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数学活动:图形的秘密 一. 活动设计思路 (一) 选题缘由 记得有一天下午,我们班的幼儿在玩区角游戏,有的幼儿在美工区,有的在益智区,大家玩得都很开心。突然有一个小朋友朝我跑过来,手里拿着圆形的纸片,说:“朱老师,这是什么呀?”我说:“这个呀是圆形宝宝,他看,它圆圆的,像硬币一样,你自己用手摸一摸。”“我知道了,是不是像小球球一样。”她开心的说。小朋友们看到我和小苹果说话,便好奇的围了上来……他们都在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图形宝宝的事情。我心里暗暗的想这真是一个教育的契机,因此设计了这次活动,认识有趣的图形宝宝。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物品
2、他们对此非常好奇。我们班就有很多孩子经常说起自己喜欢的玩具、物品,有时还会描述它们的特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幼儿注意物体的形状特征,尝试用表示形状的词来描述事物,体会描述的生动形象性和趣味性,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孩子的行为真实反映了幼儿在这一年龄阶段的现状与需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他们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物品的形状。 针对以上问题和仔细分析《指南》中的内容要求,因此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游戏化的
3、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了解图形。 (二)设计思路 本次教学活动游戏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了解图形,并通过趣味游戏“我指,你说”、“喂图形宝宝吃饼干”的互动环节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知,体验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首先,出示“魔术盒”导入活动,增强了此次活动的神秘感,引起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再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用手触摸的方式猜一猜是哪一位图形宝宝,猜完后请小朋友拿出来,幼儿先说说自己对这个图形的认识,随后,教师进行小结。巩固幼儿对图形宝宝的进一步认知。
4、 其次,就进入了精彩的游戏环节“我指,你说”。具体玩法是这样的,老师在黑板上随即指向一个图形宝宝,幼儿迅速的反应并大声说出来,通过加快速度的方式再次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知。 再者,就到了喂图形宝宝吃饼干这一环节。圆形宝宝吃圆形饼干,正方形宝宝吃正方形的饼干,三角形宝宝吃三角形的饼干,这些图形宝宝呀要吃和自己形状一样的饼干,如果吃到的饼干和自己的形状不一样它就会不开心了。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图形宝宝找到和自己形状一样的饼干吗?小朋友们都十分激动,我要喂图形宝宝吃饼干,我要喂……有了一定的情景,小朋友便会觉得自己身处其中,玩的十分开心,在操作的过程中轻轻松松的学会了分类。
5、 最后一个环节是“找一找,说一说”,主要是看幼儿的观察能力,还有日常生活中对细节的把握,是不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小朋友。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对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认知,加强他们的感知,让他们知道今天学习的内容是他们平时都能经常见到的、接触到的,既消除了幼儿的陌生感又巩固了幼儿对图形宝宝的进一步感知。 二. 活动方案设计与实录 (一) 活动目标 1.能初步认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用触摸的方式)并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在正确认知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能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3.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激发幼儿
6、的探索欲望。 (二)活动重难点 1.能感知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够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 2.愿意参与到游戏的操作环节,并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三) 活动准备 1.自制“魔术盒”、几何图形若干(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2.颜色不一样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纸片。 (四)活动过程 1.出示“魔术盒”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呀,朱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盒”,这个“魔术盒”里住着三个图形宝宝。小朋友想不想认识一下这三个图形宝宝,我要请举手的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猜一猜,这三个图形宝宝到底是谁呢
7、 幼:圆形。 ( 幼儿把眼睛闭起来。两只手伸进去摸一摸,不许拿出来看。初步感知图形的形状。 师:请你把刚刚摸到的图形宝宝拿出来,用你的语言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圆圆的。 教师小结:对,这位小朋友啊说得很棒,圆形就是圆圆的,没有角,像小汽车的轮子一样…… 老师现在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看看这次摸到的是哪个图形宝宝? 幼:三角形。 师:这位小朋友的表现也很棒。我们一起给她鼓鼓掌,棒棒棒,你真棒,继续加油会更棒。那请你说一说你摸到的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 幼:哦,有三个尖尖的角,还有…
8、… 教师小结:三角形宝宝呀有三个尖尖的小角,还有三条边,这就是三角形宝宝哦,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重复上一环节,感知正方形宝宝,教师小结,帮助幼儿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 2游戏环节“我指,你说” 教师用手指图形宝宝,幼儿说出图形宝宝的名称。 师:手指向三角形。 幼:这是三角形(有个别幼儿说是正方形和圆形) 师:刚刚啊,老师指的是三角形宝宝。它有三个尖尖的小角,还有三条边,就像小山一样。(及时纠正幼儿错误的认知,再次巩固幼儿对图形宝宝的认知)。 幼:哦!三角形宝宝有三个尖尖的角,三条边,像小山一样。 师:加
9、快速度,看幼儿反应能力如何? 幼:圆形。(全班只有极个别幼儿会说成正方形,三角形) 3.准备幼儿操作材料,进行图形宝宝的分类。 师:图形宝宝早上呀没有吃饭,现在都饿了,现在这里呀有一些饼干,小朋友们愿意帮助图形宝宝找到它们喜欢吃的饼干吗?圆形宝宝吃圆圆的饼干,正方形宝宝吃正方形的饼干,三角形宝宝呀吃三角形的饼干。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幼:记住了(小朋友们在大声的叫,很期待的样子)。 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喂圆形宝宝吃饼干,把找到的圆形饼干放在圆形宝宝的家里。 幼:找到了很多圆形饼干(很开心)。 师:圆形宝宝已经吃到了饼干,它现在肚子饱饱
10、的,可是正方形宝宝和三角形宝宝肚子还饿着。请一位小朋友找到正方形饼干和三角形饼干,找到后放在它们的家里。 幼:我找到啦,(幼儿操作时很仔细,很认真。) 教师验证幼儿分类的结果是否正确,若不正确,予以改之。 4.找一找,说一说。 (1)引导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像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物体(时钟,手表……) 师:小朋友们,在班级里找一找;班级里有没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宝宝吗?看准的小眼睛最棒。 (2)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图形宝宝? (3)师:除了教室里的图形宝宝,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图形宝宝呀?请你们说一说。
11、 幼:小汽车的轮子是圆形宝宝,彩旗是三角形宝宝,我家里的闹钟是正方形宝宝(幼儿发现自己平时见过很多图形宝宝,非常开心)。 师:回家后,小朋友们可以在家里找一找,看看家里住着哪些图形宝宝。明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上来说一说。 (五)活动延伸 1.操作区:提供颜色不同,大小相等的几何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进行分类…… 2.美工区: (1).提供颜色不同,大小不等的几何图形纸片,让幼儿自行进行拼搭,拼搭后的图案进行展览。 (2).提供大小不一的瓶盖、正方形、长方形、积木,让幼儿自行印画。 3.日常生活 家长可有意引导幼
12、儿发现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巩固幼儿的认知。发现身边一些有趣的事物。 急急急 三、 活动评价与反思 《图形的秘密》这是小班的一节数学活动。在出示“魔术盒”的导入环节中,小朋友非常好奇,一个个小眼睛瞪的大大的,完全被“魔术盒”所吸引了。出示之后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感知一下图形的形状,大部分小朋友都很激动,小手举得高高的。在小朋友们的积极配合下我们顺利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我指,你说”。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一下游戏的玩法,然后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玩这个游戏。在玩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有个别幼儿过于激动下座位了,但整体的氛围很好。在喂图形宝宝吃饼干的环节中,幼儿都能根据图形宝宝的形状进行分类,但仍有极个别幼儿会受到图形宝宝颜色的干扰。 整个教学活动的环节还是比较连贯的,活动氛围十分活跃。但由于孩子入园不久,年龄较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和分散等特点,出现了有孩子下座位等问题。如果孩子能参与更多的活动环节,相信效果会更好的。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