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验证方案 项 目 部 门 姓 名 日 期 验证方案起草 验证方案审核 验证方案批准 目 录 1 验证目的和范围 2 验证组成人员及职责 3 设备概述 4 验证实施时间 5 仪器仪表校正 6 安装确认方案 6.1 购置安装记录 6.2 设备资料 6.3 人员的培训 6.4 设备安装位置和连接 6.5 灭菌锅校验 6.6 小结与评价 7 运行确认方案 7.1 运行确认目的 7
2、2 相关文件 7.3 测试过程与要求 7.4 小结与评价 8 性能确认 8.1 热分布测试 8.2 热穿透试验 8.3 细菌生物指示剂测试 8.4 灭菌后培养基质量验证 8.5 小结与评价 9 验证周期 10 验证偏差分析 11 验证总结与评价 1 验证目的和范围 经过验证, 确认该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要求, 符合产品检验的需要。本验证方案适用于立式蒸汽灭菌锅的安装、 运行、 性能的确认。 2 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姓名 职务 小组职务 职责 工程部经理
3、组长 负责组织验证工作的实施, 协调验证过程; 设备员 组员 负责验证方案、 验证报告的起草和检查, 仪器仪表的校正和管理设备档案工作。验证资料的汇总。 QC主任 组员 参与验证方案、 验证报告的起草和检查, 负责组织所有项目的检测 QA人员 组员 负责现场监督、 检查工作 3 概述 本灭菌锅是利用高压高温湿热蒸汽杀死细菌, 用于公司QC卫生学检验的培养基及各种玻璃器具的灭菌, 灭菌时间设定为121℃, 15min。 4 验证时间安排 安装确认时间: 11月20日至 11月21日 运行确认时间: 11月22日至 11月24日 性能确认时间:
4、 11月25日至 12月05日 5 仪器仪表校正 仪 器 名 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安装位置 检定结果 有效期至 留点温度计 —— 留点温度计 ——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6 安装确认 6.1 购置安装记录 验 证 项 目 实 际 记 录 结 论 制造商 机器型号 机器出厂编号 订货合同号 机器出厂日期 所在位置 检查人:
5、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6.2 检查确认设备的资料是否齐全, 整个安装过程是否符合设计规划要求, 制定设备效验、 使用SOP并纳入文件管理系统。 名称 确认内容 存放处 使用说明书 备件清单 合格证 开箱验收记录 设备安装调试记录 检定证书 结论: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6、 日期: 6.3 人员的培训 对操作人员、 维护人员及参与验证人员进行培训, 有培训记录。 检查结果: 。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6.4 设备安装位置和连接 项目 安装要求 实际情况 结果 电源功率 供电电源 安装
7、场所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6.5 灭菌锅校验 校验人: 校验日期: 结果: 记录人:
8、审核人: 日期: 6.6 小结与评价: 评价人: 日期: 复审人: 日期: 7 运行确认 7.1测试目的: 在不加载样品的情况下试运行设备, 确认灭菌器的各个部分在空载状态下功能正常, 与操作说明书相关条款相符, 运行达灭菌温度的时间应≤15分钟, 控温功能良好。 7.2 相关文件 设备在运行前, 应有相应的操作规程、 维护保养等规程( 草案) 。检查记录如下表。 文 件 名 称 编 号 存放地点 检查结果 全自动数显立式高压蒸汽灭菌器标准操作规程
9、 检查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7.3运行测试过程与要求: 各项操作准备工作就绪后, 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设备运行后, 各项功能和操作说明应相符, 无明显偏差, 温度达到121℃的时间应≤15分钟。 测试结果: 测试人: 复核人: 测试日期:
10、在121℃保温15 分钟, 控温功能应良好, 无明显的偏差。 测试结果: 测试人: 复核人: 测试日期: 7.4 小结与评价: 评价人: 日期: 复审人: 日期: 8 性能确认 8.1 热分布测试 8.1.1 测试目的: 检查灭器箱腔内的热分布情况, 检查箱腔内可能存在的冷点。 8.1.2 空载热分布 测试过程: 取11
11、支经校验的留点温度计, 将其中1支置于灭菌锅的排气处, 其余留点温度计分布在腔体各处。开启灭菌锅电源, 按照标准程序进行, 运行过程中记录仪器记录各点的温度。连续3次, 检查重现性。最冷点与最高点温度相差不超过2℃。 探头分布图: 1 2 3 4 5 8 9 7 10 6 11为灭菌锅排气处 刚到121℃时, 各留点温度计温度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2、 121℃15min后时, 各留点温度计温度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运行结果 监测人: 日期: 复
13、核人: 日期: 8.1.3 满载分布 测试过程: 将灭菌锅内装满清洁的锥形瓶, 锥形瓶内装满培养基, 自下而上摆放。取11支经校正的留点温度计, 将其中1支置于灭菌锅的排气处, 其余留点温度计分布在腔体各处。开启灭菌锅电源, 按照121℃, 15min进行, 运行过程中记录仪器记录各点的温度。连续3次, 检查重现性。温度计分布见上图。最冷点与最高点温度相差不超过2℃。 121℃15min, 各留点温度计温度( 满载时)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一次
14、 第二次 第三次 运行结果 监测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8.2 热穿透试验 热穿透试验是在热分布试验基础上确定装载中的”最冷点”, 并肯定该点在灭菌过程中获得的无菌保证值。 8.2.1验证步骤
15、8.2.1.1装载类型: 最大装量 8.2.1.2器皿选择: 500ml锥形瓶 90mm培养皿 灭菌程序: 121±1℃, 15min 8.2.1.3测试过程: 在最大装载时, 取11支经校正的留点温度计, 将其中1支置于排气处的待灭菌锥形瓶中, 其余留点温度计分布在其它待灭菌瓶。开启灭菌锅电源, 按照121℃, 15min进行, 运行过程中记录仪器记录各点的温度。连续3次, 检查重现性。 121℃15min后时, 各留点温度计温度( 穿透性)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一次
16、 第二次 第三次 结果 监测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8.3 细菌生物指示剂验证 将一定量的耐热菌放入待灭菌的产品中, 在设定的灭菌条件下进行灭菌, 以验证设定的灭菌工艺是否确实赋予
17、产品必须的灭菌值( FH) 。 8.3.1 验证菌: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指示剂, ( 含量106cfu/支) 8.3.2 验证方法 取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指示剂, 均匀分布于灭菌锅的各层位置, 其中三支置于热穿透试验的最冷点, 按照使用SOP进行灭菌操作, 温度121℃, 灭菌时间15分钟。 8.3.3 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 取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指示剂, 放入培养箱中, 在55~60℃培养24小时, 观察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指示剂变色情况, 再培养24小时, 观察变色情况。同时将未灭菌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指示剂进行培养, 作阳性对照。连续试验三次。 试管号 1 2 3 4 5 6
18、 阳性对照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结果判定: 。 ( 每次检测中, 每支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指示剂呈蓝紫色为合格, 指示剂之一呈黄色为不合格) 。 检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8.4
19、 灭菌后培养基质量验证 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查SOP》规定的检查方法, 从灭菌后的培养基中每次取6瓶( 注意分别从灭菌锅中不同位置) 分别做碟, 并同时作空白, 于33.5℃培养48小时, 记录菌落生长情况。 平皿号 1 2 3 4 5 6 空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结果判定:
20、 。 检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8.5 小结与评价: 评价人: 日期: 复审人: 日期: 9 再验证周期 每年一次, 确认线路、 工作日记、 仪器清洁情况, 检查空载热分布、 满载热分布、 热穿透试验和细菌生物指示剂验证。 10 验证偏差分析 11 验证总结与评价 评价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