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床主轴动静态特性分析 机床主轴通常在高速状态下工作,因此其动静态特性必须很高,才能满足加工质量要求,因此对机床主轴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是很有必要的。静力学分析主要是得出机床主轴的刚度,并且得出在典型加工条件下,主轴前端的最大位移,看其是否满足静态要求;动力学分析得出主轴振型以及主轴固有频率,从而判断主轴设计是否合理,并且在此基础上优化结构设计。机床主轴的动态特性包括临界转速、主振型和固有频率等方面,这是机床主轴动态特性的主要方面。当机床主轴的转速达到或接近临界转速时,会引起机床的共振,使机床震动加剧,加快刀具的磨损,降低加工质量,恶化加工环境。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机床主轴
2、的临界转速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及加工安全要求,主轴的最高转速应该低于临界转速的百分之七十五。 1.机床主轴静态特性分析 (1) 建立模型 打开proe软件界面,建立如图(1)所示模型,并导入ansys workbench中 图1 主轴模型的建立 (2) 添加材料属性信息 机床主轴的材料为40Cr,其相关参数见下表(1): 表1 主轴材料属性值 材料属性 弹性模量 泊松比 密度 屈服极限 数值 206GPa 0.28 800MPa (3)设定网格划分参数并进行网格划分 制定网格尺寸为3mm,进行网格自动划分,划分
3、结果如图(2) 图2网格划分结果 (4) 施加载荷以及约束 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加载时,按照机床在典型加工工艺条件下工作进行计算,算出其在切削时的径向力,如在前面的3.2.2章节已经得出在此工况下轴的受力,在进行静态分析时,其唯一载荷为主轴前端施加的切削力的径向分量 Fr= 193.8 N。前轴承为固定端,故只约束其X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后轴承在轴向(X 向)存在游动。然后进行求解,最终得出机床主轴的静力变形如图(3)所示。 图3 机床主轴静力变形云图 从图(3)中可以得出,主轴前端最大变形量为Max=1.14μm,因此主轴静刚度为:
4、 代入数值得:=170N/μm。 在后期的参考文献的查找中以及老师的指导下,发现如果把前端三个轴承等效为一组弹簧时,结果误差很大。因此再次分析,把三个轴承等效为三组弹簧,所得结果如图(4) 图4 重新分析结果 再次算得主轴静刚度为=343N/μm,可以看出主轴刚度明显提升。根据机床主轴设计要求的有关资料可知:本文中设计的磨床机床主轴静刚度满足要求。因此可知,主轴前悬伸量,主轴跨距,主轴平均外径、内径等主要结构设计参数是合适的。如果刚度不够,则有以下改进措施:1.减小前端
5、伸出量;2.缩短支撑跨距;3.对轴承进行中预紧以提高轴承刚度。 机床主轴动态特性分析 模态分析主要包括建立ansys 模型、添加材料属性、划分网格、添加载荷以及约束、求解得出结果。模态分析的结果包括各界固有频率的数值,以及其变形云图。 (1) 建模 模态分析建模原则与静态分析建模原则类似。建立如图(3)所示的模型。 定义轴承与主轴的接触面,选择弹簧模拟接触,每处均布四个。 (2)添加约束、载荷以及材料属性参数 对材料参数的设定上与静态分析类似,但是需要添加主轴密度信息。 模态分析是不考虑主轴所受切削力,只考虑轴承对主轴的约束。 (3) 划分网格 模态分析计算量很大,前
6、期设定网格尺寸为10mm,进行网格自动划分,所得结果如图(5) 图5 网格划分结果 (4) 结果分析 理论上主轴的固有频率由无穷多个各阶频率组成,但是在实际中,只有前几阶频率对主轴影响较大,只需要得出前几阶频率就可以了解整个轴的有关属性。因此,本文在此提取其前 6 阶固有频率(图6)(表2)和振形。 图6 前六阶固有频率 表2 前六阶固有频率及振型 阶次 一阶 二阶 三阶 四阶 五阶 六阶 频率(Hz) 0 1505.5 1505.8 2089.1 2089.8 2851 振型 扭转 一阶弯曲 二阶弯曲 一阶摆动 二阶摆动 三阶
7、摆动 图6.1 一阶振型 图6.2二阶振型 图6.3 三阶振型 图6.4 四阶振型 图6.5 五阶振型 图6.5 六阶振型 计算结果讨论 从上述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主轴的前两阶固有频率接近于0,三阶四阶频率较为接近,五六阶固有频率也较为接近。从前两阶振型中可以看出,本文所设计的主轴属于刚性轴。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主轴最低阶不为0的固有频率为其三阶固有频率=1505.5HZ。由此可以得出其临界转速,关系为n=60f。因此可以算出一阶临界转速n=90300rpm。由设计要求的参数可知,主轴的最高转速为8000r/min,远远小于一阶临界
8、转速的75%。因此该轴不会发生共振,它的工作转速是安全的。 试验结果 进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分析,得出分析结果如图(7) 图7.1 主轴前端幅频曲线 图7.2 前轴承幅频曲线 图7.3 转子中点幅频曲线 图7.4 后轴承幅频曲线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谐响应分析的结果与模态分析结果十分吻合,在1500Hz和2090Hz附近主轴前端、后端、前轴承和后轴承的幅频曲线都出现峰值。并且可以看出在高速情况下,主轴前端的刚度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幅度很小,因此在高速情况下,主轴刚度还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从主轴各处的幅频曲线,比较主轴各处
9、最大位移,见表(3) 表3 主轴各处最大位移 位置 主轴前端(mm) 前轴承(mm) 转子中点(mm) 后轴承(mm) 1500Hz 0.0168 0.014 0.0205 0.012 2090Hz 0.00389 0.0084 0.00034 0.012 由表(3)中可以看出,当发生共振是,主轴转子中点位移最大,其次是主轴前端。因此这两个位置是主轴的危险点。 由图可以看出在1500Hz附近,发生共振时,主轴变形比较大,因此再次分析主轴在1500Hz附近的情况。得到主轴的变形量如下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主轴前端最大变形量为20.9μm,比在静态时明显增大很多,主轴刚度明显下降。这会使机床加工精度不能满足要求,还会使道具磨损加剧,因此要避免主轴在此频率下工作。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