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 修改状态:0 版本号:2011.12 分析、测试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 有效的控制化验室管理体系的所有文件和资料的有效性,并确保其能及时地传达到各相关部门。 2.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所有列入控制范围的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标准规范、作业文件等。 3.术语和定义 试 验:指通过提供给项目一系列条件或运行措施,对项目一个或多个特性的功能性检查。即:指对样品(包括材料和产品)的特性进行的实验或测试。 实验室:指进行原材料的化学分析、机械性能、金相及非金属原材料的各种性能
2、的试验、产品的各种功能和性能试验和试验确认在内的检验、试验和校准的设施。 实验室业务范围:实验室规定的和具体的试验,评价和校准;用以进行上述试验的设备;进行上述试验活动所用的方法和标准。 原始数据:指在进行试验时实验人员通过技术或分析收集或记录所获取的试验数据。通常不对这些数据进行某种方式的编辑和处理,而是常常记录在原始记录本中。它不同于试验报告中的结果,因为报告中的结果通常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编辑、换算和/或其它的处理以便分析和说明。 实验报告:指实验人员在实验结束时,对原始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按照标准的格式定义的符合性结论。 认可的实验室:指经某一国家承认的认可机构通过一定程序认可批准
3、的实验室。 4.职责 4.1 主任 4.1.1 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对检测质量总负责; 4.1.2 确定质量方针及目标,提供资源;负责室财务管理工作; 4.1.3 建立组织机构,任命责任人员,赋予职责和权力; 4.1.4 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制定质量方针及目标,批准质量手册; 4.1.5 组织管理评审,确保质量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持续有效性; 4.2 技术主管 4.2.1 经过主任授权全权负责本室的日常技术业务管理; 4.2.2 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审核或根据主任的授权批准检测报告,对检测质量的执行具体负责; 4.2.3 建立和实施规章制度,配备利用人才资
4、源,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管理资源; 4.2.4 负责新技术和新检测项目的开发工作; 4.2.5 负责仪器设备和量值溯源管理;正确使用标准方法,选择使用非标准方法,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计划并实施审核; 4.2.6组织委托要求评审,组织供应方评价,批准和管理合格供应方; 4.2.7负责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环境和设施; 4.2.8实施奖惩措施,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公正性; 4.3质量主管 4.3.1 负责贯彻执行检测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对检测数据和报告的公正性、可靠性负责; 4.3.2 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向主任报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改进措施; 4.3.3负责监督
5、网工作; 4.3.4负责客户申诉及投诉事项的处置; 4.3.5 负责管理体系和检测质量的外部联络工作; 4.3.6组织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4.3.7负责管理体系不合格的评审和处置,组织开展纠正及预防等改进措施的实施; 4.3.8 审核检测报告,对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负责; 4.5.4 负责后勤服务和试剂等材料用品的供应; 4.4监督员 4.4.1 监督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的执行情况,有权就地制止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的行为; 4.4.2 监督质量方针、目标的执行和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 4.4.3 对检测工作全过程的符合性、有效性实施监督; 4.4.4 监
6、督检测质量; 4.4.5监督检测过程中可能来自各方面的任何不恰当干扰和压力并消除其影响,有权越级向上级甚至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4.4.6 负责进货验证; 4.4.7管理和保存监督记录; 4.5测试组长 4.5.1 具体负责组织和安排各项检测试验项目的实施;审核确认试验记录; 4.5.2 负责测试职能的落实及协助内部各项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4.5.3 配合技术主管开展人员技术培训的组织实施; 4.5.4 组织开展改进活动; 4.6检测员 4.6.1 严格按规范、标准、规程及作业指导书所规定方法实施检测; 4.6.2 按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保养及操作规程操作,保持仪
7、器设备的完好及校准状态,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负责; 4.6.3负责数据计标、换算及数据初步分析,按规定的表格和格式形成记录,确保记录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可再现性;负责编制试验报告; 4.6.4保护客户的机密和所有权; 4.7检测记录批准人 4.7.1一般由技术主管指定授权人员或由化验室主任担任; 4.7.2 负责复核审查检测员及校核人签字的记录,批准认可并对其负责; 4.8抽样员(包括样品接收员) 4.8.1 严格按检验方法所规定的方案和方法实施抽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4.8.2 负责接收委托方提供的样品,实施检查验收并进行记录; 4.8.3 负责样品从抽样(或
8、接收)直至交付检测(或制备)期间的包裹及维护,保持样品的原有属性; 4.8.4 作好样品的标识工作;保存样品的备份和试验后的样品,负责到期后的安全处置; 4.9内审员 4.9.1在内审组长的指导下开展内审工作; 4.9.2 做好内审前的准备工作; 4.9.3 编制内审检查表; 4.9.4 实施内审工作; 4.9.5编制审核不合格项报告; 4.9.6跟踪不合格项整改情况; 5.实验室管理流程图 工作流程 工作内容说明 实验室质量方针 质量目标制定 实验室各实验小组讨论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送交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审核批准。 审核批准 N
9、 Y 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审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制定出本实验室质量方针。 年度试验计划编制 Y 实验室根据每年度所生产的产品、材料的实际需求和公司上级主管的指示或顾客的需求拟定每年度的“实验室试验计划”。 审核批准 N 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审核每年度的“实验室试验计划”。制定出本实验室年度的“实验室试验计划”。 确定实验室工作范围 Y 实验室主要负责人确定实验室工作范围。 编制实验室相关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 实验室各实验小组负责编写本专业的相关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送交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审核批准。 审核批准
10、 N 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审核各实验小组上交的本专业的相关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并批准实施。 文件编号、发行 Y 技术管理部门负责文件编号和出版发行工作。 6.实验室工作流程图 序号 工作流程 工作内容说明 相关文件 相关记录 1 A 业务受理 接待人员按照程序接待客户,客户应认真填写检测委托书或检验合同。记录客户对检测工作的要求,验收样品、记录样品的异常情况(如混样、破碎、质量不够等)。包括是否异常或是否与相应的检测方法中所描述的标准状态有所偏离。如果对样品是否适用于检测有疑问或者样品与提供的说明不符,或
11、者对要求的检测规定不清楚时,应在工作开始之前询问客户,要求进一步给出说明,并将与客户达成的协商结果写在检测委托书上,客户签字后,方可下达检测任务。接收样品时,还应确定样品是否已经完成了所有必要的准备,或客户是否要求本室对样品进行准备。 《样品接受制度管理规定》 YSSD 303 检测委托书或检测合同 2 B 样品标识 本所制定用于检测样品唯一性识别的文件化制度,以确保有关部门对样品进行标识,保证样品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发生混淆。 所有检测样品都应有检测状态标识,状态分为:待检、在检、检毕、留样以及样品检测任务书。对于批量样品可以将一批作为一个单位处理,但该批样品必须可以相对
12、整体转移。 《样品、检测委托单、记录和报告编码系统》 YSSD 302 实验样品登记台账 3 样品加工 B 样品加工人员验收样品,签字,依据样品加工任务书的要求选择样品加工流程加工样品。 DZ/T0130-2006《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 4 检测任务下达 待样品加工完成之后,由主任下达检测任务。 《岗位职责及资格要求》 YSSD 304 检测任务下派单 5 实施检测 实验小组接收调度分配实验任务,试验人员核对委托与样品无误后,应及时借阅有关资料和试验方法有关标准文件,理解后统筹安排实验进度。 实验室试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本专业质量控制程序文件和
13、本室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工作。对所需进行试验的产品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顾客指定的标准进行试验作业。 实验室试验人员和相关部门人员搬运待试验样品时应做到轻拿轻放,避免震动,必要时需借助搬运工具进行搬运,以免待试验样品在搬运过程中被损坏、碰伤或变质。 实验人员在试验完毕后将试验的结果和各种原始数据记录于“原始记录本”中。 《检测工作管理制度》 YSSD 305 《工作质量控制制度》 YSSD 306 化学分析结果登记表 通用原始记录 6 检验过程发生异常情况处理 C 试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现行有效试验标准、试验方法、及设备操作规程要求进行工作。一旦发现操作过程异常
14、应立即停止试验,并马上向本室技术主管及检测组长报告。 检测组长应立即核实情况,向室主任汇报。 对于异常数据应分析不合格原因,及时纠正。 如试验人员对异常数据不及时汇报或隐瞒不报,造成事故者,由试验人员C 承担全部责任。 《异常数据处理制度》YSSD 312 《实验质量的申诉处理制度》 YSSD 307 二次实验结果登记表 7 检测数据处理 所有人工观测、抄写、记录、计算和数据分析的原始检测试验数据以及输入到计算机里的数据均应实行三级审查核准制度。 对检测报告和证书实施三级认可批准制。 任一记录和报告的检测人员、校核人、审核(批准)人不得是相同人员。 三级审
15、核批准控制中出现的任何疑问均应由检测人员实施核对以消除置疑。当不能解决时进入不合格处置,执行《不合格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YSSD 207 《不合格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程序》YSSD 206 样品分析报告 8 D 检测报告编制、审核与批准 试验员在完成测试任务后,依据原始记录,按照规定的格式,认真出具测试报告。 报出的测试报告由负责人、审核人、填报人签字,加盖“分析报告专用章”后生效,否则报告单无效。 报出测试报告单时要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实行测试报告报出登记制度,报出报告单后委托单位有关人
16、员必须在登记册签字。 报告单份数则根据委托单位所需而定,本室留底1份。 《测试报告的审查及发送制度》YSSD 313 实验测试报告 9 D 检测后样品处理 本室应有文件化的程序和适当的设施以避免检测样品在存储、处置、准备和检测过程中变质或损坏。如果样品必须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存储或处置时,则应对这些条件加以维持、监控和记录(如有必要)。当检测样品或其一部分须妥善保存时(例如基于记录、安全或价值昂贵或日后对检测进行检查的原因),本室有存储的安全措施,以保持这些需要妥善保存的样品或其一部分的特性、状态的完整性。 检测报告发出后,按约定由委托方签字收回检测剩余的样品(不含副样)。
17、委托方不回收的样品,保管到期的,由样品管理员登记造册,写申请报告,由质量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销毁。销毁样品不得污染环境。 《样品的抽取和处置程序》YSSD 217 《实验样品和试样的管理制度》 YSSD 311 实验样品和试样处理台账 7.相关文件 1.《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 DZ/T0130-2006 2.《岩石矿物分析》 第四版(2011) 3.《消防安全管理程序》 4.《消防安全管理程序》 5.《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8.应用记录 1.检测委托书。 2.实验样品登记台账。 3.检测任务下派单。 4.化学分析结果登记表。 5.实验测试报告。 6.实验样品和试样处理台账。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