 ⒌常人道“人非草木,熟能无过”。有时,一个小小的错误,处理得当,可以让人受益终生;倘若处理不好,也许会给人的一辈子蒙上一层难以擦去的“痕迹”。那作为老师要怎样做才行呢? ①允许
11、学生犯错误 义务教育课程的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开展的各种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作为教师应以宽容的心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要一看到学生犯错误就进行“人身攻击”,让他们在众多同学面前出丑而怨恨你,以至“恨乌及屋”。毕竟人生是一个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既需要把教师的忠告当作自己的间接经验,更少不了从自己亲身的经历中得来的直接经验。只有他们切身体会到自己那样做不对,才不会把教师的告诫当成耳旁风。 ②给学生在错误中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在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而要增长这“一智”,就必须认识到错误,并能纠正错误。人就是在
12、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进步的。中学生的思想容易受所接触到的事物局部的影响,分析问题肤浅,容易以片面代替全面,以至作出错误的判断。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在错误中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认识纠正错误,而不是通过辱骂让他们害怕而去努力学习的,那样会适得其反。 ③心平气和地善待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师要学会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不要采用强制手段,或高压政策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对学生的错误要有一颗宽容,仁厚的心。 ④教师应该注重对错误的处理方法。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宜,千万不要小题大做,要让学生自学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邪归正,更新自我,必须要有各式各样,轻重
13、适度的处理方法。常言道:喜形于色,怒形于表。行动常常可以作为内心世界的“显示器”。教师有时候只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并且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一概而率地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打活,这样就大大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长此以往,还会引起其他同学的鄙视,从而形成孤僻、怪异性格,对教师产生了抵触的思想情绪,很不利于学生心理和个性的健康发展。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自尊心和自信心特别强,经受不住严峻的考验。在家几乎没有与同龄人在一起,在学校一旦脱离群体,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很有可能把他(她)拉向深渊的死胡同。要是孩子没有一分天真、愉快欢乐、健康的心情,如今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性教育就会变成一句空话。所以教师应该注意认真对待学生的错误,找到最恰当的处理途径。作为教师,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用一颗“平等心”、“宽容心”去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并且要巧妙、合理地利用“错”这一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