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
教学主题:生活的启示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徐利娜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
2、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他的教诲和希望,他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并用行动实现了这一心愿,成为优秀的作家。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情分析
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首先,不同的家庭背景、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
3、所带来的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必然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影响,导致即使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得出不同的认识和体会,;其次,对于阅读材料来说,由于语言文字的包容性极大,因此对同一文本也完全可以从若干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所以,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不能以教师的理解去代替学生的理解,以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现,“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性,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
评价任务
1.通过环节三检测目标1、2的达成。
2、通过环节四检测目标3的达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评价
引入新课﹙5分﹚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你们爱吃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花生的文章,
板书题目
出示花生生长过程图片.
学生质疑课题
5、
总结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的原因
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学﹙5分﹚
二,以人为本,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自读 展示 发现
浏览读 概括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
展示交流﹙20分﹚
三 品读课文 启迪人生
默读课文思考:
1.花生的好处有哪些?最可贵的是什么?
2.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触动了你的心灵,试着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
学生默读 分角色读 展示读
对比读,带着理解读.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代讲,读思议结合,紧扣文本,引发学生理解课文,引发人生思考.
拓展延伸
﹙10分﹚
小练笔
推荐阅读
根据课文内容,练笔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写结合
板书:
落花生
种 收 尝 议﹙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借 物 喻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