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教学媒体] [教学建议] [教学辅导] [补充内容] [实验指导] [平时作业] [考核说明] [教师简介] [在线自测] [病虫图库] [返回首页]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教学大纲 、 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概论 绪言(1学时) 教学内容: 1.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病虫害的治理 2.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的性质和任务 3.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的学科特点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4. 90年代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某些特点及植保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5. 怎样学习植物病虫害防治学
2、教学要求: 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危害及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意义 了解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性质、任务 第一章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时) 教学内容: 1. 植物检疫 2. 农业防治 3. 生物防治 4. 物理机械防治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 掌握几种防治方法的优点和局限。 第二单元 植物病害及其防治 第二章 植物病害的概念(4学时) 教学内容: 1. 植物为什么会生病 2. 什么是植物病害 3. 植物病害分类 4. 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 5. 植物病害的的症状 6. 传染性病害与非传染性病害 7.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3、 教学要求: 1. 掌握植物病害的定义 2. 重点掌握植物病害的症状概念,掌握主要症状的类型 3. 掌握植物病害形成的原因 4. 重点掌握传染性病害与非传染性病害的概念 5. 掌握非传染性病害的诊断方法 第三章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10学时) 教学内容: 1. 植物病原真菌 营养阶段、繁殖、真菌的生活史、分类和命名、主要植物病原真菌类群的特点、真菌所致病害症状特点及简要识别方法 2.植物病原细菌 细菌与植物病害的关系、病原细菌的一般形态、主要植物病原细菌类群、细菌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和简要识别方法 4. 植物病原病毒 病毒与植物病害的关系、病毒的一般性状、植物
4、病毒病害的特点及诊断 5.其它植物病原物 线虫、类菌原体、类立克次氏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植物病原真菌类群 2.了解类菌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 第四章 病原物的寄生性、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2学时) 教学内容: 1.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致病性 2. 寄主的抗病性 教学要求: 1. 重点掌握致病性、抗病性、垂直抗性、水平抗性的概念 2. 掌握植物的抗病性机制 第五章 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流行(2学时) 教学内容: 1.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程 2. 侵染循环 3. 植物病害的流行 病害流行的类型、影响病害流行的
5、因素、病害流行的预测 教学要求: 1. 掌握病程及侵染循环的概念; 2. 掌握病害流行的类型、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 3. 了解病害流行预测 第六章 粮食作物病害(1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水稻病害 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烂秧、水稻病毒病 二、麦类病害 小麦锈病、麦类黑穗病、白粉病、线虫病 三、杂谷类作物病害 玉米大、小斑病、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玉米病毒病、高粱黑穗病、粟白发病 教学要求: 1,掌握水稻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掌握小麦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法 1,掌握水稻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掌握小麦病害的症状
6、发生规律,防治法。 第八章 棉花病害(6学时) 教学内容: 1. 棉花苗期病害; 2. 棉枯萎病和黄萎病; 3. 棉铃病害 教学要求:掌握棉花苗期病害的症状,区别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症状 第九章 蔬菜病害(8学时) 教学内容: 1. 蔬菜霜霉病: 2. 蔬菜维管束病害: 3. 枯萎病、青枯病 4. 蔬菜病毒病 教学要求: 1. 重点掌握霜霉病、青枯病、病毒病的症状、发病规律、主要防治方法;
7、 2. 掌握枯萎病的症状、发病规律、主要防治方法。 第十章 果树病害(8学时) 教学内容: 1. 苹果树(梨树)腐烂病; 2. 苹果(梨)轮纹病; 3.桃,苹果白粉病; 4. 苹果(梨)锈病; 教学要求: 1. 重点掌握苹果树(梨树)腐烂病、苹果(梨)锈病、梨(苹果)轮纹病的症状、发病规律、主要防治方法; 2. 了解白粉病的症状、发病规律、主要防治方法。 补充教材 园林植物病害(18学时) 教学内容: 1.叶、花、果病害 白粉病、锈病、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灰霉病类、病毒病类 2.茎干病害 仙人掌炭疽病、香石竹枯萎病、唐菖蒲干腐病 3.根部病害
8、兰花白绢病 教学要求: 1.掌握月季白粉病、美人蕉锈病、兰花炭疽病、菊花褐斑病、仙客来灰霉病、仙人掌炭疽病、香石竹枯萎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2.了解瓜叶菊白粉病、草坪草锈病、月季黑斑病、唐菖蒲花叶病、唐菖蒲干腐病、兰花白绢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第三单元 虫害及其防治 第十一章 昆虫的形态(4学时) 教学内容: 1. 昆虫及与农作物有关的其它主要动物类群概述 2. 昆虫的头部及其附器 3. 昆虫的胸部及其附器 4. 昆虫的腹部及其附器 5. 昆虫的体壁 教学要求: 1. 掌握昆虫体躯的一般结构 2. 重点掌握触角、口器、
9、胸足、翅的类型; 3. 掌握头壳、胸部、胸足、腹部、外生殖器、体壁的构造; 腔的分区及内部器官的位置; 2. 掌握消化道的构造及功能、消化系统与害虫防治; 3. 了解气管的型式、呼吸活动与害虫防治; 4.了解其它器官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第十三章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4学时) 教学内容: 1. 昆虫的繁殖发育与变态 卵、幼虫与若虫、蛹 2 .时代和年生活史 3. 气象因素,土壤因素,生物因素 4. 昆虫的生殖方式。 5. 昆虫的变态。 教学要求: 1. 掌握体、成虫 2.昆虫的行为与习性 简单反射、趋性、本能、食性、群集性、转移与迁飞、保
10、护性适应 4.昆虫的生活史 世代与年生活史、休眠与滞育、研究昆虫年生活史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要求: 1. 重点掌握昆虫的变态类型、昆虫各发育期的概念及其生物学特性; 2. 重点掌握昆虫的食性; 3. 了解昆虫简单反射、趋性、本能、群集性、转移与迁飞、保护性适应 4. 重点掌握昆虫的生活史、世代、休眠与滞育的概念; 5. 掌握昆虫的繁殖方式 第十四章 昆虫的分类(10学时) 教学内容: 1.昆虫分类概念 昆虫的分类的意义、依据和方法、分类的阶元 2.昆虫纲的分目 3.农业昆虫及螨类重要目科概说 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脉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
11、双翅目、蜱螨目。 教学要求: 1. 掌握昆虫的分类阶元; 2. 重点掌握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脉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蜱螨目的特点; 3. 了解昆虫分类的意义、依据、方法。 第十五章 昆虫与环境(1学时) 教学内容: 1. 农业生态系与农业昆虫 2. 与农业昆虫有关的物理因子 3. 与农业昆虫有关的生物因子 4. 农田生态系中的种群和群落 5. 昆虫种群的生态对策 教学要求: 1. 掌握种群、生态系统、有效积温法则、生态抗性、遗传抗性的概念 2. 掌握虫害形成的原因; 3. 重点掌握温度与昆虫生长发育速度的关系 4. 掌
12、握湿度对昆虫生存及繁殖的影响、温湿度的综合作用 5. 重点掌握昆虫的天敌在害虫防治中的利用 第十六章 害虫调查与预测预报(1学时) 教学内容: 1.害虫的调查 昆虫的田间分布型、调查取样方法、取样单位和数量、调查资料的统计 2.害虫的预测预报 预测预报的类型、发生期的预测方法、发生数量的预测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害虫发生期的预测方法和害虫发生数量的预测方法; 掌握害虫的田间调查的方法、取样及调查资料的计算方法。 第十七章 地下害虫(3学时) 教学内容: 1. 蛴螬 2. 地老虎 3. 蝼蛄 4. 金针虫 教学要求: 1. 掌握蛴螬的识别、发
13、生规律及主要的防治方法; 2. 了解蝼蛄、金针虫的识别、发生规律及主要的防治方法。 第十八章 粮食作物害虫(8学时) 教学内容: 1.水稻害虫 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叶蝉 2.麦类害虫 麦蚜、黏虫、小麦吸浆虫、 3.杂谷类作物害虫 玉米螟、高粱条螟 教学要求: 掌握粮食作物害虫的危害特点,识别和认识害虫 第十九章 棉花害虫(6学时) 教学内容: 1. 棉蚜 2. 棉叶螨 3. 棉盲蝽 4. 红铃虫 5. 棉铃虫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棉蚜,棉叶螨,棉盲蝽,棉铃虫的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法。2.识别棉花害虫。 第二十章 蔬菜害虫
14、6学时) 教学要求: 1. 菜蚜类 2. 菜粉蝶 3. 小菜蛾 4. 黄曲条跳甲 5. 黄守瓜 6. 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 7. 美洲斑潜蝇 8. 温室白粉虱 教学要求: 1. 重点掌握菜蚜类、菜粉蝶、小菜蛾、美洲斑潜蝇的识别、发生规律及主要的防治方法; 2. 掌握黄曲条跳甲、马铃薯瓢虫类、温室白粉虱的识别、发生规律及主要的防治方法。 第二十一章 果树害虫(6学时) 教学内容: 1. 果树蚜虫 2. 春尺濩 3. 梨小食心虫 4. 蚧壳虫 5. 螨类 6. 梨粘叶蜂 7. 刺蛾 8. 卷叶蛾 9. 梨杆蜂 教学要求:
15、1.重点:掌握果树蚜虫 ,螨类,春尺濩、梨小食心虫的识别、发生规律及主要的防治方法; 2.难点: 掌握蚧壳虫、螨类、蓑蛾、刺蛾、卷叶蛾、凤蝶的识别、发生规律及主要的防治方法; 第二十二章 园林植物虫害(14学时) 教学内容: 1.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 刺蛾类、袋蛾类、毒蛾类、夜蛾类、螟蛾类 2.园林植物主要刺吸类害虫及螨类 蚧壳虫类、蚜虫类、粉虱类、蓟马类、叶蝉类、螨类 3.园林植物枝干害虫 天牛类、木蠹蛾类、小蠹类 4.苗圃害虫 蝼蛄类、地老虎类、金龟子类、种蝇、大蟋蟀 教学要求: 1.掌握丽绿刺蛾、大袋蛾、舞毒蛾、柑橘臀纹粉蚧、绣线菊蚜、咖啡豹蠹蛾的形态
16、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 2.了解夜蛾类、螟蛾类、粉虱类、蓟马类、叶蝉类、螨类、小蠹类、种蝇、大蟋蟀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 第四单元 植物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第二十三章 化学防治的基本知识(2学时) 教学内容: 1. 化学防治与农药 2. 农药的毒性、毒力与药效 3. 农药的剂型与使用方法 4. 病虫抗药性及其治理 教学要求: 1. 重点掌握农药的类型、剂型及使用方法 2. 掌握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 第二十四章 常用杀虫杀菌剂简介(3学时) 教学内容: 1. 杀虫剂 2. 杀菌剂 教学要求: 1. 掌握主要杀虫剂和杀菌剂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